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月,南京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1.6%。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数字平台搭建的“出海快车道”、物流通道织就的“全球联通网”,更是产业链铸就的“竞争硬实力”。
平台搭桥:全链路服务商集聚,数字桥梁链接全球商机
今年上半年,中国制造网实现全站流量同比增长35%,新兴市场增势尤为显著:中东增长45%,南美洲增长43%,欧洲攀升41%,南亚、非洲分别增长39%和35%。同时,平台推出的外贸AI助手“AI麦可”及在线交易服务,进一步赋能供应商高效拓展全球市场。
企业以跨境电商模式将产品卖到国外,中间要经历重重“关卡”,入驻跨境电商平台、营销推广、获取订单、物流发货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操作。众多创新型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和平台在南京集聚,让企业“走出去”有了底气。
第三方平台有中国制造网、亚马逊南京办公室等;想要实现品牌快速、低成本出海,江苏未迟有全流程孵化服务体系;拓扑丝路(南京)的“一站式”数字化进出口综合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物流通关等数字化服务;在供应链融资方面,“鲸汇通”平台将“信用交易+贸易融资”引入行业;在海关报关方面,“9610”“9710”“9810”等各种报关模式均能找到服务商……从品牌孵化到物流再到报关乃至海外仓建设、金融服务等,跨境电商全产业链条上的优质企业在南京都能找到,可满足跨境电商企业各类业务场景的个性化需求。
通道提速:持续拓宽开放通道,“走出去”更加高效便捷
今年1-7月,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完成206.55万标箱,同比增长7.1%;外贸箱量同比增长6.48%,货源辐射范围包括长江沿线、长江主要支流、华南、华北等区域。8月,“鸿伟”轮完成1826标箱的装卸作业后,缓缓驶离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踏上直航欧洲的航程,标志着南京港首条集装箱北极航线正式开通首航。北极航线作为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黄金水道”,相较于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航程缩短约3200海里,运输时间与成本显著降低,有利于企业降低贸易成本。
在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下游约2.2公里处是南京综合保税区(龙潭片),这里是南京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功能平台。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吸引了一大批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前不久,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复制推广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经验的通知》,其中由南京综合保税区(龙潭片)于2022年率先探索实践的服务创新案例——“网购保税商品与国内货物同包同车集拼出区模式”成功入选,面向全国推广。
南京市持续拓宽开放通道,不断丰富国际货运航线,并实施2025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出台25条举措强化口岸服务能力,推动跨境通关更加高效。
强链固基: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锻造外贸核心竞争力
南京通过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实施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倍增计划等举措,扶持本地产业、企业做大做强,现已初步形成智能制造、户外用品、电动工具、纺织服装四大跨境电商出口产业带,培育了多个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典型代表,涌现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全市有超过5000家外贸企业通过阿里国际站、中国制造网、亚马逊等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下一步,南京将聚焦生态建设,多维度提升产业集聚能力,继续强化与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联动,加快发展省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和公共海外仓,支持一批特色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创新升级,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生态园区集群。继续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围绕智能制造、户外用品等领域培育壮大优势企业,加大跨境电商重点平台、服务商对接力度,提升合作平台能级,打造产业带细分领域“独角兽”“小巨人”“隐形冠军”,带动更多优势产品出口。丰富跨境电商消费新场景,鼓励进口企业在综合保税区设立进口中心仓,发展“保税仓+直播”“体验店+直播”等新模式。支持焦点科技等综合服务类链主企业,主动向产业链两端延伸,通过链主企业产业带动能力,将更多上下游资源融入南京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增强跨境电商资源集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