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军同志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08-07-14 09:06 字体:[ ]

 

 罗志军同志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7月14日)

  这次省政府全体会议,主要是按照中央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的总体要求,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在江苏视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新一届省政府组成半年来的工作,部署落实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动员全省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今年以来,面对各种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我们在省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鲜明发展导向,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主线,围绕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经济发展呈现出“三大需求均衡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改善、三大区域共同发展”的新特点,保持了“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较好、民生改善”的好局面。预计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7%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3.8%和17.5%,各项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年初确定的省政府50项重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基本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认真分析经济运行走势,及时研究对策措施,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千方百计化解不利因素,做到了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效果好。围绕抓生产、保进度、增效益,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力度,缓解煤电油气运供应偏紧的状况,提高生产要素保供能力。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就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有关外贸、金融等问题专门出台了政策意见,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加大分类指导力度,突出抓好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上半年,苏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普遍快于一季度,苏中、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高1.8个和3.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幅高3.5个和6.9个百分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三大产业产值均增长30%左右,建筑业产值增长25%以上,百强工业企业产值增长28.2%。全省上半年经济发展增势趋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4%,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累计增幅呈回升态势。
  (二)着力调整需求结构,增长动力出现积极变化。大力促进三大需求均衡增长,消费、投资、出口拉动更趋协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9%,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2%,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农业和服务业投资增幅上升、制造业投资增幅回落,新开工项目数和计划投资总额减少、项目单体规模和质量提高的新特点,国家重点调控行业投资持续下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京沪高速铁路江苏段、沪宁城际铁路、泰州长江大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通榆河北延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实际利用外资153亿美元,增长21%。外贸出口增长24.3%,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外贸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一般贸易增长快于加工贸易,内资企业出口增长快于外资企业,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快于传统市场,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增幅回升,民营企业成为对外贸易和境外投资的生力军。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发展的持久动力,着力深化四个方面改革: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并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探索建立省直管县经济管理体制,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按照突出科学发展导向、体现财力适度下倾、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重新调整地方财税分配政策。三是深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重点加快建立“五个一体化”的规划和政策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按照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路子,着力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2.5%,高于工业增幅14.6个百分点,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前五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增长20.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12.7个百分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抓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制定出台了促进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左右,增加值占GDP比重、投资占城镇投资比重、税收占国地税收入比重分别提高0.3个、1.7个和1.2个百分点,软件销售收入增长40%。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30.5%,企业投入比重超过80%。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增长42.2%和36.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57.4%。全面实施太湖水污染治理方案,在15条主要入湖河道实行“双河长制”,加快重点治污工程建设,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推进治污机制创新,实施环境综合治理政策试点,今年以来太湖流域水质总体好于去年同期。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启动100项节能改造项目,开展500家重点能耗企业能源审计。实施COD、SO2减排项目1508个,推进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继续实施“小化工”三年专项整治,在去年全省已关闭2713家“小化工”企业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关闭726家,提前完成三年专项整治目标。
  (四)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三农”工作得到新的加强。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保持投入增加、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夏粮连续五年增产,总产达218.8亿斤,创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油菜籽总产达22.5亿斤,比上年增长2.8%,扭转了连续三年下滑的局面;畜牧业生产快速回升,6月末生猪存栏1464万头,同比增长7.8%。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7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65万亩,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70.8%和64.3%。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9%。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45.2万人、农民技能培训37万人、农民创业培训5.2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4.5万人。落实政策措施,加强督促检查,扎实推进农村新五件实事,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快中心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发展,中心城市和县城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五)认真做好关系民生的各项工作,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大保供稳价力度,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完善供应应急预案,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城镇新增就业54.7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19万人,保持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7%。坚持一手抓常规社保扩面,一手抓特殊群体充分保障,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参保人数均超过千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均超过300万。重视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完善与居民收入水平同步提高的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健全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并按季度发放。各地降低住房保障对象准入条件,提高保障标准,加快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财政用于教育、卫生、文化支出分别增长28.6%、33%和40.5%。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标准拨付到位,对义务教育阶段722万名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课本。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95%,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已有174家相关单位向公众开放。民生十件实事得到有力推进和落实。
  (六)统筹抓好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全力完成中央交给的各项任务。一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安排,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突出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突出“一班人”“一层人”思想解放,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省政府领导班子坚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一批指导性较强、质量较高的调研成果和政策意见。政府各组成部门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围绕存在问题,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机关作风有了新转变,服务效能有了新提升。二是全力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省上下紧急动员部署,积极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公安消防、地震救援、医疗防疫、房屋安全鉴定专家队率先抵达灾区,医疗救护队创造了“平通经验”,2.8万套板房建设提前完成并交付使用,目前捐款捐物和缴纳“特殊党费”42.13亿元,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夺取抗震救灾重大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央确定江苏对口支援四川绵竹后,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制定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和工作机制,采取“一市帮一受灾乡镇”的办法,支持和帮助绵竹尽快恢复生产、重振经济,目前对口支援工作已全面展开。三是为北京奥运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大力推进“平安江苏”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消除不安全、不稳定因素,保持了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信访继续保持“三下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精心组织奥运火炬接力江苏境内传递工作,实现了万无一失、圆满成功的目标,得到北京奥组委的充分肯定。
  总的看,在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面临困难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新一届政府在省委领导下,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同心协力、不懈奋斗的结果,也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结果。今年以来的实践充分说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正在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正在进一步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发展难题的能力正在进一步增强。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下半年工作,必须对宏观形势有正确的判断,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有足够的估计。温家宝总理年初就提出,今年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这次来江苏视察工作时又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最为严峻的重大挑战和考验。确实如中央所判断的那样,今年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明显增多,特别是世界经济形势比预期的更为严峻,美国的次贷危机还在加深,各国经济普遍减速,外部需求明显减弱,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增大,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加大。这对经济外向度比较高、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的江苏来说,影响更直接,感受也更强烈。我省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偏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一些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需要高度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生产要素供应偏紧。煤炭、电力、成品油、天然气供应日趋紧张,随着夏季用电、用油高峰的来临,市场供应紧张的矛盾可能会更加突出。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矛盾加剧。土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二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原材料、用工成本不断上升,近期油价、电价上调又进一步增加了企业成本,企业利润降幅较大,亏损面和亏损额上升。三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在外部输入、成本推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居民消费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目标任务艰巨。四是出口增幅明显回落。受人民币升值、外贸政策调整和国际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出口企业成本上升、利润降低、增幅回落,特别是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相当困难。五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农民持续增收空间有限。此外,新开工项目数下降,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这些问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总之,经济发展遇到的新挑战新问题不容忽视,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不容低估,下半年的局面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和重视面临的不利因素,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积极主动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更趋多元的大格局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大背景没有改变,我省经济朝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做好当前工作的有利条件仍然很多。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坚定做好各方面工作的信心,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有效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做好下半年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温家宝总理在江苏视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和年初省人代会提出的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好各方面工作,确保全面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本届政府工作创造良好开局,为今后几年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四条:
  第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球经济增长趋缓、我国经济总体回落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我省经济增长适度回落,符合宏观调控预期方向,也是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但是如果经济回落过快,出现大的起落,不仅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而且可能引发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把经济增速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才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只有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为我们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打下坚实基础。越是在宏观经济环境困难的情况下,越要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方面的发展积极性。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的新变化和国内经济走势的新动向,及时解决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外需减弱的情况下,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在生产要素供应趋紧的情况下,要重视加强组织协调,千方百计缓解供需矛盾;在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的情况下,要重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不懈努力,不仅保持当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而且要在更长时期内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坚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第二,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要求江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抓早抓紧抓实,打开发展新局面,赢得发展新优势。温家宝总理在这次视察时指出,江苏在经济发展上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也要走在全国的前列。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出现的各种变化,既带来诸多挑战,也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机遇。要清醒地看到“三个一去不复返”的新形势,即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高增长一去不复返,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赢得经济高增长一去不复返,主要依靠大量消耗环境资源推动经济高增长一去不复返,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现在产业调整、企业整合的成本比较低,正是调整结构的最佳时机,也是在调整中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时期,早调早主动,早调早得益,该上的赶快上,该调的坚决调。要充分利用倒逼机制,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积极的调整来实现较长时期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中央要求我们,越是在形势复杂多变、困难多、任务重的情况下,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和昂扬斗志,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今年以来的发展实践证明,有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丧失斗志、怨天尤人、无所作为。只要我们认清形势,不等不靠,改革创新,主动作为,积极地想办法、谋对策,就能争取主动,赢得发展。在困难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坚定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全省上下都要坚持这样一个指导思想,越是在大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越是对我们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我们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工作。面对全球经济的不安全性、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经济工作的复杂多变性,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立足自身求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实现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四,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项工作。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江苏讲话中对统筹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我们要坚持统筹兼顾,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要统筹考虑区域、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推动苏南苏中苏北共同发展,以更大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更加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同时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的可承受程度,形成各方面参与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强大合力。要统筹做好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既要着力抓好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又要重视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口支援灾区恢复重建以及奥运会前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工作,努力把各方面因素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把各个领域的发展推进得更协调一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下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更大力度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参与全球高端竞争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真审视自身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把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从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入手,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体系。今年以来我省服务业发展有所加快,但成效还不够明显,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步伐还不够大。要加快发展金融、软件、物流等生产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加快推进10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12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的目标。按照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的要求,加快建设重点产业链,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继续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28%。全省围绕培育万亿元产业、千亿元企业,各市围绕培育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制定规划,研究政策,落实措施,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集约发展。
  在外部需求减弱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十分重要。要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以今天的有效投入转变为明天的经济产出,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以投资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在建项目推进力度,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确保列入今年计划的160个重大项目达到时序进度,739个省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尽快达产达效。加快京沪高速铁路江苏段、沪宁城际铁路、南京地铁、南京过江隧道、苏州轨道交通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无锡海力士三期、昆山龙腾光电二期、淮安富士康二期、南通熔盛造船、徐州工程机械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加强新项目前期准备,尽早开工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超前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工作,确保后续项目不断跟进。要顺应消费需求持续扩大、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新形势,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引导和培育消费热点,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积极调整住房结构,鼓励和支持合理的住房消费,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仅要发展新的产业形态,更重要的是打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双百工程”,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加快建设南京软件、苏州电子信息、无锡微电子、泰州生物医药四大高技术基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投入,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充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力度,推进跨部门、跨地区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本土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发展和引进各类创投基金,探索建立退出机制和交易市场,尽快突破风险投资不足的瓶颈制约。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工程,加快形成一支具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企业家队伍,引进和培养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
  (二)扎实抓好“三农”工作。实现农业稳定增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要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立足做精、做优、做强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一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要切实抓好秋粮生产,组织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突出科技,主攻单产,全力夺取秋熟丰收,确保水稻总产330亿斤以上。以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园区化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确保今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0万亩,新建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0个。积极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和农民专业合作,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流通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二是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持就地转移、异地输出和返乡创业三策并举,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扩大农民就业创业渠道,确保今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5万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拓展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就业空间。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形成一人返乡创业、带动多人就业转移的良好格局。三是加快实施农村新五件实事和脱贫攻坚工程。坚持把农村新五件实事作为民心工程,确保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建成优质工程,确保群众真正得益受惠。加大帮扶力度,落实整村推进、因户施策帮扶措施,采取支持发展生产、推动转移就业、村企挂钩合作、完善社会保障等办法,确保完成脱贫攻坚年度任务。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在现有基础上发挥综合优势,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当前我省仍在主汛期,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汛措施,不能有任何麻痹侥幸心理,确保安全度汛。
  (三)深入推进区域共同发展。目前,沿海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特别是最近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苏北的后发优势日益凸显。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强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南北共同发展。要以沿海开发带动苏北加快振兴。加快沿海开发具有全局性意义。要积极争取把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纳入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加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加快建设以新能源、海洋特色产业、现代物流业、临港基础产业为重点的沿海产业带,培育带动苏北振兴的增长极,形成沿海和苏北地区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新局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我省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已拉开序幕,要加大向沿海和苏北地区倾斜力度,在继续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铁路、机场和港口建设。今年要开工建设崇启大桥、淮安机场,推进沪通、宿淮、连盐、海洋、淮扬铁路和徐州火车站、苏中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连云港港要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枢纽大港,进一步提升港口功能,完善综合服务体系,确保实现集装箱过300万标箱、吞吐量过亿吨的目标,更好地发挥在苏北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抓紧启动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重点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徐州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继续集中力量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加快淮安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发挥盐城在沿海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加强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提高开发层次和水平。要以江海联动促进苏中快速崛起。依托沿江开发开放取得的成果,抓住苏通大桥建成通车的历史机遇,加强与长三角的全面对接,主动接受辐射,加快融入苏南,积极接轨上海,高起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形成江海联动、跨江联动的发展新格局。要以结构转型提升苏南发展水平。确立面向世界的战略眼光和发展定位,坚持优化发展、优化开发的方向,着力推进集约发展、自主创新和环境保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先导作用,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力争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创新型区域,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切实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省份建设。把节能减排作为硬约束、硬任务,狠抓关键,全力攻坚,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要突出工作重点。把太湖水污染治理作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铁腕治污、科学治太,在落实国家太湖流域总体规划和方案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我省太湖水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指数比上年下降1.5,流域53个国家考核断面达标率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三管齐下”,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和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工作。二要落实政策措施。实施严格的产业准入政策,加强对新建项目的分类指导、分区推进,从源头上把好节能减排关。强化排污总量控制,对所有排污单位实行持证排污,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总量排污。加大差别价格实施力度,完善环境综合治理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倒逼、约束和激励机制。三要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和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各类违法排污行为,对重大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对未能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和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严格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在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确保全省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不降、用途不变;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提高城乡土地利用效率;创新土地供应机制,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提高项目用地计划“点供”比例,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要积极推进良好生态创建工作,继续实施“绿色江苏”林业行动,确保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
  (五)在新起点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创新既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的有效之策,也是推动长远发展的动力之源。要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创发展新优势。一是深化财税金融改革。要充分发挥财税、金融的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完善财税分配体制,强化财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地方加快发展、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加大投入和整合力度,加强绩效评估和监督管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作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财政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快金融改革和发展,加强金融创新,推进银企合作,增强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券,增加直接融资。加快推进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优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二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针对当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实际困难,重点在化解资金瓶颈、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要求,制定全省机构改革总体方案,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大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能减少的审批事项全部精简,能下放的管理权限坚决下放,周边省份能做到的必须做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下发的进一步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精神,逐步建立县直对省的经济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探索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巩固和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成果,推进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创新,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推进产权多元化,加强投资管理,完善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改进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开放型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是在国际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我们越要克服困难,提高对外经济工作水平,保持江苏的发展优势。一要着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今年以来协议利用外资增幅下降的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完善重大外资项目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重点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扩大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利用外资,稳定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江苏是利用台资大省,要抓住当前两岸关系改善和南京周末包机首批通航的有利时机,深化和扩大对台经贸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太仓港列入两岸航运直航通航港口。二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下半年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不会宽松,要积极采取措施,大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大力推进科技兴贸,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三要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战略资源基地、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市场、技术和人才加快发展。对已设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要加大工作推进和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形成经济规模和产出效益。四要积极拓展开发区功能。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特殊功能区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区,放大政策效应,全面提升开发园区的创新功能和产出效能。
  (六)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推动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是坚持统筹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一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做好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课本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加快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认真做好高校招生工作,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支持高校化解基本建设债务。全面落实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二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合率和人均筹资标准,使农民医药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40%以上。确保按期完成经济薄弱地区300个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3000个村卫生室基本设备改造装备任务。抓紧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三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按照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要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完成116个乡镇文化站建设,继续开展“三送”服务活动,基本实现政府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抓好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动漫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做强做大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等产业。组织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化系列活动,办好第31届世界戏剧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积极做好北京奥运会参赛备战工作。
  (七)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办好改善民生十件实事,扎实做好保障民生、纾解民困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一是切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坚持把保供稳价作为当前一项突出任务,完善保障重要商品供应措施,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努力增加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健全价格监管、预警和应急机制,严格控制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调整,加强市场监管和舆论引导。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困难群众和在校大学生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二是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实现新增就业和控制失业双重目标。完善就业援助和帮扶培训制度,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双失业职工、被征地农民等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扎实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待遇,逐步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探索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晚年生活补贴办法,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65%,争取有60%的市县建设一个示范养老机构。建立城乡统筹的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制度。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下半年大事要事多,必须切实履行好维护社会稳定这个第一责任。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完善“大调解”机制和“大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强化公共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公共事件应急机制,高度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拓宽群众诉求渠道,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为北京奥运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八)坚决落实对口支援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这是中央交给江苏的重大任务,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集全省之力认真落实、坚决完成。要坚决落实支援方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省里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援建乡镇特点,抓紧制定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认真做好项目衔接工作,区别轻重缓急,做到开工一批、准备一批,确保三年任务按期完成。及早做好财政资金的统筹安排,确保按上年一般预算收入的1%用于对口支援。要努力把握工作重点。抓紧编制城市重建规划、村镇总体规划等灾后重建相关规划,优先解决受灾群众住房问题,加快建设和修复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供水等重要基础设施,积极为灾区群众提供就业服务和人才支持,全力支持当地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省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班子,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加强与受援乡镇的沟通协商和协调配合。从严管理援建款物和项目,努力把江苏援建的每项工程都建设成为优质工程、廉洁工程、放心工程。
  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进入解决问题、完善制度的第三阶段。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创新工作思路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改革财税分配机制、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健全民生保障机制等政策意见,明确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抓紧做好的10件实事。能否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实好,把学习实践成果转化好、运用好,是对我们政府系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检验。我们要坚持深入解放思想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突出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自身主动整改与吸收群众参与相结合、学习实践活动与抓好当前工作相结合,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把好的发展思路、好的政策措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把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更大成效。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本届政府的重要目标。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不为成绩所累,不为视野所限,不为艰难所惧,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新的思想解放。重点解决好“会不会发展”、“善不善创新”的问题,更加自觉地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努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核心,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在转变观念中破解难题,在创新思路中优化发展,把解放思想落实到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要进一步推动落实。我们的政府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抓好落实是推进工作的根本途径,是转变作风的关键环节,也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所在。各级各部门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有为的斗志,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要围绕重点工作抓落实。最近,办公厅对今年省政府50项重点工作的进度进行了督查,有关情况作了书面通报。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快进度,确保完成。要围绕优化服务抓落实。强化“三服务”观念,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优化政务环境,把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为基层和企业办实事解难事。要围绕依法行政抓落实。认真贯彻国务院《纲要》和《决定》,增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要围绕厉行节约抓落实。各级各部门都要严格控制公用经费支出、因公出访团组、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公车购置使用,确保今年公用经费支出减少5%。要进一步改进作风。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很多、各方面工作压力很大、人民群众期盼很高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深入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去,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去,了解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以行动取信于民。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力实现本届政府工作良好开局,是对我们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检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坚定信心、坚韧不拔,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