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644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优化固体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流程建议)
时间:2021-07-19 19:22 来源: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字体:[ ]

林颢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固体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流程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从生产、物流以及使用端对固体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流程进行优化对于促进源头减量、提高资源化回收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相关工作,部署开展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行动、塑料污染治理、邮政快递业塑料污染治理等多项重点工作,加强固体垃圾全过程治理工作。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会同省商务厅、邮政局、教育厅等相关部门,加强政策指导、加大工作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关于产品标识制度建立情况

产品包装标准方面,《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设计产品包装物应执行产品包装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我国制定了《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包装标准的编写规定》,按照规定,建材、机械、电工、轻工、医疗器械、仪器仪表、中西药、食品、农畜水产等行业均制定产品包装标准,主要对制作的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的品种、规格、尺寸、参数、工艺、成分、性能等作出规定。以食品包装用塑料瓶(桶、盖)为例,国家出台了《包装储运图示标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聚乙烯吹塑容器》等标准规范,规定了产品的分类、材料、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垃圾分类标识方面,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参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19),区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在产品包装上设置了醒目的垃圾分类标识。

二、关于快递包装专项治理情况

近年来,全省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全面开展快递包装治理工作。2020年,省邮政管理局深入推进行业生态环保“9991”工程,积极推动落实快递包装绿色化、标准化、减量化和可循环的治理要求,印发《江苏省邮政快递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三年实施方案》,在推广使用绿色包装产品、减少包装物使用量以及快递包装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要求。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2020年底,全省主要品牌寄递企业45mm以下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9.1%,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98.4%,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8.3%,全省城区1.05万个主要品牌邮政快递网点基本实现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装置全覆盖。

三、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

我厅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分级推进机制,实施定期工作调度、督查指导和通报简报制度,统筹推进前中后端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链条体系。一是推动前端分类投放。研究制定《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与收运设施设备配置指南(试行)》《生活垃圾分类小区评价标准》等标准规范,指导各地推进小区分类设施建设,并组织开展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评价,着力提升分类小区建设质量。各地将垃圾分类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宣传引导,采取入户、扫楼、座谈、公示等多种形式,通过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截至目前,各地累计建成1800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近100个示范街道(片区),同时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了全省共1.94万个小区、2.95万个单位推行垃圾分类。二是建立分类收运体系。指导各地按照分类收运的要求,配备专门车辆、实施转运设施改造,切实杜绝混装混运。目前,全省共配备各类运输车辆4800多辆。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建设,加大对陈旧的小型转运站的改造力度,鼓励建设集分拣、垃圾转运、环卫工人休息等功能为一体的垃圾中转处置小型综合体,全省建成运行大件家具拆解和可回收物分拣中心284座,各县(市、区)同步配套设置了有害垃圾归集点,初步实现了分类收运。会同省商务部门推动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有效衔接,指导部分县(区)积极探索“两网融合”协作机制。三是加快处理设施建设。先后编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规划、餐厨废弃物处理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专项规划,明确各地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努力补齐垃圾处理设施短板。目前,全省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97座,日处理能力达8.94万吨;全省建成规模化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34座,总处理能力5180吨/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逐步走向规范化、集中式,年处理能力规模达到2000万吨以上。

四、关于教育宣传引导情况

组织垃圾分类倡议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宣传作品设计大赛,率先在省级层面编写《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公众版、青少版),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倡导“绿色生活”环保理念,引导更多市民群众主动投身垃圾分类。指导各地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和垃圾分类主题宣传等活动,并通过组建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以及制作垃圾分类微电影、手机游戏等形式,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和方法的宣传引导,让居民了解分类、懂得分类。省教育厅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中关于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教育内容,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开展以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环境保护教育,先后组织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我是美丽江苏小主人”等活动,结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重大节日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和教育中小学生做好垃圾分类。

您提出的“从生产开始,以及物流、使用等,采取相关措施,方便分类管理”的建议针对性较强,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推行生态设计,提高产品可回收性。推动建立垃圾分类标识制度,逐步在产品包装上设置醒目的垃圾分类标识。鼓励和引导实体销售、快递、外卖等企业严格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有关规定,避免过度包装,可以采取押金、以旧换新等措施加强产品包装回收处置”。下一步,我厅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部署,会同省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制定,建立完善固体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

一是持续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请省政府同意,印发《进一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压实省级相关部门和城市各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科学管理,努力推动习惯养成,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系统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垃圾分类各环节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加快构建全链条处置体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会同省相关部门推动建立垃圾分类标识制度,逐步在产品包装上设置醒目的垃圾分类标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两网融合”,加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挥骨干企业带头作用,在分拣加工、设施改造、循环利用等方面,优化回收处置流程,减少污染排放。

二是做好物流环节快递包装治理工作。持续推进邮政快递领域塑料污染治理,督促企业遵守国家及江苏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引导鼓励邮政快递企业积极回收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进一步推广使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严格落实《江苏省邮政快递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三年实施方案》,加强部门协调沟通,进一步推广使用低克重高强度快递包装纸箱、免胶纸箱。引导鼓励企业优化包装结构,减少填充物使用,通过信息化技术与包装物相结合等措施,提升包装实用性。2021年底,力争可循环快递箱(盒)使用量达到50万个。持续提高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设置范围,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推动快递包装回收工作规范化开展。探索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对回收后外形完好、质量达标的包装箱、填充材料等包装物进行再利用;对无法再利用的包装物,按有关规定处理。鼓励同类别产品包装使用单一材质材料,提升快递包装可回收性能。联合相关部门鼓励发展“互联网+回收”新业态,推进快递包装废弃物中可回收物的规范化、洁净化回收。2021年,全省主要品牌寄递企业备案网点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覆盖率力争达到50%以上。

三是全面加强教育宣传引导推动习惯养成。加大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建立常态化宣传工作机制,积极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注重典型引路、正面引导,全面客观报道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措施及其成效。在车站、机场、码头、地铁、公交、小区、公园、景区等设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标志或滚动播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片,垃圾分类内容在公益广告中的占比不得低于20%。指导各级中小学校,通过学科渗透、研究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等多种途径,持续加强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教育。组织开展“邮来已久、绿动未来”主题宣传活动,积极营造“便捷快递人人享有、绿色包装人人有为”的良好氛围,引导消费者进一步树立环保理念。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年6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