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通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杭州、合肥、济南、武汉、长沙、广州、成都、西安、宁波、厦门、青岛、深圳、苏州等18个城市。同时,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表内资金进行股权投资的金额占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比例由原来的4%提高到10%,投资单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金额占该基金发行规模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
试点落地,将为苏州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苏州是经济大市和科技创新强市,近年来更是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着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全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和能力最好的地区之一,苏州积极争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叠加交汇,努力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以及苏州实验室等多个重大创新载体先后落地。
厚实的经济“家底”、浓厚的科创氛围、集聚的科创主体,为苏州试点储备了大量的优质投资标的。数据显示,至今年上半年,苏州GDP达1.21万亿元,居全国第六,增速为6.2%,居全国GDP十强城市首位。目前,苏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产业规模超万亿,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以上。全市共有14个国家级高新区和开发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5万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科创板上市企业55家,居全国第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57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00家,均居全国第四。2023年,苏州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50亿元,占GDP比重超4.1%,列“2023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第四名。
苏州还具备扎实的科技金融基础,金融机构数量多、类型全、层级高、风险低,已逐步构建相对完善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和组织体系,设立全国首家科技保险支公司、四家科技支行,超半数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中心、特色支行等专业化机构,先后落地多个全国首单创新金融产品。更重要的是,苏州拥有活跃的股权投资市场。近年来,苏州致力于打造产业资本集聚标杆城市,通过搭建集群平台、加大政策支持等举措,为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将每年6月18日定为“苏州创投日”,着力打响苏州股权投资品牌。目前,苏州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超400家,近三年股权投资笔数稳居全国前五、全省第一。股权投资的快速发展,为苏州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业务试点营造了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