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苏州市教育大会上,苏州市政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2所国内知名高校启动共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共同体,人大附中苏州学校揭牌成立。苏州进一步对接头部高校力量,打造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苏州模式。
目前,苏州已经引入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个异地高校在苏州设校区或研究院,与国内外238家知名高校院所共建平台载体130多家,形成苏派本土高校成长、国内外高校院所聚集的苏州高教格局。
大会现场,揭牌成立的人大附中苏州学校将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整体布局,植根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国际视野、报国情怀的新时代创新英才,更好地服务苏州教育强市战略。
会上,全市十大板块教育人才基金会同时发布,至此,苏州市实现教育人才基金全覆盖,为教育发展、人才培养赋能助力。教育人才基金主要用于奖教奖学、教育科研、校园建设、创新项目、创新人才培养、老年教育事业等方面。会上,苏州元禾苏大青创基金会同时成立,首期1亿元已全面就绪。
现场,在苏高校与企业启动共建一流学科,校企共建100个左右一流学科专业,首批遴选10对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苏州全市现有高校36所,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31.79万人。当前,在苏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紧密对接苏州“1030”产业体系,已实现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的100%覆盖。苏州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城市学院等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实现了10个产业集群的全覆盖。此次全方位推动校企共建一流学科,苏州将聚焦“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融合形态、合作育人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协同育人与科研基地”等方面,构建产学深度合作的新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