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521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推动城市立体停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3-08-14 17:26 来源: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字体:[ ]

费佳伟委员:

您提出《关于推动城市立体停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国动办,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已取得一定成绩

从2018年开始,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我厅联合省发改、公安、交通、人防等部门开展“停车便利化工程”,明确构建“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供应体系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协同联动机制、注重政策标准引导、强化监督指导服务,扎实推进停车设施“补短板”,积极推广停车开放共享和智慧停车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增加公共停车泊位约100万个,已有217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行了共享停车,共享泊位数量达23.3万个,为群众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更满意的停车服务。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撑。我厅联合省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的意见》(苏建城〔2018〕151号),联合省发改委提请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2〕3号),联合省有关部门修订《江苏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苏发改规发﹝2022﹞5号),推动各地完善停车供应体系、规范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行为、提升停车治理能力。2020-2023年连续多年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作为省政府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有力促进各地构建完善城市停车供应体系。徐州、宿迁、淮安、扬州、南通等城市完成停车立法,其他城市均制定停车管理办法,实现城市停车治理有法可依。

二是加强重点区域“补短板”缓解停车矛盾。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把增加停车供给作为优先重点内容,并通过省财政统筹下达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支持,全省累计改造整治城镇老旧小区1.2万个,增加停车泊位超过50万个,有效改善了老旧小区内部停车及周边交通状况。通过建设学校地下“接送中心”P+R停车场、沉井式停车库、人防工程停车场等方式,缓解学校、医院、景区等重点区域停车矛盾。人防部门积极推进人防工程停车位开发利用工作,全省人防工程为社会提供地下停车位累计已超300万个,有效增补城市功能,节约土地资源。

三是推广“共享停车”盘活停车资源。我厅联合省发改、公安、财政、交通、人防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有条件单位内部停车场实行开放共享的指导意见》(苏建城〔2022〕160号),推动全省符合政策法规规定和具备空闲泊位的单位内部停车场实行开放共享,以充分挖掘停车存量资源,缓解当前停车设施供需矛盾。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17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行了共享停车,占具备条件开放单位数量的87%,共享泊位数量达23.3万个。我厅在省级机关中带头开放共享内部停车位。

四是打造“智慧停车”高效服务群众。我厅联合发改、公安、财政、交通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广应用全省智慧停车电子支付平台的通知》(苏建城〔2020〕175号),按照方便车主缴费、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目标要求,加快建设智慧停车电子支付平台。指导各地整合提升智慧停车“一市一平台”功能,完善车位预约、停车引导、共享停车、电子支付等便民服务功能。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均已建成智慧停车平台,已有6504个路外公共停车场、3244条道路停车场接入智慧停车系统,其中南京市“宁停车”平台服务用户数达270万人,平台定期发布错时共享停车泊位信息。

五是严查违法停车规范停车行为。我厅深入开展停车收费服务专项整治,查纠一批乱收费和群众身边“微腐败”行为。我厅联合省公安厅修订《江苏省城市道路内汽车停车泊位设置标准》。公安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专项治理行动,目前,设区市中心城区路内停车泊位规范设置率超过90%,并进一步规范了居民夜间限时停车位、残疾人车辆专用停车位等停车服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把查处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作为执法管理的重点,常态化开展道路停车秩序整治工作,年均查处各类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800余万起,推动了城市停车秩序改善。

二、推进我省城市停车事业健康发展依然仍重道远

虽然我省在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停车矛盾有明显缓解,社会认可度与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省城市治理停车工作仍有短板,如部分城市的学校、医院、景区等重点地区的停车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停车资源整体利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补短板”。通过持续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争取再用3-5年时间基本补齐停车设施短板。深入总结停车治理经验做法,组织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加强典型示范与推广,促进“停车便利化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二是提升停车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广智慧停车系统,实现停车缴费电子支付,为管理部门、经营企业提供统一、规范的停车信息和管理服务,杜绝乱收费、“微腐败”现象。升级智慧停车平台,实现停车资源在线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三是完善长效治理举措。通过继续推广共享停车,深入挖掘停车资源,提高停车设施利用效率。同时,积极推广“停车指数”应用,指导各地及时查找停车短板、精准施策,实现停车设施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是规范停车服务管理。巩固停车收费专项整治成果,并根据新时期新要求,切实加强停车收费投诉举报的接收、转办和督办。研究完善改进举措,实施投诉率跟踪管理,推动群众投诉率不断降低。

三、推动城市立体停车产业健康发展值得探索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城市立体停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非常好,对问题的分析和提出的建议都有针对性,下一步我厅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研究并推动实施。

一要强化规划引领。督促各地按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对综合交通规划系统进行统筹安排,明确城市停车的规划目标与策略,科学规划预留停车用地,提出公共停车设施合理布局方案。不断深化停车专项规划编制与实施,在详细规划、规划实施管理、用地审批等工作中,为停车设施建设提供服务保障。加强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复合利用,积极推动城市立体停车设施建设,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建停车场项目,提高停车设施建设效率。

二要推进系统治理。以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为契机,不断完善政策举措。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提升停车设施供给水平。针对老旧小区、医院、学校、景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鼓励多建地下停车场、停车楼、立体停车库等停车设施,深入缓解停车矛盾。统筹推进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人防工程增加停车位,在重点区域规划、储备、建设一批人防工程项目,平时优先考虑作为公共停车之用。深入探索共建共管共享模式,持续推广共享停车,不断提高停车设施利用效率。

三要加强立体停车设施安全监管。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2〕3号)精神,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加强协同联动,不断研究完善立体停车库等立体停车设施建设标准规范,保障立体停车设施有序发展。市场监管部门还将按照特种设备管理要求,加强对机械停车设备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督促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做好机械停车设备的检验工作,为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感谢您对城市停车问题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不断创新和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城市停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6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