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9-10-21 15:40
字体:[大 中 小]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苏政发〔2009〕124号 2009年9月20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省发展改革委、气象局会同省有关部门制订的《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目 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江苏省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情况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江苏省的影响与挑战
一、江苏省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及趋势
二、气候变化对江苏省的影响
三、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与任务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三、目标与任务
第四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强机构建设 强化组织保障
二、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专项资金
三、加强科学研究 提高支撑能力
四、加强国际交流 深化科技合作
五、加强宣传教育 促进公众参与
前 言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并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7年6月中国政府制订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7号),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订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2008年1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指导意见》(国气候办函〔2008〕1号),对各地制订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专门成立了以罗志军省长为组长的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对气候变化办公室。为全面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我省组织编写了《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
第一部分 江苏省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情况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
(一)自然地理条件
江苏省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东濒黄海,西连安徽,北接山东,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全省陆上国土面积10260千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1.1%,在全国各省中名列第24位。全省平原面积7060千公顷,占全省陆上国土面积的68.9%,主要有苏南平原、江淮平原、黄淮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水域面积占全省陆上国土面积的16.8%,主要有长江、太湖、洪泽湖等;丘陵山地占14.3%,主要有宁镇扬丘陵山区等。海洋面积3750千公顷,主要为南黄海和少部分东海海域。沿海岛屿16个,潮滩湿地650千公顷,有全国首屈一指的海底沙脊群(辐射状沙洲),面积约126.84千公顷。
(二)土地利用结构
2007年底全省耕地面积4730.48千公顷,建设用地1902.33千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2043.87千公顷。2007年全省减少耕地28.13千公顷,其中,建设用地占84.8%,农业结构调整占6.9%,灾毁减少占7.3%,其他占1%。通过土地开发、复垦、土地整理增加耕地23.07千公顷,实际年减少耕地5.06千公顷。
(三)气候条件
江苏省处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气候带,大致以淮河—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雨量集中、光照充足,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全省年降水量704—1250毫米,江淮中部到洪泽湖以北地区降水量少于1000毫米,以南在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3.5—16.0摄氏度,自北向南呈增加的趋势,南北部间温差大于东西部间温差;日照时数1816—2503小时,自北向南呈减少的趋势;天气气候复杂,经常出现暴雨、台风、洪涝、干旱、雷电、大雾、冰雹、寒潮、低温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
(四)自然生态系统特征
江苏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已栽培的农作物有40多种,经济作物有260多种,蔬菜80多个种类、1000多个品种。江苏有淡水鱼类140余种,已利用的有40多种。沿海还有麋鹿、丹顶鹤、白鹤、天鹅等珍稀动物。江苏建立了大丰麋鹿保护区、射阳丹顶鹤保护区和洪泽湖湿地保护区等31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约占全省陆上国土面积的7.19%。2007年江苏的森林覆盖率达到16.9%。
(五)能源资源特征
江苏省能源结构以煤为主,2007年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1.7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所占比例为74.74%,石油为19.92%,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为5.34%。江苏省现有一座核电站,沿海滩涂风能资源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已经起步,但目前所占比重较小。
(六)水资源分布情况
江苏省水资源总量丰富,水系发达,但时空分布不均,过境水较多,江河湖泊洪涝灾害易发,水污染严重。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20.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6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11.7亿立方米,地表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6.5亿立方米。淮河中上游区域占7.4%,淮河下游区域占26.7%,沂沭泗河区域占26.2%,长江下游干流区域占17.4%,太湖区域占22.3%。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38.3立方米。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
江苏省现有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共13个省辖市、106个县(市、区)。2007年末全省总人口7624.5万,人口密度743人/平方公里,自然增长率2.3‰。
(二)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
江苏省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期,2007年全省GDP25560亿元,居全国第三;人均GDP33689元,居全国第五。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6.7∶55.9∶37.4。2007年进出口总额3496.7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7.5%。
(三)工业能源利用
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占79.7%,焦炭占9%,原油占9.7%,汽油、柴油、燃料油及液化石油气共占1.6%。江苏2007年每万元GDP能耗为0.853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408吨标准煤。2007年与2005年相比单位GDP能耗下降了7.63%。
(四)支柱优势产业发展情况
江苏省的支柱优势产业主要有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基础材料与新材料产业(包括冶金、石化、建材等)、现代轻纺产业、现代服务业(主要有物流、软件、金融)等。2007年全省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8197.9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5181.7亿元,纺织业产值4323.8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5147.6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3324.8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3994.6亿元,其他工业新产品产值3938.5亿元。
(五)农业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江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2007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27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392万千瓦。实现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3064.72亿元。种植业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2007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为2228.07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为2039.12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为326.93千公顷,油菜种植面积为434.36千公顷,蔬菜面积为1563.57千公顷,造林面积82.59千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305.6万吨,禽蛋总产量166.1万吨,牛奶总产量60.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409万吨。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2007年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82445.7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最主要来源,约为59927.34万吨,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2.7%;其次是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温室气体,约为20674.47万吨,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5.1%;再次是农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温室气体,约为43.9万吨甲烷,折算为922.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只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排放温室气体总量为43.9万吨甲烷,折算为921.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
(一)化石燃料燃烧
2007年江苏省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9927.34万吨,其中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为38391.89万吨,占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4.1%;其次是燃油(包括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978.31万吨,占13.3%;焦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598.61万吨,占11%,位列第三;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79.84万吨,只占1.3%;其他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178.69万吨,占10.3%。可见燃煤是江苏最主要的能源品种,燃煤在江苏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占主导地位。
(二)工业生产过程
2007年江苏省工业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0674.47万吨,其中钢铁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为17847.4万吨,占绝对主导地位(86.3%);其次是水泥熟料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为2823.5万吨,占13.7%;电石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为3.57万吨,只占0.02%。
(三)农业生产过程
2007年江苏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3.9万吨甲烷,折算为922.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稻田甲烷排放量为36.2万吨甲烷,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量为6.2万吨甲烷,动物粪便管理系统甲烷排放量为1.5万吨甲烷。农田和动物粪便氧化亚氮排放量暂未估算。
(四)林业碳汇
2007年江苏省林分蓄积量6030.3万立方米,较上年增长6.8%。活立木蓄积量4228.42万立方米、疏林4.6万立方米、四旁树167.9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量118.2万立方米、竹林3.68万公顷。林业碳汇约折合为73.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五)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
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排放温室气体总量为43.9万吨甲烷,折算为921.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固体废弃物排放21.6万吨甲烷,废水排放22.3万吨甲烷。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一)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
江苏省人民政府将节能降耗作为“十一五”期间重点工作任务,并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加强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组织实施节能改造重点工程。扎实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十一五”以来累计关停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696.2万吨、水泥生产能力2500万吨左右、造纸生产能力53.8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553万千瓦,关闭淘汰“小化工”生产企业4326家。15个城市、20个园区和155家企业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2007年和2008年单位GDP能耗分别比上年下降4.28%和5.85%。
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1.265吨标准煤/万元,比2007年下降10.35%。在39个行业大类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4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单位能耗下降1.3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单位能耗下降8.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单位能耗下降9.46%,纺织业单位能耗下降8.54%,造纸及纸制品业单位能耗上升4.3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单位能耗下降6.05%。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设备、工艺和材料,2008年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合计节能量达500万吨标准煤。
(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江苏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连云港田湾核电站一期两台机组已于2007年5月17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单机容量106万千瓦。江苏将大力发展风电作为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沿海地区风电开发建设全面启动。2008年全省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889亿元;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1580兆瓦,风电装备整机制造能力100万千瓦。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15.5%。
(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为有效减轻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江苏省加大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力度。围绕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加强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建立了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多普勒天气雷达、L波段探空雷达、闪电定位仪等组成的气象监测系统,省-市-县可视化天气会商系统,手机短信、96121电话答询、电子显示屏、电视、广播、网站等组成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气象技术装备运行全网监控和保障系统,气象监测预警网络不断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水平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水利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可能造成的洪涝灾害,江苏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十一五”期间,建成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完成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20年一遇、太湖治理一期、长江干流堤防达标工程;实施海堤重点堤段达标建设,加固改造一批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全面展开。开展了南水北调一期、通榆河北延送水、引江济太等重点工程建设和淮河、长江、太湖、里下河等重点区域治理,加强了水资源保护、农村饮水安全、灌区改造、水土保持、农村河道疏浚、圩区治理、丘陵山区水源、农村小型泵站改造等水利基础建设。
(五)生态省建设取得进展
江苏积极推动生态省建设,把杨树等板纸一体化、银杏等特色林产品综合利用、林木种苗花卉、竹业和森林旅游等5个重点林业工程作为发展全省林业产业化的载体,成为江苏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每年新增造林面积超过150万亩,200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6.9%。生态创建取得丰硕成果,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31个,总面积达56.69万公顷;已建成国家生态市5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81个、生态村884个。
(六)政策法规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江苏省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苏发〔2006〕10号)、《关于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06〕60号)、《江苏省“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纲要》(苏政办发〔2006〕142号)、《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9〕69号)等文件,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为目标,坚持清洁化生产的基本原则,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江苏省的影响与挑战
一、江苏省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及趋势
根据江苏省气候变化中心1961—2007年全省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分析,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客观事实。
(一)气温呈上升趋势
全省年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16—0.45摄氏度。由北向南增加的幅度加大,苏北每10年上升0.16—0.39摄氏度,苏中每10年上升0.19—0.45摄氏度,苏南每10年上升0.21—0.43摄氏度。
(二)降水增减变化区域性特征明显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区域性分布特征明显,主要增加区域在苏南和淮北地区,主要减少区域位于沿江和东部沿海。全省年总降水量每10年变化范围在-28.70—37.09毫米,苏北每10年变化范围-28.70—28.86毫米,苏中每10年变化范围-24.80—37.09毫米,苏南每10年变化范围-10.40—34.19毫米。
(三)极端天气事件趋多增强
台风强度大,危害重。1990年15号台风自南向北贯穿全省,风力达8—9级,沿海10—11级,阵风12级,江淮之间东部和苏南地区普降暴雨、大暴雨,农作物受灾1466.7千公顷,倒塌房屋11.5万间,死伤614人。
洪涝区域广,损失重。1991年,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出现百年未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兴化市梅汛期累计降水1218毫米,超过了常年全年降水量;全省受淹4.2万户,死亡307人,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237.6亿元。
高(低)温事件发生频繁,影响面广。2002年7月11-16日,全省出现大范围的持续高温天气,淮北地区最高气温达37-41.3摄氏度,徐州持续7天出现37摄氏度以上高温。高温热浪引起用电量大幅增长,15日用电负荷达1840万千瓦,创历史最高纪录。2008年初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致使江淮之间南部和苏南地区积雪深度达20-40厘米,受灾人口242.13万人,伤亡335人,紧急转移安置1474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5.098千公顷,倒塌、损毁房屋20933间,直接经济损失20.7亿元。
二、气候变化对江苏省的影响
(一)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由于受温、光、水、气及其变化的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呈不稳定变化趋势。平均气温升高、温光资源分布规律出现新的变化,导致品种、技术的适应性和产量的稳定性下降,甚至影响产品品质。如果秋末和冬季温度偏高,小麦会提前拔节,春季倒春寒威胁增大,严重时会导致大幅减产。季节性干旱则导致果树、苗木以及特种经济作物品质严重下降。冬季变暖将导致病虫害大暴发。暴雨洪涝和强风灾害带来的影响有时会超出现有水利设施的承载能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还可能会给农业基础设施(包括水库、渠道、温室大棚)造成重大破坏。
(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强降水引发地质灾害,里下河地区常因暴雨形成涝灾,沿海地区多受台风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春季气候变暖会导致蓝藻大规模暴发,影响生态系统平衡。气候变化还直接影响了生态修复工程的应用效果,气温持续偏高、日照偏多、风速偏小、气压偏低是诱发太湖蓝藻暴发的直接原因,治理太湖工程能否发挥作用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会影响水资源区域平衡。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苏南地区降水量增加,加重了区域排水难度和洪涝灾害;沿海地区降水量减少,加重了长距离淡水补给的负担和可能引发的土壤盐渍化;淮北地区降水时段相对集中,经常引发区域性洪涝或干旱。“迟梅”或“空梅”造成供水成本增加,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洪涝灾害还会给水质造成影响。江苏省洪泽湖及里下河地区常因上游淮河洪水泛滥,导致大量客水压境,泄洪携带的污水过境造成水环境污染,给人畜饮水和渔业生产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对海岸带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在过去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2.5毫米,这个速度高于全球平均值。到2013年,江苏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将达27毫米,可能将沿海地区地势较低的农田淹没,并导致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如海水倒灌影响内河的渔业生产;导致农田盐碱化。江苏省954公里长的海岸线,滨海港以南为淤积型海岸带,以北为侵蚀性海岸带,海平面上升对海堤的冲刷力度加大。2003年4月到2006年5月,连云港至射阳河口岸段沿岸海堤受侵蚀破坏严重的岸线长度为19.75公里,海岸侵蚀的总面积为529公顷。洋流改变和海平面高度上升将直接影响滩涂面积和质量。
(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会影响交通设施安全。台风会毁坏码头,特大暴雨会冲毁公路、铁路,强风会吹毁过江大桥等,突发灾害性天气已成为破坏交通设施的重要因素。强降水、高温、结冰、雾、霾、强风等灾害性天气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高速公路关闭,船舶滞留,飞机停航等,从而给交通运输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三、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给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挑战
江苏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但要改变这一状况难度很大。尽管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比例偏低,风能、核电等低碳能源的大规模发展还受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制约。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能源需求也将快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节能减排的压力对我省能源结构调整提出严峻挑战。
(二)给现有发展模式带来挑战
江苏省正处于重化工和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较为发达,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采掘业、石油加工业均是江苏的主要产业部门和能耗大户。江苏省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是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将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倒逼机制,迫切要求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控制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低能耗、低排放产业的发展。
(三)给农业生产带来挑战
江苏属于全国粮食主产区,而农业则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气候变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带来了病虫草害增加,农产品产量下降、品质退化等新问题。如何通过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农业名、特、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面临长期的挑战。
(四)给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带来挑战
江苏省是水资源大省,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但是江苏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气候变化加剧了这一趋势,如何科学调配水资源、确保用水安全是一个全新课题。随着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增加,迫切需要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洪排涝标准,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有效控制蓝藻暴发和水环境污染、切实保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这些都将给江苏的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带来严峻挑战。
(五)给海洋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江苏沿海地区大多地势低平,易遭受因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各种海洋灾害的威胁。目前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不足,沿岸防潮工程建设标准偏低,应对海洋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不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对如何解决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土壤盐渍化、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业产量下降、河口海水倒灌等问题缺乏有效对策,给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三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与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框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全面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二、原则
(一)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契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
适应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涉及到经济社会的许多领域,只有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江苏将继续把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政策措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三)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减缓是一项相对长期、艰巨的任务,而适应则更为现实、紧迫。江苏将继续强化能源节约和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将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四)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等适应性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广泛参与和合作的原则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营造全民关注、共同参与、从我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进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及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国际、国内合作,通过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目标与任务
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的近期目标年设定为2010年,远期目标设定为2015年,部分展望到2020年。具体目标和任务主要包括:
(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争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从2007年的0.853吨标准煤下降到0.79吨标准煤,到2015年下降到0.7吨标准煤;到201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由2007年的2.35吨下降到2.30吨,到2015年下降到2.18吨。
2.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大力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到2010年全省风电装机达到150万千瓦,风电年发电量达到30亿千瓦时,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加快田湾核电二、三、四期工程建设,到2020年全省核电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鼓励发展垃圾发电、风力发电、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全省秸秆发电、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60万千瓦和25万千瓦。力争到2010年清洁能源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0.5%增加到0.7%。
3. 强化重点行业管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和低消耗方向发展。强化重点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能源基础管理,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到2010年,全省率先在轻工、纺织(印染)、建材、石化、机械、汽车、冶金、电力等8个重点传统产业完成生态化改造试点工作。对铁合金、焦化等行业全面实行准入制,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生产管理和污染治理水平。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在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有效减少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力争到“十一五”末节约2000万吨标准煤。
4. 加强林业管理,增加碳汇能力。实施“绿色江苏”林业行动,建设江海河湖防护林、绿色通道、城郊人居森林等生态林业工程。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活立木蓄积量达到8000万立方米以上。初步建成资源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结构稳定、优质高效的现代林业体系,有效增加森林碳汇。
(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1. 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培育抗逆品种,加强农业生产抗逆技术研究,推广节水农业发展模式,从而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2. 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
完善江河湖海防洪工程体系,沂沭泗水系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洪泽湖及淮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区域除涝标准苏南达到10-20年一遇,苏中达到5-10年一遇,苏北达到5年一遇以上。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及30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保障水库下游地区安全。开展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工程建设,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3. 建立健全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对流域内水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保护和调整。加强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控,建立饮用水源安全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水源水质状况,全省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5%以上。推广区域供水,加强饮用水源集中管理,提高城乡供水系统覆盖率、保障率和水质达标率。到2010年,全省98%以上城镇居民实现集中供水,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
4. 加强气候灾害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
加强气候灾害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优化和完善气象综合监测体系,建设沿海、沿湖、沿江、沿路和城市气象监测网,风能、太阳能监测网,建立交通气象、海洋气象、城市气象、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强暴雨、台风、强对流、干旱、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平台和应急服务系统建设,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与防灾减灾的应急响应能力。加强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象可行性论证工作,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5. 加强海岸带管理。
加强对海洋资源的保护,防止产生较严重的海岸生态破坏和海洋环境污染。加快沿海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建立海岸带生态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到2010年,海岸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加强重点海堤达标建设,加快完成100公里重点侵蚀段和其他重点堤段主海堤达标建设,达到50年一遇高潮位加10级风浪的标准。
6. 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
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工程建设,重点在太湖、洪泽湖、里下河水网沼泽地区、长江洲滩以及沿海滩涂建立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到2010年,2/3以上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初步形成环太湖、长江沿线、运河沿线、徐宿淮和盐城沿海生态湿地生态旅游带,使生态旅游成为我省旅游业的重要品牌。
(三)强化机构建设与管理
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协调机制。加强部门磋商,完善议事规则,强化科学管理,开展联合执法。加强市、县两级应对气候变化组织建设,完善全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全省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
(四)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提高公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媒体宣传,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努力营造全民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到2010年基本普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知识。
第四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根据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进一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重点领域及政策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关闭钢铁、水泥等领域生产能力过剩、结构布局不合理、污染严重的企业。鼓励工业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促进投资向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流程转移,以提高经济活动的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
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和优势支柱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环保产业为重点,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着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新型产业的比重,使企业由能耗型向科技型转变,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为契机,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实施启东、如东、大丰、射阳、滨海等沿海百万千瓦级风电发电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等。
(三)加强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制订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的激励机制,在能耗大的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纺织等工业行业和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商业行业等领域,推广节能技术,开展节能活动,量化节能指标,降低能耗,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组织冶金、化工、纺织、造纸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严重污染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在高效清洁燃烧、工业余热利用、高效机电节能等10大节能减排重点技术领域,加快攻克100项关键性技术及装备,开发推广100项潜力大、应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开展节约建筑材料活动,进一步强化钢材节约,推广散装水泥,鼓励资源综合利用。逐步淘汰利用效率不高、难以实现煤炭清洁燃烧的各类中小型锅炉及工业炉窑。
(四)推动重点行业节能
突出化工、冶金、建材、纺织、电力等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组织实施以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稳定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为重点的节能改造工程。制订实施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标准,制订严于国家要求的合成氨、水泥、钢铁、烧碱等高耗能行业产品能耗定额、限额标准,执行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标准。
——化工行业。加快技术升级步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和新型精细化工,注重新产品开发和后道产品的延伸,鼓励石化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系列化深度开发和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废物排放。
——纺织行业。实现纺织大省向纺织强省转变,抓住新材料应用、新技术开发、品牌推进三大关键环节,提高产品档次。鼓励采用气流纺、清网联、细络联、高速纺等技术,大力推广蒸汽冷凝水回收技术和工艺串联用水节水技术,印染行业推广使用干洗机和绳状漂洗工艺;印染的碱液、化纤的酸液采用多效多级蒸发设备;提高传动润滑效率,降低电耗;鼓励采用泡沫染整、涂料印花、高效煮炼、快速退浆、湿布丝光、湿上浆等工艺,减少烘干和加热工序。
——建材行业。积极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建材,推进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基地建设,实现生产过程余热发电、综合消化利用各类工业废弃物,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用有限的石灰石资源生产高标号水泥。关停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下、环境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小型回转窑企业。玻璃行业发展先进的浮法工艺。
——机械行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依托大项目、大基地,运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提升机械制造业总体水平,促进集团化发展。
——汽车行业。通过技术引进、联合开发等途径加快经济型轿车的发展,发展乘用车(轿车、MPV、SUV),开发大型、安全、环保、舒适的公路客车、豪华旅游车、低地板城市客车和BRT城市客车、环保型双层城市客车等,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产品、发动机、自动变速箱、汽车空调及散热器等汽车部件。
——冶金行业。实施钢材精品战略,发展市场短缺的板、管、带材,优质钢和高档金属制品、有色金属深加工。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和新水消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国内重要的高档建筑用材、优质钢和船用板材等制造用钢产业基地。鼓励采用大型高炉、转炉和超高功率电炉、连铸、连扎、控扎、控冷等先进工艺和装备。开发与推广低温轧制技术、钢铁生产过程的全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工艺技术。推广干熄焦技术、精料入炉技术、富氧喷煤技术、铁水预处理技术、煤气及蒸汽回收技术、余热回收技术、蓄热技术,有效降低吨钢综合能耗和可比能耗。
——电力行业。积极发展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对火力发电厂要重点发展以大型高效环保火力机组,严格执行国家“上大压小”政策,淘汰小火电机组,配套建立烟气脱硫、脱硝设施,综合回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达标排放。
(五)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和冶金、化工废渣的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抓好重点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在企业尤其是重点污染企业,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使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条件的大型企业,要引进关键链接技术,通过能源、水的梯级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工业生态链,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节能节水工程、减排治污工程。积极发展循环农业。
(六)促进城市节能
开发利用城市集中供热、制冷系统技术。全面建设节能建筑,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努力发展生态建筑。新建民用建筑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和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快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力建设低能耗建筑,在建筑中积极采用地热能、水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努力降低建筑能耗。大力推广节能门窗、墙体保温隔热、建筑物遮阳等建筑节能产品与技术,提高节能建筑工程质量。加大城市建城区绿化覆盖率,推进城市建筑垂直绿化,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城市居民节电、节水、节煤、节气。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型灯具、高效节电新光源和节电控制装置,力争在绿色照明、城市道路和景观照明采用LED等高效照明产品和技术的应用率达到85%。研制开发高效、节能、低排放、低噪声的新型交通工具,加速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车辆和老旧车辆。鼓励和引导运输经营者购买、使用节能环保、标准化的运输车辆。
(七)加强林业管理
实施森林资源10年倍增计划,推进沿江、沿海、沿湖、沿河等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建设。加强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实施千里海堤基干林带建设工程、大中型河堤水土保持林基地建设工程、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沿海百万亩高效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城乡一体化绿化工程和低产林改造及森林抚育工程等七大工程。加强城镇绿化建设,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形成覆盖城市的绿色网络和城郊一体的绿化体系。在开发区与城镇间设立生态防护隔离区或生态廊道,在临江地带要留出足够空间建设防护林等生态缓冲区,形成大江风光带。通过杨树林板(纸)一体化、林木种苗、优势林产品综合利用、森林旅游、竹业等林业产业工程建设,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植树造林,继续增加“四旁树”、保护与恢复沿海和湖泊湿地,将固碳能力强的规模化森林规划为自然保护区,增强碳汇能力。
(八)加强城乡废弃物回收与处理
将城市废弃物的管理重点由目前的末端管理过渡到全过程管理,从垃圾的源头消减、回收利用和最终的无害化处理,严格建设项目的审批,促进各类废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规范垃圾制造者和处理者的行为。制订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政策,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县城以上城市必须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置设施。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要求推进垃圾处理,推广垃圾焚烧发电、填埋气回收利用等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煤矸石、粉煤灰、冶金和化工废渣、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推广秸秆肥料化利用,开发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生物气化、秸秆热解气化、秸秆直燃发电以及以秸秆为原料发展人造板材、包装材料、编织制品等;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加强畜禽粪便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加快大中型规模畜禽养殖沼气工程建设步伐,控制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农业
根据我省自然环境和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制订防旱抗涝、抵御高温寒潮、台风、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减灾应急预案,确定农业生产避灾减灾的种植模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完善灌溉体系,提高农田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传统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建设成为节水型现代高效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设,推广生物防虫、高效施肥、节水灌溉等高新栽培技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选育适应我省气候变化的抗病、抗虫、抗旱、耐涝的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以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立覆盖全省的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加强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
(二)海岸带及海洋生态区
开展滩涂生态状况调查,建设生态功能修复工程,加强对滩涂分级保护。修订现行海堤标准,逐步加高加固海堤。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合理规划海洋观测台站布局,重点加强风暴潮、海浪、海水水质、海平面高度变化等监测预警服务工作,增加土壤盐渍化、河口海水倒灌等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现象的监测工作。实施近岸海域保护工程、加强海洋执法能力建设,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提高海上突发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
(三)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建立水资源安全供给保障体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合理布局,优化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节约用水技术的集成和推广,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的发展,降低产品单位产量耗水定额,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减少城镇输配水管网和用水设施的漏水损失,开发、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技术,对居民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对非必需的特殊用水实行高价政策。将“中水”纳入水资源范畴,建立促进“中水”回用的政策体系和价格机制。健全防洪抗旱及水污染风险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洪水、旱情、水质预测预报预警体系。
(四)湿地自然生态系统
开展湿地系统的专题调查,根据不同湿地的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明确保护目标和保护对象,确定保护级别,制订保护规划,分类实施保护或进行生态型开发。制订支持江苏省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政策措施,加大太湖、洪泽湖以及全省500千公顷以上的湿地保护工程的财政支持力度。到201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约71.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全省2/3以上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实施环太湖旅游区、宁镇扬旅游区、徐宿淮旅游区环境综合整治,建设苏州水乡古镇、东部沿海滩涂、苏南丘陵山区等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国家级盐城湿地生态公园。
(五)公共卫生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资源配置合理、反应快速灵敏、运转协调高效、保障有力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研究制订疾病流行的管理策略及应急预案,提高气候突变引起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处置能力。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强机构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下设机构。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归口管理的通知》(国办函〔2008〕158号)要求,成立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对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归口管理,履行好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职能。构建部门间协调参与、分工合作的组织机构体系。推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确保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高效、持续、协调运行。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项资金
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渠道,发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省财政要依据财力情况逐步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经费投入,设立省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重点资助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的技术改造项目、节能新技术、节能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以“三废”资源化为目标的产业链延伸项目;支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低能耗建筑示范以及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三、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支撑能力
充分发挥江苏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的优势,引导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到2010年建立高水平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科研团队,初步建立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科技支撑平台。建立全省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组织专家及时咨询、研究、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针对关系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制订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计划,确定全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组织力量进行重点技术攻关。重点在气候变化监测和演变规律探索、情景预估,重大工程气候影响可行性论证和灾害风险评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四、加强国际交流,深化科技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吸引外资,大力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进程。充分发挥江苏人才、资金和科研单位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区域交流与合作,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重点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效、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燃料替代等领域的国际和国内区域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五、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
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普及与教育的内容,使气候变化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针对不同对象就有关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大众传播媒介,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活动,鼓励和倡导节约用电、用水,增强垃圾循环利用和分类的意识。完善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发布制度,拓展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发布渠道,增加公众参与和监督的途径,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不断增强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营造全民关注、共同参与、从我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