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勇省长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1-07-25 10:50 字体:[ ]

李学勇省长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7月25日)


        这次省政府全体会议,主要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任务,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关于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省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抓创新、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省政府54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呈现出“运行平稳、质量提升、效益较好、民生改善、转型加快”的发展态势,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扩内需、稳外需相结合,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1.1%。工业增长比较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三大需求拉动作用趋于协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9%,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重大民生项目全面展开,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增长25.9%,服务业投资增长26.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2%,部分消费热点持续活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其中出口增长20.4%。实际到帐外资增长9.7%。经济运行效益较好,1-5月,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633亿元、利润2318亿元,分别增长30.8%和33.8%。经济运行调节加强,生产要素保供力度加大,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多增加1000多亿元,基本弥补了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加的缺口,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支撑。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上半年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39.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4.5%。服务业发展提速,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物流、服务外包、信息软件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水平提升,国际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增长80.8%。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5%以上,产学研合作步伐加快,全省企业专利授权量增长5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696件,增长111%。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切实抓好用能管理、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重点减排项目加快推进。继续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年度治太目标和应急度夏关键措施,太湖水质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蓝藻集聚。
        (三)农业生产保持好形势。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力抓好抗旱关键措施,大旱之年夺得丰收,夏粮总产量223.4亿斤,比上年增加2.4亿斤,实现连续八年增产。秋粮播种面积4443万亩,比上年增加30万亩,其中,水稻面积3385万亩,比上年增加34万亩。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88.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56.4万亩。“菜篮子”产品生产力度加大,蔬菜种植面积达1280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畜禽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产品产销两旺,上半年生猪出栏1476万头,同比持平,生猪存栏1522万头,增长1.7%。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6件实事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进一步落实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扶持力度,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上半年,苏北地区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省2.7和13.5个百分点。苏中进一步强化跨江联动和江海联动,努力构建新的优势,与苏南融合发展步伐加快。苏南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推动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深入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出台了《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对进一步推动沿海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作出部署,沿海地区开始步入后发快进、加速崛起的快车道。
        (五)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8.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67.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2%。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省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主要险种参保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保参保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继续完善,及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上涨动态补贴,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长10%和16%。保障和改善民生的10件实事加快推进。全省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9.7万套,占年度计划的66%。80周岁以上老年人领到“尊老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高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作业本费,在全省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省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超过400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切实增强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总的看,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上是好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的结果。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按照省委的总体部署,紧扣主题主线,认真贯彻“六个注重”,深入推进“六大战略”,全力实施“八项工程”,扎实抓好大事实事,全面展开工作布局。加强对事关全局和长远重大问题的调研,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和政策举措。省委、省政府对实施“八项工程”进行了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并相继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对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和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沿海地区科学发展、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等作出明确安排。省政府还对推动企业和高校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支持苏北跨越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等作出新的部署,对稳定物价、加强经济运行调节、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太湖治理、办好民生实事等提出切实举措,并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意见。现在,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各地、各部门坚持从大局出发,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不仅积极主动而且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重大任务、重点项目和重要实事,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总之,在“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们各项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抓得主动,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也为下半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关于当前经济形势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有利,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要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比较复杂。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中,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和挑战,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从国内看,中央将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同时,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这需要我们更好地领会中央精神、落实中央部署,更好地顺应大势、积极作为。从我省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矛盾也不少。除了一些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外,经济运行中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但部分指标增速放缓。当前,我省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关键期和转型升级攻坚期,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规模还不够大,核心竞争力还不强;传统产业正处于调整优化期,有压有增、有进有出,产业发展呈现出此消彼长、长消不均的现象。受结构和要素等多种制约,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产值增速比一季度有不同程度回落。二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生产要素供给趋紧。资金方面,上半年全省人民币新增贷款余额同比少增1028亿元,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成本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原料方面,自去年5月份以来,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20%-7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指数上升10.9%。用工方面,结构性用工短缺现象仍较为明显,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用电方面,电力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迎峰度夏供需矛盾突出。三是保供稳价力度加大,但物价持续高位运行。今年以来,全球流动性充裕,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食品类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服务类价格难以回落,工业消费品价格也有上涨趋势。为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我省建立了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采取了多项保供稳价措施,加强农产品特别是食品供应,积极实施农超、农社、农校对接,各市都建立了平价商店,省没有出台任何政府管理的调价项目,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价格调控总体有效。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直处于高位运行,上半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7%,其中翘尾因素为3.6个百分点(6月当月CPI涨幅6.9%,翘尾因素为4.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2.7个百分点,与全国持平)。考虑到输入型通胀因素和国内物价走势,预计后期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存在,短期内CPI涨幅难有较大的回落。四是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上半年,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核定,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1%左右),但与全年下降3.5%的目标差距较大。减排方面,化学需氧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增加,一些化工企业和少数化工园区违规排放问题仍比较突出,区域空气质量还没有根本改善,有些城市灰霾天气增多。五是对外贸易平稳增长,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当前,外部需求的疲软与要素成本的上升叠加在一起,出口形势依然复杂。尤其是加工贸易面临着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区域竞争加剧等多种挑战。同时,由于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企业接订大单和长单的风险上升、意愿下降,订单以小单和短单居多。此外,房地产调控效果显现,但走势仍需要密切关注。上半年,13个省辖市市区商品住宅销售量同比下降1.5%,与2010年下半年相比下降27.6%。预计下半年商品住宅销售将维持低位运行,其相关影响也将进一步显现。还必须看到,当前,社会矛盾多发频发,特别是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涉法涉诉、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还很艰巨。
        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当前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冷静观察、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更加主动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关于下半年重点工作
        做好下半年工作,对于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至关重要。要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的要求,紧扣主题主线,突出创新驱动,注重统筹兼顾,着力改善民生,抓好大事实事,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面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保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重点抓好10个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继续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抓住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提高经济自主发展和内生增长能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一是切实增强消费拉动作用。在当前外需不稳定的情况下,要高度重视内需市场,坚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民生幸福工程的实施,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城镇、农村、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消费,推动即期消费快速增长。继续落实好家电、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努力扩大政策效应。完善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二是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有效投入。突出抓好200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个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排定项目早上、早开工,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储备项目有实质性进展。在产业方面,要着力推进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力推进水利、铁路、机场、港口、航道、能源、信息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长江深水航道整治、南水北调一期、新一轮治淮治太、宁杭铁路、宿淮铁路、泰州大桥、南京四桥、禄口机场二期、苏南硕放机场改扩建、苏中江都机场等在建项目完成年度计划。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和融资平台管理,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
        三是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规模,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特别是“三农”、民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努力保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更好地运用非信贷工具,扩大社会融资总量。抓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处理好节能和保供的关系,切实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保障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需要。
        (二)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中央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努力把物价涨幅降下来。一要保障供应。继续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储备。认真落实国务院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二要搞畅流通。深入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特别是要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切实降低流通成本。完善城镇农贸市场布局,深入推动农超、农社、农校对接,促进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积极探索蔬菜价格惠民模式,更好地调控市场、稳定价格。三要狠抓监管。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及时发现价格异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正当行为,防止价格异常波动。继续严格控制政府管理的调价项目。四要健全机制。加强价格调节基金的使用管理,完善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努力缓解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生活的影响。同时,要提前做好秋季开学省属大中专院校学生食堂临时价格补贴准备工作。
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继续抓好普通商品房建设,努力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把年内完成45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硬任务,优先保证用地,落实好行政审批、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确保11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健全规范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制度,确保分配公平公正。
        (三)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组织实施转型升级工程,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努力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突出高端引领。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大力发展带动力强、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集成优势、重点突破,力争3年左右取得重大进展,真正形成几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使江苏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增创新优势。要主攻高端技术,发展高端产品,突破高端环节,下大力气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层次、产业层次和市场层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要加强规划引导,加紧编制我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加强与国家即将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积极争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基地多布局江苏、落户江苏。要优化发展布局,根据各地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各自的发展重点,坚持差别竞争、错位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产业集聚发展,充分调动全省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要加大政策扶持,省将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产业化、人才引进、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进一步调整完善财政资金支持办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搞好统筹协调,省政府已决定成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健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好地形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合力。
        突出科技支撑。认真落实全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机制,力争今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千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2%,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要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扎实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建设,确保全省专利授权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特别是发明专利授权量大幅增长,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深化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力争今年产学研合作项目突破1万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以上。要抓紧启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认真做好示范区建设各项筹备工作,加快研究制定示范区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帮助和政策支持,加大工作力度,有力有序地加以推进。
        突出企业主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必须进一步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引导更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按照全省企业创新大会的部署要求,以“万企升级行动计划”为抓手,争取在培育创新型企业和提升广大企业的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扎实抓好两化融合试验区和示范项目建设,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发展。深入推进“百项千亿”技术改造工程。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同时,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突出服务业优先。认真落实全省推进转型升级工程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精神,把服务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集约发展、品牌发展的方向,突出抓好服务业重点产业,加快建设服务业重点项目,做强做大服务业重点企业,扎实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确保今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四)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三农”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三农”工作好形势。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切实抓好秋粮生产,加强在田作物管理,搞好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指导服务,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治,强化农资储备、供应和价格质量监督,力争秋熟增产增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确保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4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80万亩。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稳定发展畜禽水产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认真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全省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大力推进水利现代化,加快实施流域防洪、中小河流治理、高标准农田水利、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整治、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快建立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灾减灾体系,从根本上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当前,我省正处在主汛期,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完善应对预案,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全省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更加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精心筹备全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研究落实城乡建设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一是提高新型城市化发展水平。抓住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沿海开发和高速铁路交通加快发展的机遇,在加强南京、苏锡常、徐州都市圈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苏南城市群以及沿海、沿高速铁路城市带建设,着力提升特大城市、大城市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加快重点中心镇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二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总结和运用苏州试点工作经验,积极推进户籍、农村土地使用、股份合作、社会保障、农村金融等重大制度创新,促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健全完善符合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三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6件实事工程,积极稳妥推进村庄规划建设,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村级组织“四有一责”建设,促进强基惠民。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形成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
        (六)进一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大力推进沿海开发。加快实施沿海开发5年推进计划,统筹抓好沿海港口、临港产业、城镇发展和滩涂开发利用,举全省之力推动沿海地区更好更快发展,使沿海地区真正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江苏科学发展的“黄金海岸”。加快实施连云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着力推进连盐铁路、沪通铁路、临海高等级公路、崇启大桥、通榆河东台至长江段航道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部省合作土地整治滩涂围垦重大工程,确保盐城条子泥匡围一期工程按时开工建设。加强沿海开发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快完成沿海产业投资基金筹备并投入运行,再作努力、积极争取设立江苏沿海发展银行。积极推进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强化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的服务作用。
        促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认真落实促进苏北地区发展的10条政策意见,深入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园区,加快苏北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强苏北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按照“一市一策”的要求,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推动宿迁实现更大突破,抓紧出台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大力推进苏中崛起,深入实施跨江发展和江海联动,加快实现与苏南融合发展。全面提升苏南发展水平,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国际竞争力。
        (七)更大力度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下半年节能减排任务非常艰巨,必须狠下决心、强化措施、倒排进度、严格责任,抓紧出台和切实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和措施,确保完成今年节能减排刚性任务。
        一是坚决抓好节能工作。加快制定下半年节能工作的整体方案,突出重点,分解指标,及早行动,主动在先,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切实把节能工作的责任和目标落到实处。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启动实施“万吨千企节能行动”,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耗监管,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高耗能行业节能强制性地方标准,下决心控制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进一步完善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切实把好节能的源头关口。实施严于国家要求的落后产能淘汰计划,确保全面完成全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更大规模地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挖掘节能潜力。
        二是确保完成减排任务。认真落实减排责任,抓紧制定减排工作意见,把减排目标任务落实到各地、各行业、各企业。加快推进1781项重点减排工程,确保如期建成并形成减排能力。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排污总量平衡审核管理办法,对不能完成减排任务的地区,一律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深入开展化工、钢铁、铅蓄电池、电镀等行业污染专项整治,对污染严重且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依法关闭。要把保障电力供应与减排工作统筹起来,切实保证脱硫脱硝设施正常运行。同时,下决心关闭一批污染重、能耗高的小火电机组。
        三是大力加强生态省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省和绿色江苏建设,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深入推进“蓝天工程”,大幅度减少灰霾污染。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生态自然修复功能。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全面完成新增造林80万亩和抚育森林150万亩任务。继续广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四是坚持不懈抓好太湖治理。随着梅雨过后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的到来,太湖仍有可能出现大面积蓝藻集聚。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两个确保,两个进一步”的年度目标,深入开展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工作,切实抓好蓝藻打捞、监测预警、生态清淤、湖泛防控等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加快太湖治理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一级保护区及15条主要入湖河流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实施重点治淮项目。
        (八)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稳妥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向县域延伸,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力争实现村镇银行全覆盖。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认真落实好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和我省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公平市场准入制度,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成果,继续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相关工作的落实,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为全面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任务打好坚实基础。在综合配套改革方面,大力支持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稳妥推进宿迁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认真做好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准备工作。
        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一要着力稳定外贸出口。继续稳定和落实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外贸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等突出问题,改善外贸企业经营状况。着眼于外贸发展的长期动力,把扶持中小企业和做强大企业结合起来,把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和大力扶持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结合起来,把巩固传统市场和开拓新兴市场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一般贸易和稳步发展加工贸易结合起来,实现对外贸易的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二要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大招商选资、招才引智力度,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落实好在美国举办的新兴产业投资促进会和苏港现代服务业合作推介会成果,筹备好澳门江苏周活动。三要更大步伐“走出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收购研发机构、营销网络、知名品牌以及上市融资,在海外建立生产、研发基地和资源开发基地,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四要提升各类开发园区功能。大力推进开发区创新发展,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创新型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提升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
        (九)更加扎实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当前办好实事,着眼根本构建体系,认真落实好民生幸福工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要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最大的民生实事,要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确保实现全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左右的目标。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5万人,高校毕业生年终总就业率不低于90%。巩固提升新农保制度建设成果,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年内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建立和落实“三无”老人供养标准增长机制,建成2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和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启动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高政策范围内城乡居民住院费用比例,切实加强经济薄弱地区和基层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重大文化设施项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要加快构建“六大体系”。终身教育体系方面,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先投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统筹发展机制,提高国民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形成从学前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比较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和充裕的学习资源。就业服务体系方面,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发展经济拉动就业、完善政策扶持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培训促进就业、强化服务助推就业的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城乡一体、普惠共享、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管理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要把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注重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加快建立健全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制度完善、体系健全、保障有力、服务高效、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方面,要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住房保障体系方面,要紧紧围绕“住有所居”的目标,不断完善政策与制度体系,坚持增加投入与创新机制并重,注重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有序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统筹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实现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有保障、城镇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租房有支持、各类棚户和危旧房片区改造全覆盖。养老服务体系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两个率先”进程相同步、与人口老龄化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构建“六大体系”的实施意见已初步形成,近期将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各级、各部门要把构建“六大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分别进行系统化研究、制度化安排、规范化建设,有力有序地推进实施。要加强制度衔接,推进机制创新,确保制度运行健康有序;要加大投入、加强保障,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提高政策普惠性,同时,坚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立体系目标;要加强与基层的沟通衔接,注重调动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确保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十)更加有效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认真贯彻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着力解决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强社情民意分析研判,开展社会矛盾纠纷网格化排查,最大限度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征地拆迁制度规定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严格规范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行为,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强征强拆强建,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坚决杜绝因征地拆迁引发群体事件。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采取更加及时有效的措施,加强源头防范、教育稳控和处置化解工作,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妥善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当地、矛盾化解在基层。
        二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夯实社会管理基础,真正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尽快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网络,推广“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模式,力争今年城乡社区推广率分别达50%和35%以上。全面提升城乡社区管理服务功能,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健全社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抓好食品药品安全整治。食品药品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各方面非常关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
        四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各项措施抓得更细、更紧、更实,努力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迅速开展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落实相关责任,及时彻底整改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是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始终保持对各类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要狠抓工作落实。最近,省政府组织对今年向人代会报告的10项任务和54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从督查情况看,在可考核的380项指标中,有94%的指标达到了进度要求,有2%的指标未达到进度要求,还有4%的指标需到年底统计或需待国家有关部门审核后确定。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序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要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督促检查,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高度重视巡视督查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抓好落实和整改。要切实转变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注重在“实”字上下功夫,以务实的作风和切实的举措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要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深入一线了解下情、掌握实情、体察民情,帮助基层和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要加强政府管理创新,全面落实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真正实现机关服务提速提效。要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要求,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厉行节约,主动压缩行政支出,反对铺张浪费,把资金真正用到发展最急需的地方,用在改善民生最急需的地方。大力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庆典、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减少不必要的迎来送往。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廉政意识,带头落实廉政准则,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