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50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放宽准入门槛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时间:2020-07-21 10:08 来源: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字体:[ ]

王志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放宽准入门槛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会同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各项决策部署,强化监管督导,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综合运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风险分担、风险补偿、费用补贴以及建立资金池增信等多种方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从业机构支持普惠金融发展,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减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升和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一、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供给,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我局会同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银保监局等部门聚焦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金融资源投入,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倾斜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一是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截至2020年3月末,全省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89%,高于各项贷款增幅5.02个百分点;贷款户数130.06万户,比年初增加7.57万户;平均利率5.4%,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二是推进普惠金融“一网通”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2018年我局牵头建设了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企业征信服务、金融机构绿色服务通道、各类融资扶持政策,形成了网络化“一站式”金融服务特色。截至2020年3月末,企业用户注册数30.7万家;接入各类金融机构317家,上线金融产品2047项;当年累计撮合授信16325笔,涉及金额592亿元,惠及企业11058户,其中首次获得融资4056户。此外,我局会同省财政厅、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和江苏银保监局等部门联合行动,共同在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设立了为期6个月的融资绿色通道,全力支持重点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全力服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发展,切实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融资绿色通道于2月20日正式上线,目前已组织99家银行机构、66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和29家转贷服务公司(基金)入驻,上线金融产品360项,14128家企业通过绿色通道获得贷款,累计融资金额达510亿元,户均361万元,平均利率4.72%。三是搭建专业化服务体系。各大型银行一级分行均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大多数农商行构建了服务小微的“三专”机制,即设立专营机构,建立专业队伍,实施专项激励。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泗洪农商行等大多数法人机构出台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实施细则,明确问责权限、问责流程、处罚标准等。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在普惠信贷客户拓展、业务发展、专营机构建设等方面配置战略专项激励费用,对新投放普惠贷款给予FTP价格直接减点优惠。辖内各农商行明确要求支农支小业务指标考核权重明显高于其他业务考核权重。四是优化服务方式。无锡、苏州地区银行机构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企业仓储物流、生产经营等环节进行全程无遗漏监管,推动风险管控前移,提升小微民营企业获贷能力。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推出“中银知贷通”“中银知保通”,通过“先发放贷款、后质押登记”提升客户体验。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华夏银行南京分行等机构多方完善数据信息,统一规范对接话术,前移实地走访环节,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努力做实“百行进万企”对接工作。五是创新金融产品。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等43家银行机构运用企业纳税信息,推出“税e融”“云税贷”等48种专属产品。光大银行南京分行基于美团点评等平台大数据推出“阳光e餐贷”,为餐饮类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启东农商行推出“船易贷”“结算贷”“党员先锋贷”产品,满足客户差异化金融需求。江阴农商行推出“循环贷”产品,句容农商行综合运用授信年审、循环用信、分期偿还等方式解决贷款期限与经营期限错配问题。南京银行等机构与科技部门合作开展“苏科贷”业务;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与省财政厅合作推进“小微创业贷”增量扩面。

二、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办发〔2019〕6号文,我局牵头起草并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体系作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苏政办发〔2019〕77号),要求各市、县(市)通过新设、指定或重组等方式,2021年底前至少有1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高小微、“三农”业务占比、切实降低担保费率,并推动建立健全风险补偿和保费补贴等配套机制:设立省级融资担保代偿补偿资金,每年不低于3亿元,并实行动态补偿;推动省再担保集团积极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快国担基金框架下的银担分险业务落地。今年4月,国担基金首笔代偿补偿款下达,标志着国担基金、省再担保集团、市县担保公司风险分担机制在我省成功构建;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三农”业务,由省财政按其担保金额给予不超过年化1%的保费补贴。2020年1—5月,全省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新增融资担保业务891.83亿元,其中新增小微企业、“三农”业务693.31亿元,占比77.74%;2020年5月末,融资担保业务在保余额2405.9亿元,其中小微企业、“三农”业务在保余额1564.7亿元,占比65.04%。

三、充分发挥省再担保集团作用,推动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我局督促省再担保集团通过调降再担保费率、提高代偿补偿容忍区间及业务合作引导的方式,逐步将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根据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要求,省再担保集团将比例再担保业务合作的担保费率上限设定为2%,超过该费率的项目不予承保,2019年末,再担保体系原担保费率由2018年平均1.4%下降至2019年平均1.23%,同比降幅达12%,降费引导成效明显。省再担保集团推出“增额保”系列普惠金融服务产品,该产品由担保机构和银行共同分担风险,采用免尽调、免审批的方式,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批量化地为小微客户提供纯信用担保增信服务,实质性帮助小微企业提升银行的授信额度。从2018年8月业务落地至今,省再担保集团陆续签约合作银行近20家,累计获得银行授信近200亿元。省再担保集团与合作机构签订的《比例再担保合同》相关条款约定,担保机构不得向担保客户收取除担保费以外的任何其他费用,如发现担保机构有收取客户保证金的情况,将对该类项目不予备案,不纳入国担基金再担保范围,并通知机构限期整改。

四、积极运用财政资金,激励相关机构加大小微金融服务力度。一是与相关省级部门和银行合作开展“小微创业贷”“苏微贷”“苏贸贷”等业务。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杠杆,调动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积极性,帮助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实施小微企业、涉农、科技类贷款风险补偿。对省内城商行、农商行、金融租赁公司等法人机构,以及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小微企业转贷基金发放符合要求的小微企业、涉农、科技类贷款,省财政厅按规定给予贷款风险补偿。三是实施县域金融分支机构设立奖励。对银行和保险机构在苏北、苏中地区县域、乡镇、街道新设分支机构或者营业网点的,省财政厅按规定分别给予一定金额奖励。四是落实融资担保体系发展政策。省财政厅出台《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规〔2017〕33号)和《江苏省融资担保代偿补偿资金池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规〔2019〕7号),实施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设立、增资奖励政策和担保、再担保业务风险及代偿补偿政策,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扩大规模,激励融资担保公司降费让利。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加大普惠金融供给,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创新财政金融政策,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普惠领域,提升和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请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监督。

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0年6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