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苏州在全国率先搭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智”理体系

时间:2024-09-24 10:32 来源:苏州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智慧监管正在守护苏州生态持续向好。全国首个企业环保自查自纠服务平台,助企环境管理提质增效;全省率先推行餐饮行业“码上洗”,全面开启“在线管控、精准督查”;太浦河智慧环境监管无人机机场启用,有效提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系全域环境应急能力……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迅速发展,“AI+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实践正在苏州蓬勃开展——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持续打造现代化生态环境“智”理体系,使蓝天碧水净土常在。

作为工业大市,苏州有超16万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3万家。去年,苏州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环保自查自纠服务平台”,截至8月,已吸引超1.4万家企业自主申请使用自查自纠服务平台,共设置自查二维码5.5万个,开展自查3200万余次,及时发现并自纠异常情况达6.9万个,有效保障企业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法律风险和环境安全隐患。

在太浦河北岸,建有一个无人机智能监管平台,包含两个无人机场(汾湖机场和平望机场),无人机定时对河道、企业雨水排口、闸站等开展全天候巡查、监管,实现太浦河沿线全覆盖。

太浦河全长57.6公里,其中在吴江境内长达40.73公里,西接太湖,东注黄浦江,将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紧密连接在一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跨区域联保共治,吴江区以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建设“太浦河云管家”系统,打造生态环境智慧管理平台,全面构建跨区域现代化治水新模式。今年3月,位于太浦河北岸的智慧环境监管无人机机场投用,实现了苏浙沪三地数据共享,机制共商,一体化智能监管,大幅提升水系全域环境应急能力。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苏州向“新”突破、以智提“质”,努力实现传统行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加快低碳转型步伐。截至今年8月,苏州ESG(环境、社会、治理)产业化进程再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区域ESG白皮书,围绕能源利用、国家战略响应等17个重要议题,系统性梳理园区将可持续发展议题全面纳入治理、战略、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ESG产业最新要求,探索构建经济开发区ESG评价体系,提请立项全国首个《经济开发区环境、社会、治理(ESG)评价通则》;率先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为企业免费定制ESG自诊断评估和管理工具,精准提供能力评分和解决方案,助力区域打造ESG产业新高地,力争到2025年,集聚ESG企业超400家。

苏州ESG产业创新中心启用以来,已与毕马威等近20家企业签约,首批14家企业集中入驻,ESG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越来越清晰、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