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06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
时间:2022-07-07 09:58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字体:[ ]

胡歙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徐州市列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徐州市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凝练形成了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多元发展、秸秆高效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三统筹”融资、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系列固废治理模式,为我省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今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抓好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列入今年的重点工作。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我省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淮安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等9个城市入选,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一、五大类固体废物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我省相关厅局以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为重点,通过强化规划引导、资金保障、能力提升等举措,大力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工业固体废物方面。推荐连云港市、邳州市、张家港市、如东县、高邮市、丰县等6地入选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推动扬州市、江阴市秦望山产业园、常州市新北、连云港市东海县、新沂市、无锡市、徐州市等7个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成,推进多种工业固体废物高效循环与协同利用,截止2021年底,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率稳定在90%以上。

二是农业废弃物方面。自2016年起,省财政厅每年统筹安排省以上支持秸秆收储运和终端利用资金不低于10亿元,推行按量补助和以奖代补机制,引导各市、县(市)因地制宜选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2021年,安排690万元支持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攻关。截止2021年底,全省废旧农膜回收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7%和95%。

三是生活垃圾方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出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推动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截至2021年底,建成4330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示范带动2.16万个居民小区、3.52万个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日,厨余(餐厨)垃圾能力达到7580吨/日。

四是建筑垃圾方面。推荐常州、苏州、南通、扬州等4个城市入选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指导53个市、县(市)编制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推动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推广再生产品应用范围。截至2021年底,全省建成规模化集中式处理设施48座,设区市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全覆盖,资源化利用能力约3500万吨/年。

五是危险废物方面。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试点工作方案(试行)》,推进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各设区市初步建成危险废物集中收集体系。建成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基本实现全省危险废物“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留痕”。牵头起草《江苏省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探索将排污许可证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两证衔接”。大力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截止2021年底,全省危险废物总处置能力达243.4万吨/年,总体满足实际处置需求。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印发以来,在相关厅局共同努力下,我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增设了由省发改、工信、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等厅局组成的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专项工作组,筛选省内相关行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成立“无废城市”建设专家库,起草《江苏省“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制定“无废城市”省级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计划等。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技术帮扶指导作用,强化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协同联动,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推动《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为固体废物治理提供法治保障;编制《江苏省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22-2025年)》,统筹布局建筑垃圾消纳和处理设施;加强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可持续发展;落实《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0号)等文件精神,保障资源化综合利用企业依法享受增值税与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是加强智慧监管,建设“无废城市”信息管理平台。统筹整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五大类固体废物信息系统,运用“5G+大数据+AI”等新技术,建立“无废城市”智慧管理平台,汇聚业务过程运行数据、综合评价数据和指标达成等多维数据,实现固体废物治理综合监控调度、“无废城市”综合展示、部门间信息融合等,为政府和部门提供监管服务和决策支撑。

三是强化示范引领,推进“无废细胞”创建。省级层面,选择典型产业园区,开展省级“无废园区”建设,通过建立园区固废物质代谢模型,探索园区固废“点对点”、定向利用、梯级利用、设施共享等试点,打造上下游产业固废循环链接体系,最终实现固废最大限度不出园区。地方层面,结合城市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差异性,通过“无废景区、无废工厂、无废校园、无废小区、无废菜场”等特色“无废细胞”创建,形成全面立体的“无废城市”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再次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支持,希望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2年6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