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沈家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江苏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6万,较去年增加10%以上,再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厅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政策支撑、数字赋能、精准帮扶,千方百计稳住毕业生就业水平,努力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一是加力高位推动。坚持抓早抓实抓好,我厅年初就会同省教育厅举办“两在两同促就业,为民服务再启航”江苏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召开全省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会议以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部署安排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请省政府召开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政府、部门和高校工作责任,推动全国会议精神在江苏落细落地落实。制定下发《关于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文件最新精神,总结吸收各地各部门的创新举措,形成12条可操作、可落实的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措施2.0版本。
二是加力渠道拓展。着力在稳岗位、拓渠道、强引导上下功夫,提供更充分就业机会。稳定公共部门岗位,安排全省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计划总数的10%,用于定向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事业单位新发布的招聘条件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主要面向当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国有企业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不低于年度招聘计划的50%,支持承担国家、省和市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扩大科研助理岗位规模,充分发挥公共部门岗位吸纳就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市场就业渠道,实施中小微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企业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设置好“红灯”“绿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深化“政策快办帮办”专项行动,推行“政策找企”“免申即享”等有效做法,推动落实“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等文件,加快落实“降、缓、返、补、贷”等人社助企纾困政策,鼓励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毕业生就业。加强基层就业引导,推进从高校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工作,扩大选调高校范围,注重分级分类精准选调,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参加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和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应聘,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就业机会,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对到基层就业毕业生,落实好就业补贴、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职称评定、工资定级等优惠政策。
三是加力服务供给。积极开展“百校联动”校园招聘、“访企拓岗”就业促进等行动,依托江苏智慧就业云平台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今年以来各地使用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和直播专场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935场,服务应届高校毕业生19.37万人。举办民营企业云聘直播大会高校毕业生专场,采取深受青年人欢迎的“直播带岗”方式,40场直播招聘同步上线提供超过10000个高质量就业岗位,共吸引107万人次实时收看,高校毕业生在线投送简历39112份。深入推进“创响江苏”创业就业服务高校行,在全省168所高校普遍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推动就业创业服务向前延伸、创新方式、提质增效,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2.8万人次。
四是加力困难帮扶。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强化教育、人社、公安等部门离校前后信息衔接,扎实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和跟踪帮扶。运用线上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小程序、基层摸排等渠道,与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普遍联系,为每人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依托求职创业补贴政策数据库,建立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清单,提供“一人一档一策”精准服务。去年为6.4万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定制服务档案,向近3万人发放求职创业补贴4793万元。
正如您在提案中指出的,在疫情常态化、毕业生和岗位需求结构性矛盾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毕业生不同时段的求职需求,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一是加密提供就业岗位。办好“数字经济网络招聘”、高校毕业生云交流大会等毕业生系列专场,构建“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天天有招聘”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新格局。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人才需求信息征集发布机制,开设“江苏省人才服务云平台”高校毕业生专窗,持续推进全国百所高校院所“江苏行”、江苏与知名高校“四对接”品牌活动,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深入推动产才融合发展。二是精准开展就业指导。重点宣传促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向毕业生推荐网络招聘活动,介绍常见视频面试形式、问题以及相应准备要点等内容,做好线上应聘的就业指导服务。三是简化优化就业流程。稳妥有序做好就业报到证取消的制度衔接、服务衔接,取消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就业协议书签章环节,取消毕业生到公共就业服务人才服务机构报到环节,积极鼓励引导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展就业协议网上签约,优化规范档案转递手续,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共人才服务机构等管档单位,对新进毕业生档案及时接收、应收尽收,对延迟离校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相应延长报到入职、档案转递、组织关系存留、落户办理时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可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2年或转入生源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让改革的红利转换为毕业生求职的助力。
感谢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2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