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043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法治教育的建议)
时间:2024-07-05 16:26 来源:江苏省民政厅 字号:默认

孙勇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法治教育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大力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拓展夯实未保工作阵地,加强未保工作队伍建设,注重未保宣传教育,持续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法治教育有关工作。

一是强化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和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病重残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对年满18周岁仍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全日制专科、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和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享受基本生活补贴的困境儿童,继续发放补贴至毕业为止。建立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推动“三步排查、四色管理、N重关爱” ,根据困境儿童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化、差别化、个性化服务。

二是依托未保阵地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儿童福利机构20家、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11家、省级标准关爱之家925家,实现了全覆盖。依托儿童福利机构、未保机构,对未成年人的父母均在监狱服刑、被强制隔离戒毒等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按照民法典、未保法相关规定,依法履行民政部门兜底监护责任,做好困境儿童的帮扶救助工作,帮助其健康成长。连续六年将乡镇(街道)关爱之家建设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依托关爱之家,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开展未保政策宣讲、法治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教育指导、精准资源链接等,服务以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为主的广大未成年人。联合团省委、省教育厅连续4年开展爱心暑托班项目,2023年在全省开设2148个办班点,服务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7.03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建强队伍、夯实阵地、提升质量,协同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法治教育工作。

一是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三年提升行动。联合网信办、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部门等十六部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护、成长、发展三大需求,实施精准帮扶、监护提质、安全防护、心力滋养、固本强基等“五大工程”。注重家庭监护基础作用,教育引导父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二是夯实未成年人保护阵地。瞄准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更加有力、服务更加专业的发展目标,着力构建四级联动、各有侧重、定位清晰、有机协同的多层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有效履行民政兜底监护职责,加强未成年人关爱帮扶,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三是提升儿童工作队伍整体素质。组织举办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两类机构负责人专题培训班,推广一站多点、“双站”融合乡镇未保站建设模式,培育孵化专业儿童类社会组织。制定加强儿童工作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选优配强乡镇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建立一支善良有爱心、担当有恒心、奉献有能力的专兼职基层工作队伍,逐步形成儿童主任就近守护、儿童督导员跟踪指导、救助保护中心临时庇护的工作格局。

江苏省民政厅

2024年6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