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锡市深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范式。乡村蓬勃发展,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截至7月底,无锡共建成命名111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61个村获得省级命名,宜兴市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入选省级第一批示范区,9条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经验获省级推广。
一是“乡村+流量”带动特色发展。无锡市特色田园乡村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在特色种植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上走出一条无锡特色之路。在培育乡村新业态、新模式上,无锡111个特色田园乡村均形成特色方法。滨湖区马山街道群丰社区依托灵山、拈花湾、龙头渚等大“IP”,培育新增20家饭店、127家民宿;江阴市新桥镇郁桥村聚焦游客需求,打造“慢居民宿”项目,新建6幢“太空舱”酒店,可沉浸感受现代科技和自然农业,农文旅融合将人流量变现金流。
二是“乡村+产业”打造致富“IP”。在无锡9条向全省推广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经验中,“乡村+产业”已然成为驱动乡村经济提质增效的主力。锡山区锡北镇周家阁村通过“企业+基地+农户”联动模式,聚集80余家花卉园艺、中草药特种农产品企业,实现农业亩均产值达2万元;阳山镇桃园村走出一条“水蜜桃+”产业致富路;宜兴市张渚镇南门村依托青梅种植,培育出畅销日韩及东南亚的国际品牌“古式梅丹”。
三是“乡村+文化”唤醒乡村资源。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持久活力、打造特色IP的核心资源。今年暑假期间,无锡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文旅项目创收120万元;严家桥村深挖“唐氏家族”“锡剧发源地”等文化禀赋,相继建成唐氏工商业陈列馆、唐氏旧居(敬唐楼)以及锡剧发源地展示馆等多个文化场馆;宜兴市芳桥街道金兰村修复马塘桥等古迹,收集石墨、青石板等老物件打造乡土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