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747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19-08-23 10:25 来源: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字体:[ ]

省台联: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宁镇扬同城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快推进宁镇扬一体化,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宁镇扬三市高层次参与对内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三市和省有关方面通力协作,一体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推动建立了省市联动、职责明确的一体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省级层面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各专项工作组密切合作,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宁镇扬一体化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市级层面,形成了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决策层、市长联席会议协调层、专业委员会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和定期会商机制,成立了综合协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和城乡规划等5大类17个专业委员会。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现有机制的积极作用,更有效地推进宁镇扬一体化进程。

二、加强产业协作协同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宁镇扬三地产业发展一体化发展,坚定不移地引导三市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围绕产业链条强化协作配套,防止产业同构性发展、同质化竞争,努力在协作协同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资源整合。加快一体化创新创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共同打造研究院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持续提升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清华大学—扬州市合作共建智能化技术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扬州研究院、东南大学扬州研究院、南京大学句容创新创业示范园、南京师范大学镇江创新发展研究院等跨区域合作平台建设。二是围绕主导产业一体化强化协作配套。信息产业重点加强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下一代信息网络、新型显示等方面协作,共同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汽车制造重点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物流中转、新能源汽车研发等方面协作,共同打造我省汽车产业基地;新材料重点加强高性能合金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方面协作,共同打造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三是围绕提升区域融合发展水平强化先行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毗邻地区,在六合—仪征、禄口—郭庄临空发展区、龙潭—下蜀滨江港城、仙林—宝华科学城、汤山—黄梅旅游宜居区等地探索建立统一规划、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新机制。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科学调整宁镇扬产业布局,在产业互补、配套协作、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做文章,加快建设以南京为中心、宁镇扬一体化为支撑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创新创业合作示范区。

三、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以快联快通为目标,构建设施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合作、服务共享共赢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大力推动苏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高铁、扬马城际铁路、宁句城际轨道、宁扬城际轨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相邻片区间联络公路建设,开通了六合—仪征等城际公交。下一步,我们将尽快推动出台《宁镇扬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在宁镇扬地区重点推动主枢纽、主景区、主城区之间的快联快通,尽快形成3011交通圈,即:30分钟的快速通勤圈、1小时的休闲旅游生活圈,1小时的生产要素物流圈。加快宁镇扬区域高速公路收费优免政策研究,探索推进定制公交、毗邻公交等公共交通服务,鼓励中心城市与卫星城之间、一体化水平较高地区之间开通城际通勤班线,鼓励城市公交网络进一步向城市周边甚至远郊乡镇延伸。

四、加快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运输服务方面,加快宁镇扬客运公交网络建设,开通了镇扬两地过渡区间车,扬州东站至镇江高铁站的定制客运班线。新增开通南京191路(经天路地铁站—宝华)、仪征99路(仪征汽车站—六合雄州地铁站)2条毗邻公交。开通扬州—仪征月塘、仪征月塘—六合金牛湖、句容—南京等毗邻城乡班线。三地公共交通实现“一卡通”的互通兼容及异地刷卡互通互惠政策。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以南京市预约挂号平台为基础建设宁镇扬都市圈预约挂号平台,目前三市已接入二级以上医院103家。建立医检报告查询平台,推进医学检验检查报告信息互联共享,加大预约诊疗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服务。旅游资源共享方面, 2017年10月正式发行宁镇扬旅游一卡通,该卡包含了三地4A级以上的核心景区37个,并开通宁镇扬旅游直通车。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三地对接医检报告查询平台建设,将更多医院纳入三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扩大三市预约挂号、远程医疗接入医院;加强三市医疗服务信息协同联动,进一步探索和建立跨区域医疗协作机制;继续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采用接口调阅的方式实现报告数据共享;优化完善一卡通功能,增加旅游一卡通使用景区点,进一步完善卡面功能和技术支持,加大对旅游一卡通的宣传力度和发行量,充分发挥宁镇扬旅游一卡通的使用效应。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江苏的区域经济发展,为我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9年6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