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北交所敲钟上市,募集资金中有6000万元将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重点攻关氢能装备、海工装备等新兴领域。
今年,扬中实施创新主体“登峰工程”、产业技术“攻坚工程”、平台载体“强优工程”、创新资源“汇智工程”、创新生态“雨林工程”等科技创新“五项工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拉开科创布局,架好‘四梁八柱’;培强科创主体,壮大‘雁阵效应’;引建科创项目,充沛‘源头活水’;汇聚科创要素,做强‘硬核支撑’,聚力打造产创融合的首选地、转化地、新高地。”扬中市委书记贾晟说。
专注研发、勇攀高峰,做强创新“主力军”
10月17日,在扬中市佳旺华电器有限公司,工人们在流水线上进行着冲压、半成品加工、组装与测试等工序。“订单排至明年上半年,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9000万元。”佳旺华电器副经理朱玲说,其产品在国内同类市场中占据12%至13%的份额。今年,企业投入研发资金近300万元。
在扬中,有一批在细分领域勇攀高峰的创新型企业:扬中市通发实业有限公司今年成功开发出每秒250升流量的车载消防泵产品,填补行业技术空白;贝朗生物工程设备(江苏)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等院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累计获得专利近40项;江苏星倪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动天津大学、厦门嘉庚学院等高校实验室,牵手中国船舶、中国石油等央国企……“聚焦企业主体地位,做强创新‘主力军’,始终牢牢掌握行业发展的制高点。”扬中市市长李莉珺说,今年有7家企业技术产品成功获评省“新技术新产品”。
9月29日,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圣杰在“新型储能与氢能领域”扬中专场对接活动上,精准对接东南大学教授王法星、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明哲,就无人机电池、光伏储能电芯等展开交流并建立联系。今年,扬中已组织企业参加产学研活动10余场,促成60余项产学研合作协议落地。
数智赋能、绿色领航,激发企业新活力
“公司投入1.5亿元进行升级改造,在未增加场地和人员的基础上,2024年产能较2022年提升104%、产值提升94%。”江苏大全凯帆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杭介绍,今年9月,大全集团“全链贯通的电力成套装置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2025年度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扬中完善“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小快轻准”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今年,全市25家企业入选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9月5日,海航电气绿色零碳园区正式投产。该园区拥有全市单体面积最大的智能制造工厂,也是该市首个实现绿电替代率和清洁能源本地消纳率双超90%的零碳示范园区。扬中立足新能源产业优势,引导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新能源利用等绿色化改造项目,实现“智造”与“绿色”协同发展。今年,全市创成10家镇江市级绿色工厂。
活水浇灌、润泽发展,金融厚植科创“沃土”
10月16日,威腾集团配电及新能源产业基地的5栋现代化厂房投产。威腾集团行政总监朱建生介绍,该基地为集团布局配电及新能源领域的核心载体,投资资金来自企业上市融资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
扬中持续为上市后备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培训辅导、融资路演等服务,全市3家主板上市企业,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镇江维纳特气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谋求智能化转型,扬中市属国企金控集团旗下金润租赁联合光大银行落地700万元直租项目,让企业设备更新迅速推进。
作为镇江唯一的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扬中以金融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提质增效、产能持续释放。截至9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359.18亿元,其中科技贷款余额251.45亿元,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98.9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