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袁瑞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省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出台《关于全面提升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将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全面实施数字经济强省战略,为“十四五”时期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一、聚焦核心产业培育,提高数字产业质效
制定《数字经济加速行动实施方案》《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工业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势头强劲,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1.2万亿元,入选国家软件百强企业10家,无锡获批中国软件特色名城、我省软件名城数量居全国第一,3所高校获评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南京、苏州、无锡试点创建省级信创先导区。培育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区、区域大数据开放共享与应用试验区,构建起大数据产业10园13区综合发展体系。苏州获批全国首个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培育省级区块链产业集聚区、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试验区和区块链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打造形成全省区块链产业载体“1323”布局。培育昆山、仪征2家江苏省数据中心产业示范基地。累计建设“数动未来”融合创新中心56家,2021年入选工信部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项目9个,评选省级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项目14个。
二、实施升级赋能行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和农产品电商“万人培训”,加强对数字技术、网络营销、网络信息安全等内容培训力度,有效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指导省互联网协会举办“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训班,培育熟练掌握直播技巧的新农人近2万人。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全省有12个县(市、区)被评为“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28项成果入选2021年全国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数量均居全国第二。举办江苏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大会,与华为、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签署了一系列农业农村战略合作协议。举办江苏省数字乡村建设现场会,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数字乡村服务“资源池”,首批确定62家单位入选。推进10个国家和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建设,成立专家组,对数字乡村试点县开展技术指导和阶段性评估工作。开展的“E路同行智惠江苏一‘数字乡村'篇”网络主题活动,深入试点地区挖掘发展典型,国家和省级主流媒体发布新闻报道200多篇,累计阅读量超过30000 万人次。
三、聚焦中小企业服务,促进实体转型升级
修订出台《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建设27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超级计算、系统测试、集成电路设计与封装、工业设计、软件外包与检测等各类技术服务近20万项(次),服务收入超13亿元,其中江苏省如皋软件园信息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年均服务企业超350家,服务次数超2000次。认定南京浦口经开区等8家开发区为2021年省级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提升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发挥省跨部门政策信息平台作用,持续组织“送法送政策进企业”,一站式发布惠企政策信息5000多条,精准推送企业848万家次,确保企业对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培育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13家、双创基地1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平台12家、居全国首位。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您的意见建议,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提升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推进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加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推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基础优势产业,打造集成电路、物联网、新型显示、软件等地标性产业集群。推动制造技术软件化进程,聚焦工业软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施“领军企业软实力提升行动”,培育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大数据+”卓越产业链。实施区块链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六个一”工程,形成全省区块链产业布局。实施江苏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争创和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创新发展试验区。持续推动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工作,扩大企业首席数据官(CDO)制度试点,推动发展大数据清洗、标注等新产业,打造相关产业基地,提供高质量数据要素资源。推动数据确权、质量评估、资产定价等标准、规范研究应用,积极构建多主体、多层级的全省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体系。支持数字经济领域各类先导区先行先试,发挥引领作用,培育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技术应用创新试验区、特色数字产业创新基地。
二是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提升数字技能培训效果。办好农产品电子商务“万人培训”和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加大手机直播、短视频拍摄等新兴业态培训力度,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青年、返乡人员等,掌握利用数字化手段获取信息、管理生产、网络销售等能力。树立一批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典型,激发更多的市场主体做大做强。组织举办数字乡村紫金山峰会和数字乡村博览会,搭建信息发布、成果展示和供需对接的省级平台,凝聚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建设合力。指导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加快构建乡村数字经济、智慧绿色乡村、乡村数字生活服务、乡村数字治理等数字场景,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结合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能力监测、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等工作,探索开展全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监测,全面掌握各地发展情况,挖掘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开展数字乡村主题宣传活动,发挥主流媒体、重点新闻网站的作用,宣传各地涌现出的典型榜样,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是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实施智改数转推进工程,培育推广一批低成本、模块化的先进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上云用平台”,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实施领军服务商培育工程,围绕咨询诊断、解决方案、软硬件供给、平台网络搭建等环节,建立智改数转生态资源池,培育一批优秀数字化解决服务商、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工程,围绕50条重点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加速全产业链协同转型。推进“强链拓市”专项行动,促进工业电商平台和中小企业全面对接,实现企业“云供应、云生产、云销售”。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