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9-07-07 15:38 字体:[ ]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

                   苏政发〔2009〕77号  2009年5月14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苏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经济总量大,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在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促进我省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根据国务院《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1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1年。

一、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石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7360亿元,占全国石化产业的12%,占全省工业的13%,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石油炼制、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三大合成材料、精细化学品、农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生物及能源化学品等七大类产业在国内已形成优势,产业规模、产品品种、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创汇等在全国石化产业占据重要位置。集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特大型、大型企业和国家级、省级化工园区,培育了一批销售超百亿元的民营企业,建成了一批大型合资独资项目和规模大、配套齐全的化学品罐区和储运码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综合竞争力逐步增强,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持续增强。现有86家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500多种高新技术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3000多项。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原材料、油、煤、气等资源和能源价格急剧变化,石化、三大合成材料、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等产业受到较大冲击。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扩张,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产业集约发展程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约束加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可持续发展。产品档次较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较少;高端精细化学品、定制化学品、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的品牌较少,产量较低,进口量逐年递增,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应该看到,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出台,特别是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促进石化产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同时,随着大规模投资项目的启动和国际产业的转移,为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调控能力强、自主创新基础好的石化企业提供了良好机遇。交通、住房等领域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以及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为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对东部地区石化产业调整的要求和发展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自主创新,结合区域优势,突出重点,集约发展,构筑区域特征明显的产业发展优势,达到“保大(大型企业)、提精(提高产品精细化率)、创优(创企业品牌、创产品品牌)、做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

(二)主要目标。

  提高产业结构水平。促进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完整产业链方向发展。到2011年,高端精细化学品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能源化工的产值占全行业比重达到35%以上。2009—2011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分别达到8800亿元、10700亿元、126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

  提高高端产品比重。到2011年,全行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5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达到40%以上,高端石化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到2011年,能耗比2008年下降15%以上,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剧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完成集中控制和管理。

  提高骨干企业实力。到2011年,形成主营业务年销售收入在10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2个,200—500亿元的企业5个,50—100亿元以上的企业20个。

  提高产业集聚度。到2011年,全省国家级、省级化工产业园年销售额达到6000亿元以上。建成2—3个大型成品油商品贮存基地,10个左右大型碳一化工、化工新材料、盐化工、生物化工、能源化工生产和研发基地,5—6个石化及延伸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农用化学品生产和研发基地。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升级。

  沿江石化产业带和苏北化工集中区要进一步加快调整,提升水平,实现集聚发展、特色发展。要加快调整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实现产业提升和布局优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沿江石化产业带要进一步利用已有石油炼制、煤制合成气等化工原料、人才集聚及技术领先优势,加快发展,做强做优,增强辐射能力。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研发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环境治理好、污染排放少、市场潜力大的产品。根据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发展低碳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新领域精细化学品、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氟硅材料研发和生产,形成集聚优势。苏北区域石化产业要加快技术、人才引进,尽快做新做特。积极拓宽煤、盐、油和再生生物资源加工利用渠道,抓好一批基础较好、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前景稳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重点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产品链延伸、相关产业配套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在盐化工、碳一化工、农用化工、生物化工、能源化工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二)推进沿海石化建设,形成新的增长点。

  抢抓我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加快推进沿海地区大石化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早日开工建设,力争做大做精,通过大石化项目带动沿海区域上中下游衔接发展和能力建设。积极吸纳国际油气和石化原料资源,缓解我省资源短缺的突出矛盾。沿海港口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进口石化初级原料建设相关基本石化原料(如丙烯腈、丁辛醇、氯乙烯、芳烃等)项目。利用已开发的港口条件,发展市场短缺的石化原料和石化新材料。利用沿海风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发并试点利用非并网风电电能,为部分高耗能产品(如氯碱、海水淡化等)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三)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绿色制造水平。

  围绕节能减排精细化、能源系统优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绿色化工引导石化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平台。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培育一批行业骨干企业,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中小企业向“专、新、精、特”方向发展,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和困难企业,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结构合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对落后的生产能力建立“退出机制”。开展第二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关闭、淘汰、整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工艺、产品和生产装置。加快化工集中区域外的化工企业搬迁速度,鼓励搬迁企业就地关闭或转产非化工产品。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禁在主城区、居民集中区和水源地上游地区建设化工项目。对化工行业单耗或工业产品单耗情况进行筛选,采取准入、鼓励、限制或淘汰对策。加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工产品项目实施、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工程等。积极研发和推广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污染治理等先进适用技术,着力解决制约节能减排的瓶颈问题。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依法对企业进行全程、动态监控,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四)构筑自主创新平台,完善产业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加快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坚持走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发挥化工园区和重点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园区和重点企业设立技术创新公共平台,新建100个企业研发中心、200个校企联盟中心、300个测试中心,逐步形成生产基地向研发和生产基地同步转化的发展格局。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积极引进国内、海外高新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加大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力度。

(五)打造特色石化产业链,推动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根据我省石化产业优势和特色,利用现有产业基础,以大、新、高、特为原则,实施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的50个重点项目,形成十大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等方面升级换代步伐,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产品结构向节约型、清洁型发展,技术结构向前沿型、实用型发展。

1. 基础石化产业链。形成以基础石化原料为龙头,烯烃、芳烃、环氧丙烷、乙二醇、丙烯酸(酯)及有机原料等二次、三次加工的石化产业链。重点推进炼化、乙烯(丙烯)改扩建、PTA、改性沥青、高品位润滑油、高端石化延伸产品等项目。

2. 通用和专用合成材料产业链。形成以三大合成树脂为龙头的功能型、专用型、改性型合成材料产业链。重点推进多品种、多牌号、多用途合成纤维单体、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苯乙烯、聚苯乙烯、芳纶等项目。

3. 新领域精细化学品产业链。形成以“三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油田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和定制化学品为龙头的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链。重点推进高功能性的光刻胶、高纯度级别气体、纳米级化学品及集成电路需求的高纯试剂、高品质分散、还原和活性染料、吡啶及其衍生物等项目。

4. 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形成以有机氟、有机硅、碳纤维、纳米材料为龙头的氟塑料、硅橡胶、碳纤维等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重点推进有机硅有机氟深加工、甲基氯硅烷单体、高性能专用钛白粉、碳纤维等项目。

5. 生命科学化学品产业链。形成以生物技术药物、代糖品种、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为龙头的安全、高效、功能化生物化工产业链。重点推进聚乳酸和淀粉类可降解塑料、阿利波多糖、棕榈油深加工、脂肪替代品和新型添加剂等项目。

6. 盐化工产业链。形成以盐为龙头的碱、酸、有机氯和PVC等基础化工产业链。重点推进离子膜法烧碱为主的氯碱,包括氯系列和加氢系列高端精细化学品,联合纯碱等项目。

7. 煤化工产业链。形成以煤化工为龙头的甲醇、二甲醚和醇醚燃料等碳一化学品产业链。利用我省高硫低质煤,重点推进煤制甲醇、煤制燃气,醋酸及衍生物等项目。

8. 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以重点化工园区主要产品综合利用和农副产品加工利用为龙头的精细化工和废弃物再加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推进以氯气、氢气、硫酸等为源头的无机有机精细化学品、水环境治理高端水处理剂等项目。

9. 农用化工产业链。形成以高浓度和专用化肥、新型农药为龙头的现代农用化工产业链。化肥产业要加强与资源地的持久战略合作,确保原料供应,做大化肥产业,保证农业需求。农药产业重点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高效、低毒、广谱及手性农药及其中间体等项目。

10. 石化装备产业链。形成以大石化、化肥、煤化工成套装备为龙头的新型反应器、高效蒸馏塔、DCS控制系统等化工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推进化工装备专用轴承、压力容器节能设备制造等项目。

四、政策措施

(一)落实产业政策。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围绕十大产业链,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基础,应用关键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科学决策,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进沿海地区炼化一体化项目。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化工集中区域,严格执行我省关于准入门槛的要求。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及时纳入全省重点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在信贷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实行集群化、一体化园区发展模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先安排重点项目用地,引导使用存量土地,鼓励企业向化工园区和集中区集聚。对城市化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和产业升级的,给予用地政策支持。

(二)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用足用好现行财税政策,加大技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节能减排、高新技术产业所得税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的扶持。对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带动面大的新技术新产品加大研发费用支持。对名牌产品、专利产品、采用国际标准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产品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对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产能、装备给予资金支持,对协议关闭企业给予适当资金补贴。调整现行化肥淡储资金模式。

(三)积极提供金融支持。

  推进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石化企业信贷支持,努力缓解中小化工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筹集资金。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风险投资和金融机构的协调,搭建和完善银企对接合作平台,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石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四)严格执行产业及环保准入政策。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重大建设项目控制总量,加强对剧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的控制、集中和管理。严把准入门槛,切实加强石化产业固定资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合理用能评估工作。化工项目核准备案时,严格按照环评、安评和能评要求进行审查。未经核准、备案的项目不得开工。严禁对拆分项目进行违规审批、核准或备案。

(五)鼓励兼并重组和产业转移。

  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新一轮兼并重组和产业转移,支持有发展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帮助企业及时协调解决兼并重组和产业转移中的问题。

(六)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

  加大利用外资力度,鼓励国外企业来我省投资建设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和区域布局要求的石化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通过收购兼并国外企业拓展海外和境外产品市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工艺和关键设备,营造承接国际先进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五、规划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省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联席会议制度,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按照责任分工,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大产业协调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调整和振兴目标的实现。各地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制。

(二)注重规划引导。

  各地要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具体落实方案,加强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配套,引导和推动重点区域、关键领域石化产业的发展。

(三)严格目标考核。

  各地、省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纲要,结合各自职责,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拟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范围、期限,加强指导和协调落实,并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和政策效果后期评估。

(四)优化服务环境。

  加强产业运行情况分析,深入研究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趋势,及时发布产业发展信息,引导企业健康发展。省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落实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在项目审核、资源配置、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五)强化人才支撑。

  充分发挥我省科技、教育、人才集聚的优势,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石化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六)发挥协会作用。

  推动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快速健康发展,在行业规划、信息统计、投资服务、专家咨询、综合协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建立行业预警体系保障行业安全、维护行业权益、促进行业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完善行业应对机制,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附件1:            关 键 技 术

  根据石化产业技术相互关联性、多样性、可变性特点,在全省十大石化行业推广应用100项关键技术。

1. 有机原料。重点推广应用新型化学合成技术、C1化学合成和羰基化合成等新型化学合成技术和催化技术等。

2. 盐化工和氯碱。重点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技术、离子膜法烧碱技术、金属阳极隔膜法烧碱节能配套技术、氧氯化法PVC技术等。

3. 精细化工。重点推广应用柔性生产装置技术、原子经济反应工艺技术、新型反应器技术、新型高效精馏技术、化工耦合集成技术、新型单元反应技术等。

4. 化工新材料。重点推广应用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功能聚合物技术、通用塑料改性和加工技术,有机硅、有机氟、碳纤维及延伸产品和纳米材料的高性能、多功能性研究应用技术等。

5. 橡胶制品。重点推广应用大型工程轮胎应用技术、汽车等装备制造业配套高端零部件加工技术、高级轿车和轻卡子午线轮胎技术、低断面,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技术、子午线轮胎翻新技术等。

6. 化工环境保护。重点推广应用“源头”治理技术、环境友好催化技术、绿色化溶剂技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等。

7. 石油化工。重点推广应用新型催化技术、新型分离技术、节能降耗环保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

8. 生物化工。重点推广应用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化学与生物耦合制备技术、生物产品的分离与提纯技术、工业酶规模化表达体系技术、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等。

9. 化学肥料。重点推广应用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吸附法净化制氨原料气中二氧化碳技术、大颗粒及缓释尿素生产技术等。

10. 新型农药。重点推广应用低毒、高效、低残留新型化合物技术、组合化学技术、生物酶拆分技术、转位技术、酶反应器技术、定向合成技术等。

附件2:            重 点 项 目

1. 扬子石化乙烯三轮改扩建项目和炼油改造工程。

2. 扬巴二期扩建项目。

3. 金陵石化油品质量升级及改造工程。

4. 中海油泰州沥青润滑油项目。

5. 实联化工(淮安)江苏公司年产100万吨联碱项目。

6. 索普集团醋酸及衍生产品二三期扩建项目。

7. 亚邦集团高品质分散染料、还原染料扩建项目。

8. 常隆化工农药及中间体项目。

9. 中化大丰石化新材料项目。

10. 中海油新沂新能源项目。

11. 道康宁(张家港)公司有机硅深加工项目。

12. 梅兰长江化工高档甲烷氯化物项目。

13. 徐州禄恒能源化工年产10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

14. 汉邦(江阴)石化年产60万吨PTA项目。

15. 南通蓝星化工PBT、苯酸丙酮项目。

16. 滨海康杰化工电子化学品项目。

17. 南通醋酸化工食品饲料添加剂及氰基吡啶衍生物项目。

18. 连云港、南通、常州炼化一体化项目。

附件3:工作分工

序号

工作任务

牵头单位

参与单位

1

推进重点项目

省发展改革委

省经贸委、国土资源厅、环保厅、建设厅

2

省和市财政安排扶持资金。调整现行化肥淡储资金模式

省财政厅

 

3

充分运用国家已出台的税收政策

省国税局、地税局

 

4

解决中小化工企业的贷款问题。帮助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省金融办

人行南京分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局)

5

优先安排重点项目用地。各地人民政府对城市化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和产业升级给予土地等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

省国土资源厅

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各地人民政府

6

控制总量,严把准入门槛

省环保厅、安监局

7

开展新一轮化工企业整治

省经贸委

省环保厅、安监局

8

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和专项资金。加强企业职业技术教育

省科技厅、人事厅

省财政厅、科技厅、劳动保障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