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江苏省汽车智慧网联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省以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为目标,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测试验证、标准体系建设、车联网应用等重点工作,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集聚发展。2018年产业相关的企业达110多家,总产值超过165亿元。一是制定发展政策。省工信、发改、科技、公安、财政、科技、市场监管、通管局等8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江苏省推进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苏工信产业〔2019〕248号),成为推动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到2021年联网车载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60%以上,产业创新生态基本建立。《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细则》《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公共开放道路认定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公安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重点任务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先后印发,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催生汽车消费新增长点、道路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明确了管理要求和目标举措。二是推进技术创新。推动成立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联盟、制造业创新中心,汇聚产学研用创新资源,在智能传感器、算法芯片、决策系统、线控底盘、信息安全、车联通信设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积极开展试点应用,推动技术发展和产业转化。“十三五”以来,面向汽车智能化领域,组织实施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安排省级经费2000多万元。三是优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依托公安部交科所,交通部ITS中心智能交通研究院建设国家级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认证中心,搭建封闭、半封闭测试环境,丰富应用场景,强化仿真测试和实景测试能力建设。四是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发布《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动建立省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推进标准体系建设,计划到2022年,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5项以上,制定地方与行业标准20项以上,团体标准30项以上,争取参与制定5-8项国际标准,基本建成完善的产业标准体系。今年4月,完成智能网联商用车线控驱动、线控电气、决策规划系统地方标准立项评估和公示。五是推进车联网应用。在无锡积极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在南京、苏州、常州、盐城等地加快布局,建设基于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推进机制。一是细化实施方案。制定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工信部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明确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按照项目式、清单化推进实施。二是成立工作专班。会同省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成立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系统梳理《江苏省推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的任务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倒排时间节点,系统推进实施。三是建立推进机构。依托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会同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核心单位,建立第三方产业发展推进机构,优化对企服务,强化行业沟通,推进产业发展。
(二)推进车联网示范应用。一是推进无锡城市级LTE-V2X项目建设。率先在无锡市规模部署LTE-V2X应用网络,推动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构建、联网和信息开放,改建扩建覆盖城市主要区域的车联网(LTE-V2X)基础设施,升级LTE-V2X Uu+PC5路侧设备,进一步完善身份认证、安全防护、路侧边缘计算设备等基础设施,推进LTE-V2X 直连通信5905-5925MHz 频段的申请与发放,建设可视化运维系统,选定特定场景开展-LTE测试验证。二是探索商业运营模式。探索PPP建设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验证成熟一批商业模式。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有关部署,积极开展ETC等装置标准研究,推动产品研发推广,加快新申请车型ETC车载装置选装工作。三是丰富应用场景。在快速公交车道、景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机场、港口等限定场景开展基于LTE-V2X 的自动驾驶示范应用。鼓励发展共享汽车、智慧旅游、便捷商务、车载娱乐服务等新型出行信息服务。在公安、交通、环保等领域探索开展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智慧交通综合管理、路网综合信息服务、公路应急救援、重点车辆的尾气排放在线监管等综合监管应用示范。四是积极筹备召开国家车联网专委会第三次会议。加强与工信部、无锡市沟通衔接,配合工信部做好国家车联网专委会第三次会议筹备工作,并在会议期间展示我省车联网产业发展成果。
(三)大力推动技术发展。一是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推动建设车联网联合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围绕技术研发、应用模式探索、测试验证能力建设、产业链上下游技术服务、创新型企业孵化等重点任务,强化载体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二是开展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评估。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智能网联汽车、通信网络、基础服务等领域全面梳理我省产业基础、优势和短板,研究发布技术发展路线图,指导科技研发创新。三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采取政府补助和社会资本参与等多种形式,围绕线控底盘、车载系统、车规级芯片、车联网模块、终端等领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提升技术水平。
(四)打造产业发展生态。一是强化标准供给。加强跨部门、跨行业协同,全面参与车联网相关的各类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研制,加强车联网标准与智慧城市建设等相关基础设施标准之间的衔接。重点在LTE-V2X 网络层、应用层协议,交通管理数据协议、跨平台接口规范、边缘计算平台架构,车联网无线通信安全、车联网平台及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强化标准储备,为全国推广提供支撑。二是推广无锡模式。支持南京、常州、苏州、盐城等具有先发基础的地区加强与无锡对接,借鉴无锡市在车联网项目推进、网络架构、应用探索、工作机制等领域内的先进经验,在本地区具备条件的特定场所开展车联网应用试点,扩大应用规模。三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推进无锡、常州、苏州、盐城等地开展智能道路建设,对照开放道路认定管理要求,加快推进认定一批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开放道路,为技术研发测试提供良好环境,加快引进一批国际领先的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四是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推进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认证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建立三省一市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发挥我省在产业配套、人才队伍、企业研发、测试机构、封闭场地等领域比较优势,广泛开展政府、企业、研发机构等层面沟通交流,加快实现测试结果互认、资源共享,共同建设世界级的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
(五)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合理推动产业布局。引导南京市聚焦整车、芯片等领域,无锡市聚焦车联网通信、电子标识等领域,常州市聚焦测试验证、电子等领域,苏州市聚焦传感器、算法、智能网联汽车功能模块等领域,盐城聚焦整车领域培育产业发展,加快形成空间规划合理,产业协作密切的产业布局。推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盐城等地加快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加快推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二是培育骨干企业。分领域梳理全省骨干企业名单,建立“一企一档”“一企一策”工作机制,加强与省内大企业、大集团沟通对接,积极引导具备资本实力和基础的大企业集团加快在车联网相关技术、产业领域布局,培育新业务板块和和经营增长点。三是加快产品开发。聚焦车联网应用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领域,开展先进技术产品申报,遴选省内一批先进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并最终形成一批技术领先、性能可靠的新产品和服务平台,抢占车联网终端市场。
同时,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积极会同省发改、科技、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不断优化政策环境,重点推进汽车健康档案体系建立、通信指纹数据库建设、公务车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等工作,加快涌现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实现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协同并进。
2019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