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1-10-16 09:41 字体:[ ]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的通知
苏发〔2011〕33号  2011年10月16日

 

 

各市、县(市、区)委,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

        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是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的首项任务,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迫切需要。根据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的部署,为进一步明确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任务、新举措和新要求,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特制定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1)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六个注重”新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重要支撑,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组织实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需求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等“五大行动”,形成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如期实现“两个率先”奠定坚实基础。
        (2)主要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转型升级“五大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突出发展服务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向“三二一”转变;突出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向消费主导、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突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突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向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突出调整城乡区域关系,推动城乡区域发展向协调互动转变,努力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走在全国前列。
        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8%左右,基本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7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0%;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达到15%。
        三大需求结构更加合理。到2015年,内需增长动力明显增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成为全国消费增长较快、人均水平较高的地区。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前列,自主创新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人才贡献率达到43%,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提高到40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到2015年,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城乡差距更趋缩小,城乡关系更趋协调;沿海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苏北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到2015年,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耕地保有量保持4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
        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行动
        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两手并重”,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统筹并举”,着力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到2015年,初步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3)推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深入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服务外包、商务服务、文化创意、商贸流通、旅游、家庭服务等十大产业,突出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服务、物联网服务、数字文化、工业设计、环境服务等六大新兴行业,做大产业规模,带动产业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以先进制造业配套服务为方向,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加快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服务环节延伸,以网络、科技、软件和信息服务提升制造业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以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增强制造业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制造业服务体系,到2012年,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力争达到40%,2015年力争达到43%。加快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每年从制造业分离1000家左右服务业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推动服务业行业内部融合发展,以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发展促进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支持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推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技术手段创新和服务理念创新,着力开拓能源需求管理、企业后勤服务、金融租赁、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开拓电信增值、广播影视、新兴媒体、数字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服务市场,发展供应链管理、企业流程再造、精益服务等整体方案解决服务。抓好重点领域和新型业态服务标准的制(修)订、实施与推广,组织制定省级服务业地方标准100项,新建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120个。支持南京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开展省级试点工作。深化江苏与新加坡以及苏港、苏澳、苏台服务业合作,加快苏台(昆山)经贸合作区和苏通产业园发展,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级“创新型服务贸易示范区”建设。
        (4)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坚持高端引领,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确立优势新兴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到2012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2015年达到18%。明确不同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实现错位有序发展。坚持自主创新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相结合,以200项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搭建高端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促进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解决方案。实施自主创新“双百工程”,力争70%以上的新兴产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均拥有发明专利。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吸引重大项目落户,鼓励企业对购买、引进的专利技术等产业化,提升企业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以应用促发展,组织实施屋顶并网发电、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地面并网电站、节能产品、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发展型、惠民服务型产品应用示范工程,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落实新能源发展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加强重要技术标准研制,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行业协会等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活动。推进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连云港等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开展省级创新型城市试点。
        (5)推动制造业提升发展。深入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和主要产业调整振兴等规划,积极组织实施“万企升级行动计划”,加快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培育形成一批千亿元级、百亿元级品牌企业和十亿元级品牌产品。大规模改造纺织、冶金、轻工、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合理调整布局,提升装备和工艺水平。以“百项千亿”技改工程滚动计划为抓手,大规模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围绕重点产业链、重点产业集聚区、重点产业带和重要经济增长点,建立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库。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紧密结合,深入开展企业产品研发设计、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整个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的集成创新与协同应用。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标杆,发展一批“两化融合”示范区和示范(试点)企业,每年选取1-2个“两化融合”示范性行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示范。扶持具有较大影响的行业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发展第三方信息化服务平台,力争5年新增重点服务平台40家。
        (6)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围绕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努力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严格保护耕地,推广普及高产技术,稳定粮食生产,力争粮食亩产年递增1%;突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质检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计划,加快现代农业人才引进培养,每年推广50项重大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进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和圩区综合治理,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实施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每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50万亩;运用现代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运用信息技术培育发展智能农业、精确农业。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建立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提供面向农业经营全过程的综合服务。推进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和金融改革。到2015年,农林牧副渔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
        (7)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以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依托专业园区、科技园区和开发区,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高端发展,着力打造骨干企业支撑型、科技创新推动型、产业链条带动型等三类特色产业基地,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培育一批重点基地,提升示范带动效应,到2015年,打造100家省级特色产业基地,销售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基本形成“一县一基地”的发展布局。提升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质量,打造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旗舰”项目,创新运行管理模式,推动南北共建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沿海地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培育南京软件谷、昆山花桥商务服务集聚区、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等20-3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到2015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家,超500亿元的10家。
        (8)推动企业增强竞争力。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鼓励企业突出主业、延伸产业链,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形成一批龙头型、旗舰型大企业大集团。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更大市场空间。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型、管理型企业家,提升创新发展才能。实施品牌工程,培育驰名商标300件,著名商标3000件。发展特色经济品牌,大力培育地理标志知名品牌,努力打造集体商标品牌,支持企业申请商标国际注册,提升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科技型、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到2015年,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培育100家主业突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点企业和500家创新型骨干龙头企业;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培育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3-5家,全省百强企业中服务业企业达到40家。
        三、需求结构调整行动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调整需求结构的战略重点,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形成消费主导、内外需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8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7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6500亿美元,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9)扩大消费需求。发展文化、体育健身、娱乐、旅游、信息等消费业态,实现消费结构升级。推行网络消费、租赁消费等新型消费,促进网络购物、电子商务、远程服务等新型消费方式发展,网络购物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连锁经营额达到1.35万亿元。大力挖掘农村消费潜力,鼓励商贸连锁企业进镇进村,加快构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到2012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达到90亿元。组织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建立企业利润、政府税收与职工工资增长的平衡机制,制定分行业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建立完善低收入人群收入随经济增长、物价上涨而增长的机制。加强消费政策研究,使经济政策的重点从过多集中于生产领域逐步向生产与流通领域并重转移,形成有利于扩大消费的经济运行机制。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增加即期消费,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加快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在流通领域组织实施农超对接、生产服务业创新示范、特色商业街区创新示范等有利于扩大消费的重点工程,使城乡居民消费更便捷、更安全。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督责任,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建立健全消费信用体系,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到2012年建成110个国家级、省级社区商业示范区,2015年达到200个。
        (10)优化投资结构。大幅提高服务业投资,加大生产服务业投资力度,支持新兴服务业项目建设,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继续扩大先进制造业投资,加大新兴产业投入,促进规模化发展;引导主导产业通过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推进高端化发展;加大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装备技术水平。加大现代农业投资和农业科技投入,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到2012年,二产和三产投资分别达到17150亿元、14500亿元,2015年分别达到25100亿元、23000亿元,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明显提高。优化投资布局,引导科技创新投资向创新平台和载体集中,制造业投资向各类特色产业基地集中,服务业投资向服务业集聚区集中。突出三大区域特色,加强区域间投资互动和产业合作。加大沿海区域性、功能性基础设施投资,鼓励各类资金投向临港产业和海洋产业。“十二五”期间,苏北地区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沿海地区投资增速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以上。
        (11)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对转型升级的支撑保障作用。加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大通道、大枢纽和大网络建设项目,构建全省“四纵四横”综合交通通道骨架。加快公路、铁路、内河干线航道、轨道交通及枢纽建设,推进时速200公里以上的电气化铁路建设。基本建成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加强连云港港和太仓港建设,初步形成高等级航道网,提升沿海港口集疏运能力。重点建设南京禄口和苏南硕放两个枢纽机场,构建广域航空网络。积极推进以新一轮治淮为重点的流域防洪工程,加快建设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实施南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等调水骨干工程,增强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强重点河湖水资源保护和“清水通道”工程建设,保障饮用水源地水质。统筹推进农村防洪除涝、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治理,推进农村水利标准化、现代化。加强能源供应和储备基地建设,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和电源点建设,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加快沿海大规模风电基地建设,加大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投资力度,调整能源供应结构。加强高水平信息通信网络和信息通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优化网络结构,拓展网络服务功能,推进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发展,到2015年,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整体达到国家一类地区水平。
        (12)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扩大高端化、品牌化和低碳化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多元化拓展国际市场。注重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国内产业发展水平,扩大稀缺短缺资源性产品进口,促进进出口协调发展。到201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比重明显提高,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00亿美元。加快贸易载体建设,推进出口基地建设,提升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发展水平,发展一批进口产品集散地。加快贸易平台建设,提升重点口岸功能,增强口岸服务辐射功能,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和长三角地区通关一体化,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展会、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到2015年应用国际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超过60%。
        (13)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技术研发机构、营销中心入驻,鼓励外资投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苏中苏北特别是沿海地区,引导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企业改组重组。实施跨国公司培育计划,鼓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建立境外研发机构、国际营销网络、境外资源开发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制订相关鼓励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增加境外投资。加快境外合作区建设,重点推进柬埔寨西港特区和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区两个国家级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积极争取在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
        (14)加快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建立开发园区科学发展考核评价制度。打造创新型、集约型园区,支持开发园区通过引进创新人才和团队、开展国内外研发合作等多种途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开发园区扩容提升和功能整合,提高创新发展和集约发展水平,真正建设成为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集聚效应强、集约程度高的转型升级先导区,到2015年,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50%,创业园区孵化面积实现翻番;加快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推动功能叠加和区域联动。打造特色型、功能性园区,加快南京国际商务中心建设,以会展、软件产业为基础,形成商业服务、总部经济的主要特色;加快苏州国际商务中心建设,以花桥商务城和苏州工业园区为基础,形成生产性服务的主要特色;加快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建设,以港口为基础,形成现代物流的主要特色。打造生态型、宜居型园区,加快开发园区社会管理服务功能创新,拓展城市配套、产业服务、环境保护等功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管理服务优的转型升级示范区。
        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围绕发展创新型经济,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六大计划”,加快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创新人才高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使自主创新成为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到2015年,力争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
        (15)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着眼于持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重点、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继续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空间布局。重点加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园,培育一批规模大、功能完备、海外人才高度集聚的国际创业园,提升留学生创新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创业园等建设水平。加强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集中力量建设20个以上产学研合作创新集聚区,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高新园区集聚创新资源和高层次人才,加快研发和转化先进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开展科技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建设,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体制改革,增强创新动力。深化南京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南京建设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围绕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推进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攻克一批重要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先进技术储备。突出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共性技术,集中力量攻关,取得明显进展。积极引进高端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积极争取国家创新资源,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到2015年,国际PCT专利超过1000件,主要产业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全省高新园区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
        (16)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究院、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实施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示范推广工程。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加快培养具有国际眼光、战略思维的创新型企业家,支持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技术条件和研发水平的企业重大创新平台,掌握一批产业级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造就能在国际上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到2015年,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100家以上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17)建设创新人才高地。深入实施十大人才工程,加快培养和引进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支持高校、企业联合建设一批新兴产业等领域的重点学科和研发机构,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着力引进海外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紧缺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联合引进和使用海外人才,促进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人才互动交流。加快建设“人才特区”和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基地,使之成为高端人才密集区、创新创业人才首选区。到2015年,引进100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20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点培养1000名科技企业家、4000名中青年创新型科技人才。
        (18)完善创新服务体系。继续大力推进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水平。加快知识产权示范省建设,强化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导向,大力提升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加大对创新成果获取知识产权的扶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机制,加强跨地区执法协作,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制度,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创新科技投入机制,着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强化支持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自主创新。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升开放创新能力和水平。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业的文化氛围,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土壤。
        五、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行动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充分发挥三大区域特色优势,着力培育沿海新经济增长极和区域新经济板块,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互动发展,形成“区域间协调、区域内集聚”的新格局。
        (19)建设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加快户籍管理、土地使用、农村金融、社会管理和公共财政等领域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到2015年,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更加自由,公共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更加均衡,城乡空间形态更加合理,城乡关系更加协调,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上走在全国前列。
        (20)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坚持科学规划,根据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城乡人口结构变化特点,合理规划村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引导村庄建设和整治。组织实施“美好乡村建设行动”及“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到2015年,全省建成1000个省级“康居示范村”,200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客运公交化和区域供水一体化,全面改善农村交通、饮水、环境、信息、防灾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推进村级组织“四有一责”建设,强化医疗、文化、商贸等服务功能,拓展就业社保、民政事务、综治警务等功能,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21)打造三大区域发展新优势。加快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突出重大产业项目、产业集群的引导和培育,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实行“一市一策”的分类指导原则和支持办法,推进苏北五市特色发展;加快新型城市化,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壮大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强化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借港出海,加强苏北腹地与沿海的联动,在沿海开发中提升苏北发展水平。加快苏中经济国际化进程,发展壮大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临港产业走廊,形成高水平、高附加值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高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创新外商投资管理方式,提高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水平,增强吸纳国际资源和要素的能力。加快推动苏南创新发展,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新业态,促进现代服务业做大规模,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重点引进龙头型、科技型大项目,加快培育本土跨国经营企业,拓展境外投资领域,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的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示范区、转型升级的先行区,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2)加快培育沿海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在实现沿海开发三年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到2015年,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全省规模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色基地,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2万亿元和6.3万元。坚持网络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连云港港为龙头的沿海港口群建设,打通江海交通大通道,加快连盐、沪通等铁路通道和崇启大桥、临海高等级公路建设,构建新型交通网络。坚持项目带动,促进临海产业集聚发展,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形成汽车、船舶、风电装备、光电、复合纤维等一批链条长、配套全、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千亿元级产业。坚持点轴结合,完善沿海城镇体系,做大做强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强化带动作用;推进港城互动,加快建设连云新城、大丰港城、如东长沙镇等新城镇;配合沿海节点开发,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临海小城镇。坚持陆海统筹,加快突破海洋经济,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现代海洋商务服务等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到2015年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突破6800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达到10%以上。坚持循序渐进,科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快8个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完成条子泥40万亩省级重点围垦工程,推进部省合作农村土地整治6个重大工程。
        (23)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共同构建世界级城市群,助推江苏转型发展,提升在长三角区域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推动苏南融入国际、苏中融入苏南、苏北融入长三角,深化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加强南北合作和江海联动,创新产业合作模式,提升南北共建开发园区水平,鼓励支持苏南参与沿海开发,支持沪苏合作共建园区建设,实现共建共享。推动苏锡常、宁镇扬等重要经济板块一体化发展,加快淮海经济区一体化进程,打造要素集聚、资源共享、互动发展的新经济板块,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加快建设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提升出海通道功能,建设产业合作基地,完善合作服务体系,强化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的服务和支撑作用。
        (24)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形成全省主体功能区,以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指导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使城市化地区、工业化地区进一步集聚生产要素、提高开发效率、增强综合实力;使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县层面上,以县城镇和少数重点镇为依托,集中推进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建设用地使用更加集中、产出更加高效,成为承载经济发展的主体。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调整完善现行政策和制度安排,从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方面制定差别化政策,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有效引导各地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进行建设和发展,提高区域内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增强区域协调发展与管理能力。到2020年,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格局,开发强度控制在19.3%。
        六、“两型”社会建设行动
        坚持节约优先、环保优先方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生态功能,强化节能减排,形成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到2015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持续提高。
        (25)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提高土地配置市场化程度,建设用地向新兴产业等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倾斜,不断提高单位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大力推进节水技术进步,改革水资源管理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鼓励发展再生型材料。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开发应用节能技术,在高效清洁燃烧、工业余热利用、高效机电节能等10大领域,加快攻克100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开发推广100项潜力大、应用广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育扶持100家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降低25%,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26)淘汰落后产能。以钢铁、水泥、化工、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按照国家要求,落实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差别电价等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结合江苏实际,主动提前淘汰相对落后产能、低端产品制造能力,转移不具备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一般性产业,继续推进太湖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坚决关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和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高耗能行业项目“区域限批”。
        (27)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非化石能源比重和天然气接收能力,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集成、推广和应用步伐,积极探索碳排放管理、低碳产品认证、碳交易等相关制度,支持4个城市、10家园区和10家企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形成低碳示范效应,带动全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进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对标创先活动,开展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要建成生态工业园区。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结构减排、落实工程减排、完善监管减排,实施一批重点减排项目。
        (28)强化环境保护。实施“清水工程”,保障城乡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坚持“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相结合,推动太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加快太湖引排通道建设,开展全面清淤工作,推进长江、淮河流域和南水北调江苏段水污染防治工作,扎实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加强县城、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提标改造及养殖业减排,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和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重点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增加脱氮除磷设施。实施“蓝天工程”,抓好燃煤电厂脱硫改造工程,加快实施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烟气脱硫工程,全面实施电力、水泥、钢铁等行业脱硝工程,加强城市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开展灰霾污染监测,建立全省大气联防联控机制,明显减少主要城市灰霾天气天数。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抓手,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环境现场评估制度。
        (29)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深入实施“绿色江苏林业行动”,构筑绿色屏障,抓好沿海、沿江、沿湖、沿河、沿路生态防护林和湿地建设及保护,在产业集中区周围建设绿化隔离带,推进城市园林建设,提高人工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到2015年,新增造林300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强化14类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加强生态空间管制,严守“生态红线”,确保受保护地区占全省国土面积20%以上。
        七、保障措施
        进一步创新有利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监督考核,确保推进计划的顺利实施。
        (30)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市场在转型升级中的主导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职能,减少政府微观干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运行调节机制。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进并联审批服务,缩短审批流程。积极营造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发展、公平竞争的环境。继续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加快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新兴产业集聚。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在省外、国外建设生产基地、资源基地。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对分散在各部门的省级财政性专项资金进行整合,改进专项资金的分配方式,建立普惠性的产业升级优惠政策,对鼓励发展的行业和领域,更多地采用税收抵扣和优惠税率的方式加以支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制定支持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资金发展的金融政策,鼓励发展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和科技金融,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整合现有产权交易平台,加快组建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深化水价、电价改革,完善水权、排污权、矿业权交易和土地市场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转型升级中的基础性作用。
        (3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转型升级工程作为“十二五”时期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案,推动工作落实。省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制定措施,在政策落实、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各地要根据转型升级的总要求和本计划,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办法,明确实施步骤、计划安排和责任主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32)建立考核督查体系。研究制定转型升级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年度评价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加强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确保推进计划有效实施。
        (33)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和公众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建立社会监督制度,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推进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开展社会满意度测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