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连云港深入实施十年倍增计划让促农增收动力更强劲

时间:2024-02-08 17:01 来源:连云港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2022年12月连云港市印发《连云港市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目标任务是,推动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以上,2025年达到2.8万元左右,2030年达到4万元。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的第一年,连云港市交出了满意答卷。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411元,比上年增加1744元,同比增长7.7%。

特色产业与新业态新模式比翼齐飞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东海北芹蔬菜专业合作在5年时间里先后投入800万元建成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钢结构蔬菜交易市场,规模为苏北鲁南地区最大。北芹基地蔬菜年交易量超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约6万元,村集体收入150万元,蔬菜种植已成为北芹村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在坚持延链条、兴业态、促提升,不断做好“土”“特”“产”文章,有效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活力的同时,连云港市不断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创建为契机,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

去年,赣榆区以三八妇女节为背景开展“巾帼风采绽芳华”活动,组织了大批网红对活动进行视频直播,助力产品销售。灌南县开展农产品进城年货节直播活动,为农特产品和消费者搭建了一个供应和消费的网络交易平台。去年全市农业电商网上销售额297.72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额282.31亿元。

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强化支农惠农政策

去年,连云港市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农作用,继续推广“苏农贷”产品,全年共完成两次白名单更新工作,目前共涵盖家庭农场3879家、农民合作社493家、农业企业1670家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43家。

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连云港市中心支行、连云港银保监分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发起成立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合作联盟。目前共有成员单位155家,联盟成立后,积极推动农业农村金融服务项目对接,畅通金融服务渠道,激发金融服务“三农”活力。

构建长效机制寻找助农增收新动能

今年连云港市农业农村系统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力促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当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仍然面临挑战,从城乡收入差距看,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但绝对差距依然不小;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其带动能力在逐渐减弱,而农村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又很难在短时期内形成带动广大农民增收的强劲动力;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虽然因农村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仍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也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农民增收主渠道的作用。因此,既要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新渠道,寻找助农增收新动能,也要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024年连云港市将突出延链条、兴业态,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能级。构建“6+N”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推动优质粮食、绿色蔬菜、特色林果、规模畜禽等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东海稻米品牌,延伸牧原、龙大生猪生产加工链条,保种扩繁灌南黑猪等地方特色种质资源。深化南北挂钩合作,举办招商会、年货节,培育领军型龙头企业,壮大灌云豆丹、灌南食用菌等超10亿元县域优势特色产业。破题预制菜产业发展,打造赣榆海洋预制菜产业园、灌云经济开发区两个集聚区,支持平明镇、南岗镇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统筹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查盘活工作,推动经营性收入不足30万元的低收入村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