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州市财政围绕推动经济运行回升持续向好综合施策,对内支持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对外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为争创“万亿之城”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一是分档补贴,向消费挖潜力。今年以来,为持续擦亮常州“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进一步激发大众消费热情,提升常州本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自今年4月17日起,按新能源汽车价格,分三个档次分别给予2000元、5000元、8000元一次性补贴。4月17日至11月2日,市级财政部门共发放新能源购车补贴金额14991万元,全市新注册新能源汽车38827辆,渗透率41.95%。
二是创新优先,以转型促发展。年统筹资金2900万元,市区联动为全市3000家工业企业提供“智改数转”免费诊断服务,力争新增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试点4家,打造“智改数转”服务供给输出地,推动智能化普及。在配套支持十大产业集群和八大高成长性产业的基础上,加码支持新能源领域企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改。今年全市财政兑现技改奖励政策3.15亿元,惠及148个项目,带动企业技改投入115亿元。
三是支持参展,重外贸保规模。今年以来,统筹省市商务专项资金810万元,对企业赴境外参展的展位费给予传统市场不超过实际支出50%、新兴市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不超过实际支出70%(省级80%)的扶持。对组团赴日本开展经贸活动企业的机票和住宿费用给予不超过50%的扶持,单个企业累计不超过2万元。对133届、134届广交会常州交易团公共布展费、广告宣传费等给予全额扶持。第134届广交会上,常州参展企业超300家,其中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90余家;常州交易团展位587个,参展代表超过15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