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杨桂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省市合力,共同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创新首位度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南京科教资源集聚、经济实力雄厚,科教资源丰富度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3位。近年来,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城市功能品质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多项重点领域改革试点形成示范,为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经济强省江苏的省会城市、长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和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首位度长期位列全国省会城市倒数行列,严重制约了南京城市能级的提升,而且是江苏与广东综合实力差距的最大短板之一,也被中央巡视组列为明确要求整改的突出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省会城市南京的建设和发展,印发了《关于支持南京加快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的意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优势、补齐创新能力短板,大力提升城市创新首位度,不仅是南京首位度提升的现实需要,而且与我省提出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南京市提出的“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等重大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也是落实《中共江苏省委关于中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意见的具体体现。
正如代表所言,南京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新一轮科技创新布局中地位不高,科教资源有“高原”缺“高峰”,科教资源与城市主导产业关联度低,创新型企业与高新技术园区实力不强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您提出的意见,结合部门职能,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在争取国家平台、引进优质项目、保障资源要素方面予以更多支持。推动中科院、江苏省和南京市三方共建麒麟科技城,支持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对国家、省已确定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给予一事一议方式支持。大力支持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大数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支持“两落地一融合”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协调推动部属、省属高校大力支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利用部属、省属高校老校区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大力引进全球500强和国内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型科技集团在南京设立研发总部和创新中心,快速形成集聚和集群效应。
三、开展人才政策先行先试。在校企人才合作、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赋予更大先行先试空间;对在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落地科研项目成果的顶尖科学家,开辟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特事特办制度通道。
四、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依据南京“4+4+1”主导产业体系确定的产业方向,支持高技术企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专项。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鼓励瞄准重大产业方向,跨所有制、跨区域、跨学科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或中心,建设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2019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