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310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促进我省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2-11-29 17:34 来源: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字体:[ ]

孙沪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省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仪器仪表产业,对于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江苏是仪器仪表产业大省,2021年全省拥有仪器仪表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1037家,实现营业收入约2206亿元,总量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光学仪器、专用仪器仪表元器件、医疗仪器及器械、计量器具、电工仪器仪表、电子测量仪器、工业自动化仪表、分析仪器等细分领域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居前。培育了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研制了一批精密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初步形成了苏州、无锡、南京、淮安等竞争力较强的仪器仪表特色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我厅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努力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多措并举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是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在《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专门明确重点发展智能仪器仪表等智能制造装备,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设备和成套装备生产能力。加强对仪器仪表关键环节引导,突出对高性能传感器、核心工业软件、控制系统的支持,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加快提升自主可控水平。

二是大力培育一流企业。加快培育仪器仪表行业龙头企业,鼓励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积极支持苏州苏试试验仪器、江苏天瑞仪器、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苏州纽迈分析仪器、南京优倍电气等行业骨干企业发展,苏州苏试试验仪器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南京优倍电气被评为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

三是积极支持创新研发。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认定10家仪器仪表领域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十四五”以来,围绕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实施,累计推荐18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有4个项目获国家立项支持。组织实施“用于芯片检测的大范围真空原子力显微镜研发”等一批省科技计划项目。

四是鼓励重大仪器装备研制应用。聚焦关键领域仪器装备短板,积极推动骨干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研制赶超,支持无锡富瑞德测控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精密零部件智能化在线测量装备、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色散共焦测量技术的微纳制造在线测量设备等高端装备研发项目。认定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MacroMR12-150H-I 土体冻融成冰过程动态分析系统等一批仪器仪表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积极推动首台(套)仪器开拓市场。

五是提升仪器公共服务能力。依托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布局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已入网仪器超过1.2万台(套),平均运行机时超过1300小时,仪器利用率达到90%,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走在全国前列。

六是努力加强人才培养。实行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和支持优秀青年学者加强重大科学仪器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加快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培养办法,探索经费使用“包干制”,努力实现仪器仪表领域重大科研突破。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吸收您提出的“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加强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等建议,结合自身职能,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依托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深化揭榜挂帅等组织方式创新,推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产品自主创新。聚焦仪器仪表产业链发展急需的高性能传感器等基础元器件,积极推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支持基础材料、零部件和软件企业与产业链下游应用企业协同攻关突破。强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大型仪器等基础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效能,提升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成果转化、认证等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进一步培育产业链骨干企业。对标仪器仪表行业“隐形冠军”,引导企业持续专注技术和工艺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迭代升级,形成一批具有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控力的仪器仪表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合作、融通发展。

三是进一步提升产业转型发展能力。落实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智改数转”需求,鼓励发展智能仪器仪表等智能制造装备,认定一批首台(套)智能仪器设备和智能成套装备,积极推动智能仪器仪表在产品检验、在线检测等重点环节的推广应用,鼓励省内仪器仪表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四是进一步推动产业合作和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我省仪器仪表企业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支持高端仪器仪表领域外国专家人才来苏创新创业,研究制定外国人来苏工作便利化服务措施。进一步做好仪器仪表等领域高层次人才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产才融合和产教融合。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