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韩小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减轻塑料污染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结合工信厅、生态厅、商务厅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塑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了我省生态环境,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省高度重视防治塑料污染工作,多方入手减轻塑料污染问题。
一、提供法律支撑
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我委起草的《江苏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已于2016年1月1日开始施行。《条例》对减轻、治理塑料污染作出了明确规定,如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自本条例施行一年后,餐饮经营者应当提供可循环使用筷子;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无偿或者变相无偿提供不可降解的塑料购物袋”。同时,《条例》还规定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应到当提供的服务和保障,突出了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职能,并对违反《条例》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为减轻和治理塑料污染提供了法律支撑。
二、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商场等大型人流聚集地,开展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宣传,科普再生资源回收意义、可回收物类别和回收办法,提升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把绿色回收理念转化为全民实际行动。在南京地铁2号线环保号列车上定期张贴环保宣传海报,包括“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危害”,“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等,向广大乘客宣传环保知识。在“六五”环境日期间,设计制作系列宣传海报,并送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张贴宣传。把限塑令的落实作为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强化地方政府责任意识。
三、强化政策引导
(一)大力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把废塑料综合利用放在重要位置。2018年全省共有享受税收优惠的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67家,处置废塑料达282万吨。不断强化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规范废塑料行业发展秩序,促进企业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我省已有8家企业进入工信部《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共管理办法》公告名单。继续推广废塑料综合利用技术,大力推广工信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目录》中有关废塑料综合利用处置技术,提升行业水平。
(二)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根据商务部部署,按照“七统一”模式在城区范围推进回收站点建设。依托“三位一体”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进一步加大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和废橡胶等六大类别再生资源的回收。
(三)积极开展绿色商场创建工作,按照绿色商场行业标准,要求大中型商业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通过入驻商户影响上下游企业减少或者控制源头使用塑料制品包装。在大中型商城、超市和购物中心,宣传使用环保购物袋,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提供可降解的包装物。
(四)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创新转型,认真贯彻落商务部等六部委《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商流通函〔2016〕206号)要求,鼓励再生资源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积极探索“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线上回收线下物流的整合,为塑料回收提供网络基础。
(五)省生态环境厅、商务厅、邮政局起草了《江苏省电商快递绿色包装现状调研报告》,提出降低绿色包装成本,增强供给与应用,提升回收利用率,促进快递包装循环再利用,强化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建议,该调研报告已提交省政府。
四、落实监管责任
(一)加强废塑料综合利用环境监管,特别是以散乱污企业为重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整治,落实污染防治措施,防止二次污染。2017年我省印发了《江苏省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实施方案》,以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作为整顿重点,进一步开展非法加工小作坊、散乱污企业和集散地整治。经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废塑料集散地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严格落实废塑料等进口废物管理制度改革,认真执行《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全省进口废物环境管理,从源头减少废塑料等固体废物进口量,督促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从严从紧开展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初步审查,大幅减少进口种类和数量,目前全省已无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
下一步,我省将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继续强化限塑工作。
(一)继续做好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引导企业按照绿色商场行业标准规范经营行为,通过入驻商户引导上、下游企业做好限塑工作。
(二)建立健全回收体系,抓好社区回收网络体系、集散交易市场网络体系、综合利用处理网络体系建设。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探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固体废物管理,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持续提升城市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三)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骨干企业在回收体系中的带动作用,推动龙头企业按照市场规律收编、整合个体经营户,规范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鼓励企业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企业绿色化制造水平,提升整体行业水平,为会员单位和行业建立服务平台,提升行业组织的规范自律和行业监管水平。
(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环境保护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等机会,推广先进废塑料综合利用技术,提升整体行业水平,倡导广大群众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产生。
2019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