李学勇省长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4-07-21 10:50 字体:[ ]
  这次省政府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安排下半年主要任务,动员全省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今年是我省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展开的关键一年。全省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核心要求,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面推进八项工程,着力抓好十项举措,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在转型升级中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进出口总额增长5.2%,其中出口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4个保持增长;工业用电量增长5.8%,同比回升2.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2.9%,直接融资相当于新增人民币贷款的48.3%,提高12.2个百分点。物价涨幅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以“六个优化”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4.8%和11.6%,服务业占比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投资占比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8%。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1.3%,占比首次超过加工贸易。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利税总额分别增长15.7%和15.9%。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0%,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6.5%。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4%左右,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实现年度任务过半。
  (三)改革开放扎实推进。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面有序展开改革工作布局。研究制定经济体制改革6个专项意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省级层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6项。深化和扩大“营改增”试点,28.2万户试点企业累计减税222.9亿元。企业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新登记企业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25.7%和54%。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单独两孩政策正式实施。各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加快与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全方位对接互动,认真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布局,对内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夏粮总产、单产实现“双增”,总产增加11.8亿斤。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达15.9%,新增家庭农场4800家,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占比达42%,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比例上升到69.7%。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稳步推进。出台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定实施相关规划和政策举措,对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具体部署。展开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势头良好,苏北发展六项关键工程扎实推进,沿海开发“六大行动”全面实施,苏北和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3-5个百分点。
  (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1%。城镇新增就业67.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4%。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分别上调10%和12.5%,35%涉农县(市、区)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55个新农合统筹地区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动态调整机制初步建立。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1.64万套、基本建成19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3万户。民生实事有效落实,“六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4个县(市、区)新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认定,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精心做好南京青奥会各项筹备工作,重大活动组织、场馆测试运营、综合保障、赛会服务等基本就绪。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加大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力度,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上半年全省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实现“双过半”,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从头抓起、从头抓紧、从头抓实,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抓住了发展的主动权。一是把握经济大势。我们注重经济形势研判,切实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找准“稳”和“进”的关节点,进一步明确着力点,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采取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政策措施,全省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也保持在预期目标范围内。二是强化鲜明导向。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作为“进”的关键,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进一步聚焦到转型升级上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保持战略定力,狠抓转型升级不动摇,在稳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在调的过程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三是增强发展动力。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政府工作各个方面,扎实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深化改革中促进了创新发展、结构优化和民生改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突出政策创新。我们坚决落实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抓好政策对接、细化配套和督促检查。结合实际加大政策创新和集成力度,省级层面累计制定实施55个政策文件,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五是狠抓工作落实。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强大动力,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的落实。围绕省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把十项举措、十大任务、十件实事分解为109项考核指标,明确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节点,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促检查,形成了重点突出、整体推进、落实有力的工作格局。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从大局出发,认真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奋发进取攻坚克难,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在全面深化改革上狠下功夫,在推动转型升级上加大力度,在改善民生上务求实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我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工作总体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我们,要把已经取得的成绩看作事业新的起跑线,按照“两个率先”的要求,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并对江苏工作提出了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项重点要求。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江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六个优化”的主攻方向,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至关重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与增进人民福祉息息相关;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标杆,倒逼我们加快转型升级。要坚持把贯彻三项要求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之举、关键之策,进一步强化责任,细化措施,狠抓落实,以重点突破之功收带动全局之效,努力推动江苏经济行稳致远。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强调,做好下半年工作,要按照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要求,更有针对性地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我们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部署要求上来,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面推进八项工程,着力抓好十项举措,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重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保障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要认清困难挑战,增强忧患意识。目前宏观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我国“三期叠加”阶段性特征显现。就江苏而言,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从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看,主要是:内需动力仍显不足,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新开工项目、民间投资增幅不同程度收窄;消费缺乏新热点,短期内难以较快增长。出口形势总体偏紧,占出口比重最大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制造业降幅扩大,在传统市场缓慢复苏的同时新兴市场出现低迷。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受增本减利因素双重挤压,1-5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比去年底扩大4.5个百分点。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结构性减税、改革投入增多、民生保障刚性支出增加等诸多因素,对财政收支平衡影响较大。此外,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房地产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一些领域的风险隐患有所积累。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看,主要是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充足。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深刻认识应对困难挑战的艰巨性紧迫性,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在破解难题中增创发展新优势。
  要把握有利条件,坚定发展信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发展仍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中央先后出台一系列专项改革方案意见,“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推进,上海自贸区创新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国家定向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这些都将为我省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我省持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上半年,经济运行有不少积极变化,市场预期向好,增长、就业和物价等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工业用电、交通运输和信贷投放等指标平稳增长。我们要积极主动适应增速换挡、经济转型这一新常态,坚定发展信心,坚持稳中有为,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加大“调”的力度,加快“转”的步伐,加速“质”的提升,巩固发展稳中有进的好势头。
  三、积极有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坚持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要求为统揽,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抓紧实施专项改革意见,把经济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简政放权方面,重点是围绕“5张清单、1个平台、7项相关改革举措”的基本架构,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加快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政府行政权力清单、投资审批“负面清单”、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以政府权力的“正面清单”规范行政行为,以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政府服务平台建设,规范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二是省级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重点加大对经济增长、就业创业密切相关审批事项的改革力度,继续清理非行政许可和资质资格审批项目。三是制定我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办法,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健全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把该管的事切实管好。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方面,重点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一是认真落实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抓紧出台省属企业改革实施细则,实行分类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二是制定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选择有条件的国有企业,采取吸收社会资本等方式改组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组建混合所有制投资基金。三是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制定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的实施细则,在拓宽市场准入领域上下更大功夫。
  健全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方面,重点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一是出台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目录,总结试点经验,在全省范围推开“先照后证”改革。二是推行尖峰电价制度;落实国家适当提高非居民用存量气价格的部署,结构性调整水资源费,完善城镇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全面梳理政府服务价格,研究制定省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目录;探索建立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新机制。三是稳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健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制度体系。
  财税体制改革方面,重点是突出利益分配和调节的导向性,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一是出台新一轮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调整和完善市县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二是做好政府和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公开工作。三是严控新增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和规模,整合规范现有转移支付项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重。四是深化和扩大“营改增”试点,进一步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金融改革方面,重点是围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健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三农”和小微企业等的支持,推进小微企业转贷方式创新试点。二是积极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鼓励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三是推进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落实中新、两岸金融改革创新合作举措。四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抵质押融资试点。五是明确地方金融监管责任,深入开展金融环境整治、清理整顿非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社等专项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重点是围绕“三个国际化”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一是按照“深入学习、主动对接、融入互动、积极作为”的思路,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创新经验,切实用好“溢出效应”。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创新、监管制度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国家级开放战略平台。二是深化外经贸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支持部分地区开展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试点。深化区域通关改革,全省主要口岸年内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加快实行“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方式,下放对外投资管理权限。三是推动开发区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等改革试点,营造更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我省经济领域的改革任务已经明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强化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切实做到“四个围绕、四个落实”,确保年度重点改革任务逐一落地、见到实效。一是围绕重点领域,落实改革事项。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聚焦6个专项改革意见和前面排出的21项具体任务,拿出深化细化、务实管用的实施方案,选准切入点,抓住关节点,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举措上集中发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围绕制度建设,落实法规规章。把创新探索与于法有据统一起来,严格按照法律授权推进改革。认真梳理现有的法规规章,及时提请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修改、废止与全面深化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修改、废止相关政府规章,为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三是围绕先行先试,落实改革试点。把中央顶层设计、省委工作部署与本地本部门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各地现有改革载体平台作用,在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省改革探索新路、提供示范。四是围绕改革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改革责任意识,对每项改革工作都要明确牵头部门、参与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实。
  四、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做好下半年工作,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六个优化”为突破口,更大力度抓好十项举措、十大任务、十件实事。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以优化需求结构为着力点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把扩内需与稳外需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动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关键举措。把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更加重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等领域。把实施重大项目与推动转型升级结合起来,集中力量推进省级200个重大项目,抓好农业、水利、交通、新兴产业、技改、环保和民生等领域投入,加快推进苏北快速铁路网和跨江铁路通道建设,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全年完成投资4870亿元。注重把握投资方向,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把资金投在最有质量效益的地方,投在最有利于调结构上水平的地方。把抓在建与抓储备结合起来,对条件具备的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做到成熟一个开工一个;对已经开工的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投产快见效。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工作,增强投资后劲。认真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分类指导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把培育消费热点作为有效途径。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提高健康、养老消费供给能力和水平,完善服务网络,优化服务环境,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是做大做强信息消费,突出需求牵引、创新发展,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推动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消费快速健康增长。三是着力打造“畅游江苏”品牌,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强化与文化、科技融合,全面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继续办好“江苏产品万里行”等促销活动。要把开拓外需市场作为有力支撑。认真落实支持外贸稳定增长21条政策措施,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出口。坚定不移地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对外贸易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深度拓展传统市场。鼓励企业利用展会平台,争取更多外贸订单。加快国际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各级政府责无旁贷。要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发展,抓好生产要素保障,推动银企对接,通过取消、降标和低限收取等措施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切实重视风险防控。强化底线思维,坚持未雨绸缪、防范在先,把抓好短期应对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加强舆论引导,完善应急预案,对苗头性问题要高度警觉,对已经显现的风险要果断处置。当前尤其要密切关注政府性债务到期、企业联保互保、房地产市场调整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区分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是江苏的最大优势,创新驱动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围绕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的目标,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着力构建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好地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试点,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开放创新机制,抓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要坚持高端引领,加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育7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突出企业主体,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引导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努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实行人才优先,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积极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创新政策举措,抓好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推进15个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切实增强企业和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把自主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聚焦产业链两端和价值链高端,坚定不移地调高调轻调优调强,加快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新突破。制定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着力推进20个重大工程和50个重点专项,尽快下拨省级专项引导资金,积极支持成长型、创新型“领头羊”企业发展。开展首台套重大装备推广应用。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有新举措。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做大做强金融、物流、创意设计等重点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大力推进“智慧江苏”建设。加快实施15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抓好服务业创新百企示范工程和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有新进展。扎实推进工业强省六大行动、“万企升级”行动计划和“百项千亿”技改工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加快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化解过剩产能要有新成效。以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行业为重点,在控制增量、调整存量的同时,积极推动相关企业整合重组,加快船舶、钢铁等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化解过剩产能,努力释放先进产能。
  (三)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抓好“三农”工作。把增加农民收入摆在突出位置,巩固发展“三农”工作好势头。切实抓好秋粮生产,加强粮食作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推进高产增效创建,力争秋粮取得好收成。认真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力发展设施园艺业、规模畜牧业和特色水产业,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强特色、增效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加快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进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努力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扎实推进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年度目标。当前,我省正处于主汛期,要做到防汛防旱两手抓,加强汛期灾害防范应对,做好淮北地区抗旱工作。
  (四)以“五个新”为发展定位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意见,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认真抓好六项任务。结合发展实际,对城镇化六项重点任务分别进行梳理,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加以突破,推动新型城镇化不断取得新进展。要加快推进五项改革。对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任务明确、具备条件的改革,要把能做的事情先做起来,尽快取得实际成效;对土地管理制度、资金保障机制等政策性强、制约因素较多的改革,要把握正确方向,加强统筹协调,勇于创新实践,加快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要扎实开展试点示范。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围绕重点任务和关键改革,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基层创造,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为全省面上工作提供示范。
  (五)以促进协调发展为取向落实区域发展新布局。强化分类指导,落实关键举措,促进不同区域各展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突出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促进苏南转型发展。围绕“五位一体”布局,深入实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以争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突出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升苏中整体发展水平。更大力度推进陆海统筹、跨江融合和江海联动,进一步强化苏中发展特色。切实提高长江岸线与纵深腹地的配置效率,加快沿江地区转型发展。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促进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突出抓好六项关键工程,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坚持把六项关键工程作为支持苏北发展的着力点和主抓手,按照实施意见和推进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强化工作责任、聚焦政策措施、加强督查考核,逐项抓好落实,着力突破关键环节,增强苏北发展内生动力。突出实施六大行动,推进沿海科学开发。加快在沿海地区实施一批支撑、提升和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打造一批平台载体,引导各类资本投入关键领域,着力化解发展瓶颈,继续保持沿海开发的良好态势。
  (六)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关键增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大机遇,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充分利用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作用和“一带一路”交汇点的独特优势,深化与陆桥沿线地区和中亚国家的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水平。认真落实国家即将出台的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健全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在交通、产业、环保等领域,深化与长江中上游和中西部地区的合作,拓展对内开放新空间。更高水平“引进来”。扩大开放金融、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加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引进力度,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完善功能、提升能级,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更大步伐“走出去”。积极构筑全方位“走出去”促进体系,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抓紧运作企业国际化基金,加强对100家重点培育企业的指导服务,不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作为检验转型成效的重要标杆,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狠抓大气污染防治。上半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不降反升,治污形势相当严峻。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大气十条”及其配套考核办法,认真执行重点行业大气排放规定,加快实施大气治理项目,关停一批燃煤小锅炉,加速淘汰黄标车,扎实做好秋季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狠抓水环境治理。大力开展新一轮太湖治理,毫不松懈地抓好应急防控工作,确保太湖安全度夏和水质持续改善。加强境内长江、淮河、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防治,推进通榆河清水廊道建设,继续抓好城市河道整治。进一步加强供水安全工作,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全覆盖,深入推进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狠抓节能减排。制定实施全省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加快推进省级400项重点节能技改工程和2106项重点减排工程,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狠抓生态保护。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评估制度,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范围,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切实抓好沿海化工园区环保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工作。
  (八)以改善民生和创新治理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扎实做好民生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民生实事要如期完成。按时保质办好民生10件实事,确保年底交出有内容、有质量的成绩单。认真落实28条增收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扶持力度,启动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组织开展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持续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落实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做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突出兜底线、保基本,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落实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六大体系”建设要有更大进展。围绕“六大体系”建设年度任务,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实施进度,加强资源整合,努力在完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机制、公共服务社会参与机制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不断提高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社会领域改革发展要加快推进。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和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推动11个县(区)尽快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认定,制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完善考试招生制度。加快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和社会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做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实施省级深化医改方案,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各项任务。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抓紧做好第十八届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社会治理创新要扎实抓好。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推行“政社互动”模式。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全面推进“阳光信访”和信访法治化。认真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开展食品药品重点领域集中整治,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入推进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健全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现在距青奥会开幕只有26天,各项筹办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按照“活力青奥、人文青奥、绿色青奥”的理念,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办工作。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狠下功夫,严谨细致组织重大活动,优质高效搞好接待服务,精益求精做好综合保障,深入实施“五大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平安青奥”的各项要求,确保青奥会办得安全顺利、精彩圆满。
  下半年,还要组织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专题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我省“十二五”发展成就,加强对“十三五”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主动做好对上沟通衔接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十三五”发展总盘子,为我省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打牢基础、积蓄后劲。
  五、坚持不懈加强作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以强烈忧患意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改进作风作为永恒的课题,紧抓不放见常态,具体深入见实招,持之以恒见长效,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不断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促改革谋发展。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以务实求实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推动工作,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加强调查研究,使发展目标、工作思路、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能体现群众意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发展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又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努力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建设实实在在、不含水分、人民群众更多得益受惠的全面小康,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要以更加敢为的作风强化责任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担负起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奋发进取,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要增强干事创业的韧劲,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把工作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要力戒为官不为和敷衍了事,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要以更加过硬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在抓落实上下更大功夫、花更多力气,对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任务,一抓到底、务求实效。要根据前不久国务院专项督查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对国家和省各项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梳理,逐条对照检查,制定整改措施,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层层级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要以更加严实的作风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三严三实”为标尺,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坚守正道、弘扬正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切实加强审计监督。严格“三公”经费管理,落实地方、部门和主要负责人遵守财经法纪的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强化“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委十项规定,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做好下半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努力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