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泰州市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制造强市

时间:2024-01-17 10:32 来源:泰州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2024年,泰州市坚持以习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紧紧围绕“四个关键抓手、一个基本盘”,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链群发展,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锚定优势产业延链而进、以链结群,下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着力推动产业能级提升。优化产业推进机制。立足“一体系、四集群”,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组建覆盖牵头部门、职能部门、重点承载市(区)、重点承载园区的工作专班,高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机制,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完善集群梯队培育。锚定省制造业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水平迈进,打造一批省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强链补链延链。完善产业链图谱,助力精准招商,攻坚关键环节,着力提升产业链竞争力、锻造链群发展新优势。

聚焦科技创新,着力增强新质生产力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大力培育企业创新载体。梯次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建,夯实企业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编制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抓好创新项目组织实施,努力突破一批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大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支撑,合力推进离岸创新中心建设,促进本土创新和离岸创新双向联动。

聚焦能级提升,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加速向中高端迈进。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加快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淘汰,大力推进企业老旧设备装置更新改造,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加快发展新兴未来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加快布局基因和细胞治疗、智能仿生材料、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关键根底零部件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企业。

聚焦智改数转,着力推进数实加速融合

加快集聚专业机构、整合服务资源、搭建对接机制,分级分类精准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进程。持续开展“千企诊断”服务,推动智改数转项目转化与实施,提前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突出标杆示范创建。构建示范标杆培育梯队,着力创建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车间,鼓励龙头企业能力输出,示范带动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突出平台赋能。着力构建以市级产业大脑为核心、特色优势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重点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型服务平台为基础的“1+N+X”平台赋能体系。突出优质服务资源集聚。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池”服务体系,批量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聚焦培大育强,着力打造优质企业群体

完善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梯队培育,着力打造优质企业雁阵。壮大头部领航企业。强化政策服务、要素资源供给,着力培育一批引领产业发展、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领航企业、单项冠军。做强专精特新企业。不断优化政策扶持、完善服务体系,培育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突出、生产管理精益、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牵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聚焦企业服务,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化“企业服务争示范”行动,优化政策举措、提升服务能级,全力帮助企业稳预期、提信心。持续推进降本减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稳工业一揽子政策,打好降本减负工作“组合拳”。健全服务体制机制。优化挂钩对接服务机制,探索组建企业服务联盟,深入企业一线走访,摸实情、找症结、破难题。打造为企服务特色品牌,持续推进“企业家说”访谈栏目,提升泰州企业的知名度和企业品牌影响力;积极开展“政策直通车”直播活动,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米”。推进“数字工信”建设。依托“泰企通”平台赋能,统筹推进“数字工信”和“产业大脑”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水平,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