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关于编制2008年地方预算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12-28 10:13 字体:[ ]

  省政府关于编制2008年地方预算的通知

  苏政发〔2007〕123号  2007年12月28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和《国务院关于编制2008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7〕3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编制2008年地方预算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编制2008年地方预算的指导思想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各项决策部署的第一年,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综合考虑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编制2008年地方预算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目标,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突出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继续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基层政权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继续完善财政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均衡财力分配,增强县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深化预算制度改革,逐步推行责任预算和绩效预算;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2008年财政收入安排及政策要点

  (一)财政收入的增幅略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继续提高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二)认真落实国家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措施。认真执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处理好总分机构税收分配及地区间税源转移问题;落实资源税改革各项政策措施;执行好出口退税政策,积极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继续为增值税转型改革做好准备;认真落实国家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深化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非税收入征缴制度。研究制定逐步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的政策措施。继续改善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工作。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制定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和处置收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并逐步纳入预算管理。

  (四)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严格控制减免税,抓紧清理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坚决制止和纠正擅自出台“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政策,严厉打击各种偷骗税等违法活动。推进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试点,提高税款入库进度和征缴透明度。

  三、2008年财政支出安排及政策要点

  (一)继续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措施。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促进增加消费、稳定物价和改善民生。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切实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二)完善财政激励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大对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支持发展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支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改善融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外贸发展转型升级。积极研究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的有关财税政策,引导产业优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支持发展现代高效外向型农业,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培训的投入。完善支农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促进粮食稳产增产。支持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支持农业综合开发、丘陵山区开发以及扶贫开发,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支持农桥、小型水利设施、清洁能源、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和区域供水工程建设。支持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支持开展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支持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试点。

  (四)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文化繁荣。继续贯彻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健全从小学到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各教育阶段学生不因贫退学、失学。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积极推进省属高校化解债务工作,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加对文化建设的投入,继续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支持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五)完善就业、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制度,促进产品质量监督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增加对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投入,放宽就业优惠政策的享受范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财政补助标准,健全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体系。支持城镇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快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积极支持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支持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加对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投入。

  (六)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有关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研发、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淘汰落后产能等,加快建立促进节能减排新机制。支持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和环境监控能力建设,提高科技治污水平。大力支持太湖水污染治理和南水北调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支持区域性、流域性环境污染治理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七)保障公共安全支出,完善司法经费保障制度。加大公共安全投入,支持司法能力建设,完善并落实好“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司法经费保障制度,妥善解决诉讼收费办法改革后的法院经费保障问题。

  (八)推进投资、金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体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九)研究制定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努力提高经济薄弱县、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十)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坚决控制城市形象工程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实行出国经费零增长。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支出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进一步做好2008年预算的编报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做好2008年预算编报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监督和管理。深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改革;加强结余资金管理,安排预算同部门结余资金相结合;推进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二是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推进综合预算。三是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加快推行公务卡试点,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推进国库现金管理。四是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五是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置,增强转移支付管理透明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配套政策。六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的新机制,逐步完善资产配置标准,细化资产购置预算编制,严禁超编制、超标准配置资产,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七是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建设。

  各市、县要将省对本地的税收返还及补助收入全额编入本级总预算,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本级预决算的监督。在编制本级预算时,“两税”返还按照上年返还数加当年上划“两税”增长的预计返还数编列;所得税返还、体制性补助、财力性转移支付、固定结算补助、固定专项补助、体制上解和专项上解按上年执行数编列。

  各市、县应按照要求抓紧组织编制2008年预算(草案),于2008年1月8日前将经同级政府审核的预算(草案)报省财政厅审核汇总;于2008年3月底前将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报省财政厅。

  五、狠抓增收节支,圆满完成2007年预算

  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年底前还存在可能影响财政收支的因素,需要继续狠抓增收节支。要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要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对预算已经确定的项目及时拨付资金,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已有明确要求、用于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支出项目,要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防止年终突击花钱。

  省级财政超收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有利于机制制度建设的原则,重点用于支持“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减排等关系民生的支出,并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地方财政如有超收,在安排使用时也要遵照这一原则,主要用于重点支出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并做到收支平衡,严禁出现财政赤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