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南京完成首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成果数量居全国第一

时间:2024-03-01 15:17 来源:南京市政府办公厅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近期,上秦淮省级湿地公园等10个自然资源完成统一确权登记,标志着南京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落地见效,成为全市重点区域首批“上户口”的自然资源项目,成果数量居全国第一。

据了解,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指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副局长孙属华介绍,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现实需要,是履行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的基础支撑。

2019年,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了《南京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并于2020年至2022年,对重点区域的自然保护地、自然公园类自然保护地等具有完整生态功能的自然生态空间和全民所有单项自然资源实施自然资源调查。目前,已梳理自然保护地、水流类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项目30个,涉及4个自然保护地、9座水库和17条河流。2023年推进高淳区秀山陶瓷黏土矿等5个探明储量矿产资源项目调查,实现了南京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调查类型的全覆盖。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南京市被列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地区。南京市将采取分批登簿方式完成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工作,此次进行公告登簿的10个自然资源项目是首批,后期南京市将持续大力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截至2024年1月底,在自然资源部公开展示服务系统中全国已公开44个登簿项目,南京位居第一。

未来,自然资源登记信息成果将形成“三个一”系统,即:登记信息“一本通”、产权信息“一图管”、信息建设“一张网”。随着大数据、无人机、遥感、实景三维等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将更有利于自然资源的立体场景管理。确权登记的完成,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谁所有”“由谁管”。南京市将探索登记成果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保护补偿、碳汇交易等相关领域应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