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会同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以“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新模式为引领,创新构建京杭运河苏北段交通运输联合监管新机制,明确打击水上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安全有序的通航环境、配合开展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和“采砂治理”等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京杭运河苏北段交通运输执法管理,有效维护水路运输市场秩序。
京杭运河苏北段交通运输联合监管新机制将在扬州市开展试点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联合巡航执法,共享信息数据资源,推动信用分类分级联合监管。目前,京杭运河苏北段扬州地区交通执法、航务管理各单位已全面启动基层站所一体化建设,对现有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进行升级改造,综合集成地方海事、港政、水路运政、航政等水路执法服务职能,设立联合监管指挥调度室和执法服务大厅,统一标志标识、统一配套装备设施,推行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一门式办公、一体化执法、一条龙服务”。
常态化开展联合巡航执法。机构合署办公,系统平台资源共用共享,实行船艇联合编队、人员融合排班、24小时值班备勤;定期开展工作会商,分析研判辖区水情、船情、航情、闸情等涉水信息,紧紧围绕安全、环保、重大专项等方面,排定重点执法事项清单,开展联合巡航执法行动,并从扬州主城区辐射到苏北运河扬州段全域。
深化智慧执法运用。建成并运行水上交通综合监管平台,通过感知数据汇聚共享,联通省交通综合执法管理系统“守护1.0”、智慧运河协同平台、智能航闸运行系统等信息化系统,整合船舶船员数据、船舶待闸情况、船舶调度计划、水文气象信息以及CCTV、AIS、VITS、AR电子卡口等数据资源,实现一屏集成;对船舶显性违法行为智能精准研判,自动采集证据,对重点船舶和“船证不符”“船舶超限”等异常行为实施联动协查;通过微服务平台为船舶船员精准推送航行通告(警告)、极端天气信息、通航信息、水上执法动态等资讯。
提升信用监管效能。积极推进苏北运河船舶“信用+监管”“信用+过闸”“信用+审批”,出台发布《船舶信用级别互认与联合奖惩合作协议》,加强信息归集、信用修复、信用结果联合应用;实施船舶信用“红黄黑”名单管理,通过“一航多方”平台定期通报,进行船舶信用级别互认与积分换算,实施诚信监管联合奖惩;推动信用结果在行政许可、执法检查、过闸服务等方面的运用,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措施。
交通执法、航务管理各单位将积极开展党建结对共建行动,引领驱动苏北运河扬州段联合监管工作。加强运河文化标识建设,强化运河文化研究和传承弘扬,依托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在综合执法服务站点、水上服务区、码头古渡等区域建设航运文化风景线、法治长廊;深化与水上公安等6家单位建立的“六圩河口全域党建联盟”成果应用,通过支部联建、理论联学、活动联办、业务联动、干部联培,深化和放大“江河前哨•开路先锋”“扬帆远航”“脉通南北”等党建品牌、文化品牌、执法品牌、服务品牌效应,推动“党旗红•交通蓝”在苏北运河上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