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王统扬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苏鲁交界地区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连云港市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城市,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江苏东北部重要海滨城市,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事项取得重大突破,相继获批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成为中国七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物流园加快发展,陆海联运通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带一路”标杆示范作用初步彰显。
一、关于加大石化钢铁产业扶持力度
(一)关于支持石化产业发展。2019年8月以来,我委大力支持和指导连云港市开展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修编工作,要求在柘汪临港产业区内规划建设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联动发展区,在大宗原料的物流供应上实现基础设施共享,结合正在推进的LNG项目,特色化发展冷能利用产业和以石化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在大宗有机化工原料的生产方面适当差异化发展,以现有炼化企业为基础,进行资源互供、协同发展,向中下游高端化新材料领域延伸。目前,规划修编环评报告已经上报省生态环境厅,待规划修编环评报告正式获批后,《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修编)》将正式上报省政府。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合提升方案的通知》(苏办〔2019〕96号)《省化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以及《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在省化治办全面完成对赣榆区政府制定的化工产业“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处置意见和企业制定的“安全风险辨识表”评估论证基础上,着力提升现有园区和企业的本质安全环保水平,积极支持赣榆区保留的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支持钢铁产业发展。2018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全省化工钢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办发〔2018〕32号),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沿江沿海协调发展新格局,沿江钢铁产业集聚区重点是结构调整、做精做优,沿海钢铁产业集聚区重点是提高质量、做大做强,带动形成一批精品型特钢企业。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省钢铁行业布局优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2018年8月,委托国家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对南通通州湾港区、盐城滨海港区、连云港板桥工业园等8个沿海港口(区)进行现场调研与评价,并在综合专家评估、部门意见和企业意愿的基础上,形成了全省沿海钢铁基地项目布局选址方案。南通通州湾港区、盐城滨海港工业园区、连云港板桥工业园等沿海港区,是本轮钢铁项目搬迁的优选区域。按照《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要求,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高污染项目。
下一步,我委和省工信厅等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钢铁行业产能置换的相关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三提升、一降低”要求,积极推动赣榆区钢铁企业向产品高端化、装备智能化、工艺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加快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工艺装备先进、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安全环保水平高的优质企业。
二、关于支持特色海洋产业发展
(一)关于发展现代渔业。连云港市以紫菜、贝类等为主的特色水产养殖面积占比达79%,“赣榆梭子蟹”获评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赣榆虾皮”“赣榆沙光鱼”“赣榆虾酱”等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赣榆区海头镇获评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围绕渔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连云港市、县两级养殖规划实施,稳定水产养殖面积,保障渔业生产空间;提升潮上带池塘养殖能力,稳定潮间带贝藻类养殖面积,拓展潮下带渔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连云港市及赣榆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继续推进赣榆紫菜产业园和海福特水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推进休闲渔业发展,加快渔业“互联网+”建设,加大海水产品品牌培育力度,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水平。
(二)关于加大人才培养。江苏全面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既是江苏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也是推动苏北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下一步,省教育厅将积极支持江苏海洋大学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与相关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服务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同时,鼓励赣榆区充分利用江苏海洋大学位于连云港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学校的对接协调,推动在相关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学校更好地服务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加大科技支持力度。近年来,省科技厅不断加大对连云港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神州新能源、新海石化等27家重点企业申请发明专利51件,授权16件,引进高层次人才12人。赣榆区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1家、科技服务超市15家,示范推广特种水产新技术30多项、引进新品种5个。深入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水稻精准定量栽培技术在赣榆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下一步,将围绕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技术需求,进一步关注连云港市赣榆区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促进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赣榆区等地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通过一区多园等方式,实现联动发展。围绕赣榆区等沿海农业资源条件和产业特色,大力实施优良品种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和推广适合沿海地区规模化生产的耐盐优质新品种,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和创意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和深加工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三、关于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关于建设时速350公里的沿海高铁客运专线。沿海高铁是我省“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的中长期规划项目,但尚未纳入国家层面规划,项目推进缺乏上位规划支撑,前期工作暂未启动。目前沿海通道中连盐、青连刚开通运营客运业务,待南下通道全部贯通后客运量将大幅增加,货运功能可能无法满足沿线港口集疏运需求,加快研究规划新建沿海高等级铁路是必要的。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编制《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规划》,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已将沿海高铁连云港至盐城段作为省方争取项目,下一步将会同地方积极做好争取工作。
(二)关于尽快研究建设连临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新建连临城际铁路可形成我省沿海地区与鲁中南地区的快捷通道,对优化华东地区路网结构,加强山东中西部、华北、西北部分地区与上海、江苏沿海、浙东北地区的快速联系具有积极作用,建设连云港至临沂城际铁路有一定的必要性。目前,连临铁路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但未明确建设时序。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编制的《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规划》,我省已建议将该项目纳入其中。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做好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汇报争取工作,争取在规划中对该项目的建设时序予以明确。同时,省铁路办会同省市有关方面共同加强与山东省有关方面的协调衔接,加强与国家铁路集团公司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将该项目列入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建设计划,尽早启动项目前期工作,为推进项目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感谢你们为苏鲁交界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苏鲁交界地区发展。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0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