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规模达到7800亿元,有力推动工业经济迈向新高度。
2024年,徐州食品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与工程机械、数字经济、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共同构成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新材料、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工业产值超500亿元,加上精品钢材产业,500亿级产业集群共达3个。
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心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作为徐州的“一号产业”,产业支撑体系不断完善。2024年12月18日,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与湖南国重智联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约,联合共建以徐州为主的国家级工程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该创新中心已累计完成6款新产品试制、10款产品台架测试、6款产品装机调试,另有19款产品正在进行工业化考核。 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集群吸引了协鑫系、中润系、弘元系三大光伏巨头,形成上中游产业链格局。徐矿集团等传统煤炭企业积极转型,推动能源向绿色低碳发展。新材料创新产业集群特色链群稳步发展,沛县、邳州、新沂、贾汪等地分别形成特色产业基地。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群初步显现集聚效应,众多相关企业崭露头角。
在科技创新方面,徐州持续打造产业驱动的科技创新载体。2024年3月22日,徐工XCA4000轮式起重机完成风机吊装;10月13日,全球最大塔机在徐工塔机智能工厂下线并交付。新材料领域,多家企业掌握核心技术,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集成电路与ICT产业蓬勃发展,多家企业承担国家项目,部分产品实现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医药健康创新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多项技术取得突破,部分企业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此外,徐州强化链主企业领航,推动企业间战略合作。2024年,“一号产业”新增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12家,形成“1+100+1000”企业创新矩阵。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集聚相关企业超千家,精品钢材产业集群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纺织业形成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迈向千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