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时间:2025-03-06 11:27 来源:盐城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近年来,盐城市聚焦企业需要破解的痛点、难点、堵点,一个个新政密集出台、一条条新规持续发力、一项项新举措落地见效,不断厚植企业成长“沃土”,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更贴心: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从企业和群众实际需求出发,针对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政务服务事项,在实现政务大厅涉企服务综合窗口100%覆盖的基础上,设立12345“一企来”专区和线上服务企业“直通车”。通过集成化办理和跨部门实时联动,让企业和群众免于重复申请、重复提交、重复审核,大幅减少了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面对面了解企业情况,量身定制“服务套餐”,将经营主体视为用户的服务理念,为营商环境的优化装上了精准导航,实现了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单”的转变,确保营商环境改革始终围绕企业真实需求展开。

更暖心:为“自己人”办“自家事”。发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12345热线“企求速办”工作规则等政策文件。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强化惠企助企服务、加强企业法治保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方面拿出实招硬招,从更高维度、更广角度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持续擦亮“盐诚办”营商环境品牌,为民营经济发展再添动力。及时有力的决策和部署,让企业家们吃下了“定心丸”。尤其是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让民营企业在盐城办得成事、招得到人、发展得好、充分被尊重”,这句承诺让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感受到市委、市政府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真心诚意,也更坚定了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更安心:以“法治之盾”护航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亲商助企”服务模式,先后设立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盐城知识产权仲裁院,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盐城模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全市非诉讼服务中心增设“枫桥盐商”窗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相继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高效化解商事纠纷。2024年,全市累计受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40件,平均办案周期45.2天,比法定周期缩短近50%,极大降低企业维权成本。良法善治,一系列扎实举措有效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大大增强了广大企业家的信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竞争的重要“软实力”。当前,盐城的潜力优势正在加速释放,已经进入到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正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践行“无事不扰、有事必到、一诺千金、亲清有加”的郑重承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境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