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南京聚焦“4266”产业体系构建 不断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

时间:2024-03-13 14:51 来源:南京市政府办公厅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努力使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在南京,有着大量展现出新质生产力的企业,它们在各自领域爆发强劲竞争力,展露风采。

有着“全球基因合成之王”之称的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20余年的专注与深耕,人工基因合成生物制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

加大产业链服务能力,持续强链补链延链。近日,全市基因与细胞治疗产业链对接专场活动在金斯瑞举行,“链”上企业与高校、医院就产业发展、技术合作等深入交流。现场,金斯瑞和艾洛特医药研究院、省人民医院、传奇生物分别签订意向合作协议。

基因与细胞产业是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南京培育了一批包括金斯瑞、诺唯赞、世和基因、驯鹿生物等在内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20多家初创企业,依托江北新区、江宁区、栖霞区3个发展先导区,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生态。

抢占未来产业,方能勇立潮头。南京积极抢占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6个未来产业新赛道,2023年,全市未来产业业务收入增长28%。

作为先进制造业“国家队”之一,南京市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国电南自、国电南瑞、南瑞继保等一批龙头企业,相关企业近1200家,已发展成为覆盖“发、输、变、配、用、调度、通信、综合能源服务、电力网络安全”等九大关键产业链环节的产业集群,其中发、输、变、配、调度等环节领跑全国。

持续增强全球竞争力,助力产业“腾飞”。2023年,全市智能电网业务收入突破3200亿元,今年将目标“锁定”在4200亿元。

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南京高校院所、科创平台等优势明显,全国重点实验室达23家、占全省的75%,在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2个。

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激发新质生产力新优势。新年伊始,南京博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自适应光学眼底影像设备成功“拿证”。据介绍,该设备的眼底影像精度可达0.7微米,帮助医生发现人眼细胞级微小病变,持续追踪、监测疾病进展及进行预后效果评估,助力精准诊疗、新药研发和科学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南京通过实施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等产业业务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奋战“春天里”。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南京正聚焦“4266”产业体系构建,统筹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不断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高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