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040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高质量推进“苏米”公共品牌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时间:2021-06-22 17:51 来源: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字体:[ ]

夏春胜委员、王荣平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推进‘苏米’公共品牌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

高质量推进“苏米”公用品牌建设是我省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建设粮食产业强省的重要抓手。2017年,我省通过竞争性评审成为国家“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支持省份。2017-2020年,省财政累计统筹安排省以上财政资金14.7亿元,带动行业新增投资50亿元以上,有力提升了我省优质粮食供应链。一是支持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下达资金7.5亿元,对18个示范县、20家示范企业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给予奖补,支持示范县和示范企业开展以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为核心的“五优联动”,三年优价优购优质粮食194万吨以上,累计收购优质粮食1300万吨以上,带动农户增收10亿元以上。加强科技研发创新,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培育“好粮油”产品及品牌。安排省级统筹资金2300万元,支持“苏米”品牌建设和“中国好粮油”产品宣传。二是支持粮食质检体系建设。下达资金2.4亿元,支持了省、市、县三级90个粮食质检机构建设,实现全省粮食质检能力“全覆盖”,有力提升了我省粮食流通全产业链和各环节粮食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检测水平,为粮食产品分等评价和“苏米”品牌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三是支持粮食产后服务能力建设。下达省级以上财政资金4.8亿元,支持了22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户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实现粮食主产县产后服务能力全覆盖,有力提升了粮食产后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为“苏米”品牌建设提供了优质粮源。

下一步,省财政继续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苏米”品牌建设等相关工作。鼓励苏米核心企业参与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支持其粮油产品争创“中国好粮油”品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优化我省粮油产品供给结构,促进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不断提升“苏米”等特色粮油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带动全省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二、关于“设立科技支撑专项资金”的建议

目前,省财政已设有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补助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等科技支农强农富农项目,粮食公用品牌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重要支持内容。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积极组织“苏米”品牌核心企业申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补助专项资金支持,发挥涉粮科研机构力量,为高质量建设“苏米”公用品牌提供技术供给与科技支撑。组织行业申报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专项,加强粮食科技研发,“优良食味氮高效绿色粳稻新品种选育”等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新修订的《江苏省粮食仓储物流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粮油品牌创建”纳入了资金支持范围。推动省农业科学院、省粮食集团、省农垦米业集团、省沿海集团联合组建“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省农科院粮作所优良食味水稻育种团队整体入驻公司种业创新研发部。目前,新培育的苏韵20818、苏韵20910、苏韵9044等苏韵系列水稻新品种正参加江苏省水稻中间试验。

下一步,将推动整合各方科技政策资源,积极发挥“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苏粮硅谷”、国家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作用,加快“苏米”品牌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围绕提升优良食味稻米品质,开展优良食味品种原种生产技术、品种保优栽培技术、食味品质评价技术创新和研发,建立优良食味品种稻米食味品质全面提升的关键技术体系,为我省优良食味稻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关于“规范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粮食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是打造“苏米”品牌的基础。一是强化标准引领。出台了“江苏大米”全产业链标准,制定《苏米品牌营销策划及整合传播方案》,建立区域粮食品牌识别系统,评定首批苏米核心基地180万亩,规范“苏米”品质管理。编制《江苏省“十四五”粮食产业发展规划》《苏米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苏米”品牌建设发展目标、具体举措,推动地方标准化体系建设。南京市“十四五”规划明确大力推进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优质粮油标准认证体系建设。二是注重品种培育。加大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培育改良与推广,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省农科院等省内高校院所育成了以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和南粳5718等为代表的优良食味粳稻系列新品种,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等均被列为江苏省主推品种。第二届江苏“好吃苏米”品鉴大赛30个获奖产品中,有28个来自南粳系列品种。江南大学建立符合江苏稻米特点的食味品质评价方法与标准体系,指导水稻种质资源筛选、品种布局和精深加工,为“苏米”稳定的品质和品牌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三是突出体系建设规范“苏米”品牌生产基地建设,推动标准化生产。由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指导优良食味水稻良种繁育、原粮生产管理及储藏加工检测等方面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优良食味稻米产业标准化、现代化发展。依托省农科院“国家优良食味水稻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推动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人才、技术、成果等优势,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提升优质稻米产业,更好地推进“苏米”公用品牌高质量建设。

四、关于“加强各方协作形成合力”的建议

多方协同是打响做实“苏米”品牌的关键。一是加强工作协调。逐步建立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苏米”品牌建设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区域间、层级间协同联动,结合粮食省长安全责任制考核,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的质量目标。发挥粮食行业协会在技术培训、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共推“苏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二是加强政策整合。各级财政、农业农村、粮食、科技部门统筹涉农资金用于支持品牌建设,鼓励“苏米”区域公用品牌根据地方品牌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申报省级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项目,主要开展农业品牌培育创建、策划设计、打假维护及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等,提升品牌总体形象,增强品牌发展活力。三是加强质量监管。农业农村部门加强生产环节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进农药使用减量行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和专项整治飞行检查,发现风险问题及时预警,从源头解决问题。落实“苏米”品牌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衔接机制,对“苏米”核心企业和产品加强监督抽查,完善省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确保符合“江苏大米”全产业链标准的要求。2021年启动实施农产品“十万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实现入网主体日常巡查全覆盖、产品质量追溯全覆盖、生产经营档案电子化管理全覆盖。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实施工程,支持“苏米”生产主体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提升品牌竞争力。四是加强宣传推介。组织“苏米”核心企业参加中国农交会、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等国家级展会,依托江苏国际农业展览中心、上海西郊国展中心等省级平台,组织参加农洽会、合作社产品展销会等省级展会,扩大“苏米”品牌影响。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利用社交电商、“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引导“苏米”核心企业利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专卖店、旗舰店,营销品牌产品。组织开展媒体集中宣传,重点宣传包括“苏米”品牌在内的粮油区域公用品牌,提高“苏米”品牌知名度。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产业强省、品牌强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工作协调,突出工作重点,整合政策资源,强化科技引领,加大品牌宣传,切实推动“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发展再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

最后,感谢您们对粮食事业的关心,欢迎您们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1年6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