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今年以来,南通市工业经济延续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1-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开票销售、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8.1%、6.9%和6.6%。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全市上下强化创新资源供给,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招引培育东南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哈工程长三角研究院、省船舶海工中心“两院一中心”,加速培育深远海新能源开发装备、海洋观测等新质生产力;借力东华大学、上海国际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等高校院所资源,共建共享产业创新平台……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6家,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46家,42家高能级平台落地生根。今年1-5月,全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1.6%,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底分别提高12.8和6.7个百分点,产值增速快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4.9个百分点,为新型工业化赋能增效。
南通深化“1521”工业大企业培育,深入实施小微工业企业列规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做强头部领航企业,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技术示范企业,构建企业梯度培育格局。截至2024年底,全市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有15家,超200亿元的有4家,超500亿元的有3家;有3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7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紧密跟踪751家增量超2000万的新增长点企业,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争全年新增省级领航企业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