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市县动态
江宁积极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时间:2024-03-05 09:23 来源:新华日报 字体:[ ]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作为长江入苏“第一站”,南京市江宁区依江而生、因江而兴,拥有丰富的长江自然资源和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肩负着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光荣使命。近年来,江宁持续推动长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生态优先,打造长江岸线环境整治的美丽样本

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为基础,加快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整体规划。一是全面筑牢长江保护制度屏障。编制出台长江岸线江宁段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建立区域治理合作机制、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彻底清理整治岸线违法行为。二是持续改善沿江水域生态功能。统筹推进“一江一岸五河”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工程,长江江宁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以上标准,江豚在南京段数量由20多头增加至50多头。三是坚持打造岸线最美生态廊道。以长江江宁段19.08公里岸线为中心线,重点建设新济洲生态保护示范片区,开展沿岸绿化造林和湿地修复工作,累计建成5825亩“滨江秀林”,形成300万平方米的生态绿地。四是积极引导沿江企业绿色转型。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和实施细则,提前完成长江沿线企业拆除工作,累计关停沿江“散乱污”企业52家,腾退空间布局形成绿色低碳产业。五是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成立由原来的“捕鱼人”等600余位原住民参与的“长江守望者”联盟志愿服务队,从事长江沿岸日常巡江巡河、河道管护等志愿服务,荣获第五届江苏志愿服务项目金奖。

系统保护,推进长江文物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

持续深化长江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和研究阐释,推动江宁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机融入“长江文化”体系。一是加强湖熟文化发掘研究。成立湖熟文化研究会,梳理湖熟文化各阶段发展脉络;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化湖熟文化等考古研究和江宁地域文明认知,活化利用湖熟文化遗址和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进梁台遗址本体保护及环境整治,组织开展全区范围内秦淮河及支流两岸135处台型遗址及孙吴时期方山埭古代水利工程等调查。二是推动海丝文化提档升级。推动郑和墓、洪保墓等海上丝绸之路江宁遗迹保护申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性保护工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联合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三江学院等驻区高校,开展海丝文化、航海类特色专题研究和成果转化;以郑和航海图为基础,沿郑和湖打造滨水休闲海丝文化体验路线。三是提升文化遗产展示水平。整合全区232处文物数字化资源,建成集文物导航、解读、鉴赏等功能于一体的文物资料库;收集整理编撰大运河、长江历史人文、红色文化史料、大众科普、青少年教育等系列丛书;借助文学、音乐、影视、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加强长江江宁段文艺精品创作,生动呈现长江故事。

擦亮名片,绘就长江文化创新发展的绚丽篇章

聚焦江宁本地特色,充分挖掘长江文化资源,提炼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符号,不断扩大江宁长江文化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一是塑造长江文旅精品地标。以“泉韵园博,怀古牛首”为文化标识,围绕南京人化石地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汤山紫清湖、江苏园博园等建设一批展现长江文化的标志性旅游景区和度假村;依托文旅深度融合,联动周边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优质资源,进一步串联长江江宁段沿线江宁街道黄龙岘、湖熟街道钱家渡等美丽乡村资源,打造长江乡村振兴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功能,打造长江大保护展示教育基地。二是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活动。持续办好周末露营计划、园博园烟火秀、矿坑公园光影秀、四季牛首、全国青少年龙舟锦标赛、春季马拉松等具有区域品牌影响力的活动,为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提供沉浸互动式长江文化体验。三是加强长江文化交流合作。积极组织参加文化科技融交会、名城会、紫金山生态创新大会、“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长江数字大展、首届长江文化发展论坛等学术交流、特色展会、主题论坛和宣传推介活动,扩大江宁长江文化辨识度和传播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