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民建江苏省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优化我省金融环境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诚如贵委所言,当前资金供给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导,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应该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一、对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省市统一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征信大数据中心,解决数据信息孤岛和企业信息授权问题,鼓励企业通过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融资”的建议
1.为解决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2018年5月,我省推动建设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以企业征信服务为核心,通过整合政府扶持政策、公共信用信息、社会征信、企业融资需求、金融产品等资源,形成“一站式”对接融资、“综合化”金融服务、“全覆盖”企业需求的服务模式。截至2019年5月末,已累计接入银行、保险、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小贷等各类金融机构190余家,上线金融产品1130项,企业注册用户超14.7万家,撮合企业融资授信超过1万笔、金额629.66亿元,实现与各设区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对接。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推动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对接区域性股权市场、各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各类基金等金融服务机构和相关金融资源。
2.为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水平,2014年以来,我省在苏州市开始探索开展征信体系试验区建设,并推动设立了苏州企业征信公司。截至2019年3月末,苏州征信公司已归集全市72家政府部门的中小微企业相关信息,为超35万户中小微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采集信息1.4亿条。2019年6月,在总结“苏州模式”的基础上,我省推动成立了江苏省联合征信公司。该公司定位于依法归集政府各部门掌握的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打通人民银行信贷信用信息,加工并对外提供企业征信产品,通过发挥“政府+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为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企业征信服务,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此外,为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我省不断深化金融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行为,加大对违反“七不准、四公开”,特别是存贷挂钩、质价不符等加重中小微企业融资负担行为的监管处罚力度,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规范性和收费行为的自律性进一步增强。很多银行机构主动对小微企业减费让利,通过主动承担贷款过程中抵质押费、评估费等方式减免涉企各项费用,通过实施贷款利率差异化定价、简化授信审批流程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对于“建立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支持力度,加强支持科创企业直接融资,创新债务融资工具,改革创新间接融资模式”的建议
1.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始终大力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增强资金实力、产品竞争力和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全省各地基本都制定了资本市场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辅导,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股改、上市或挂牌、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全省每年组织召开资本市场工作推进会议,重点培训企业上市、上市公司重组、债券发行等知识,提高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了解和认知。2016年以来,我省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数量与融资额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5月末,我省A股上市公司412家,累计实现股权融资9400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三和第四位。2016年以来,新增A股上市公司135家、首发融资额合计795亿元,呈现“数量连续三年大发展、排名一年更比一年好”的良好势头。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也稳步发展,2018年我省共有18家上市公司完成并购重组,涉及金额915.75亿元。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上市公司自身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也带动了我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中,东方盛虹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国企混改试点,中国天楹通过海外收购实现城市固废处理行业全链条扩展和全球布局,成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成功典范。为推动非上市企业股权转让和交易,我省加快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动开展了“创融江苏”股权融资路演活动,开设了“新企点”资本市场学院知识讲堂,同时针对挂牌企业实施不同程度的奖励支持,引导非上市企业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挂牌、股权转让、股权交易等活动。截至2019年4月,我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增至4524家,挂牌企业开展各类股权融资8.46亿元。
2.科技创新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我省一直重视对科技企业的上市培育,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深入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以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为重点,不断扩大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库,集成资源,联动培育,主动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企业通过上市直接融资。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开设“科技创新板”,为科技型挂牌企业提供特色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金融服务,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成功率。截至2019年3月末,我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总数达1576家,累计有124家科技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466家在“新三板”挂牌,培育企业上市与“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占江苏境内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的30%和29%。截至6月17日,我省科创板申报受理企业达21家,占全国17%,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此外,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加快发展新型科技金融组织和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科技金融组织。截至2019年3月末,全省科技支行达42家,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积极发展“可贷可投”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累计批筹科技小额贷款公司131家,实现了设区市和国家级高新区两个“全覆盖”;科技保险支公司4家。加快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银行建立完善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六专”服务机制,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的“科技之星”“科贷通”等科技信贷专营品种达90种,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专业化、多样化的融资服务。实施科技金融进孵化器行动,推动“苏科贷”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走进创新创业载体,进一步改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截至2019年3月末,“苏科贷”实现苏南、苏中全覆盖,备选企业库入库企业达2.57万家,推动13家银行累计向579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放低息贷款493亿元,超70%的企业是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
3.为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开展直接融资,我省实施直接债务融资奖励政策。2018年省财政下达直接债务融资引导奖励资金4664万元,奖励为我省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承销、增信服务的45家金融机构。在全国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额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省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金额和新增余额实现逆势增长,全年省内219家非金融企业全年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融券、中期票据等共计4653亿元,发行额较上年增长9%,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为支持更多的小微企业提高债权融资的成功率,2018年以来我省创新推出小贷公司信贷资产转让产品,通过打包小微企业借款和设计产品开展转让,实现小贷公司贷款资金快速回拢,从而为更多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19年5月,该产品发行1053期,累计开展融资55.35亿元。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探索研究中小企业集合类债权产品设计和运用。
4.为推动间接融资更大力度满足中小企业需求,我省推动政银合作,搭建银科、银税、银商等平台,创设特色化融资模式,着力打造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贷款门槛过高和融资较为困难问题,近年来全省开发了一系列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的政银合作产品,建立风险资金池合计65.2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以及科技、环保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截至2018年底,政银合作产品累计撬动信贷资金投放2472亿元,支持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9.2万户次。其中,单项产品规模超百亿的有4个,分别是“科技贷款资金池”920亿元、“小微创业贷”648亿元、“苏科贷”475亿元、“苏微贷”172亿元。下一步,我省将对现有政银合作产品进行实质性整合,按照统一管理、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的原则,搭建全省政银合作统一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促规范,扩大合作促竞争,形成合力促绩效”的目标,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为了保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需求,我省印发了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指导意见,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差异化考核政策,督促法人银行机构努力完成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目标(即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督促辖内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完成年初制定的小微企业信贷计划。与此同时,采取分类督导、监测通报、纳入评级等多种举措,强力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截至2019年3月末,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47万亿元。其中,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5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841.62亿元,比年初增加848.41亿元,增幅10.61%,高出各项贷款增速4.76个百分点。
三、对于“建立多层次股权投资体系,促进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机构设立,建立符合我省产业实际情况的风险投资体系,加大信保基金宣传推广”的建议
1.为加快健全我省股权投资机构体系,2013年我省推动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31家创业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发起成立了江苏省天使投资联盟,吸引投资人才集聚、项目集聚、资金集聚,为早期科技型企业搭建有效的融资对接平台。目前,该联盟已累计开展对接培训活动32场,推动了80多家天使投资机构与5000多家省内科技型企业互动对接。为提升我省创业投资企业竞争力,我省制定了《全省创业投资企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及创业投资示范载体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截至2018年底,在我省累计备案创投企业338家,拟募集资金678亿元,均居全国前列;登记的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154支,居全国首位,认缴规模1202亿元,实缴525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过1400个。2018年3月,我省推动成立全省投资业基金协会,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功能和作用,推动各类私募基金规范运作、法治管理、长效发展。目前,我省私募基金管理人增至1105家,管理基金2948只,管理基金规模5973亿元。总的来说,我省已经构建了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组成的较为完整的多层次股权投资机构体系。
2.为加快打造符合我省产业实际需求的投资体系,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省天使投资风险补偿工作,实行“风险投资+政府补偿”模式并采用省地联动方式,引导更多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较好地解决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但现期风险较高的初创企业融资难题。截至2019年3月末,累计入库天使投资机构94家,引导天使投资机构累计向381家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投入13.7亿元,显著拓展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股权融资渠道。在省天使投资风险补偿资金政策推动下,全省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2300亿元,引导了一大批社会资本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此外,为推动我省投资机构加大对优质企业投资支持,我省实施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奖励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创业投资企业,在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底期间将管理的基金投资于省内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且从投资资金到位至2018年底已持有其股权超过6个月期限的,按投资额规模(政府直接出资或通过母基金出资部分除外)的不超过1%比例的给予现金奖励。
3.为发挥财政资金放大作用,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2017年我省在常州探索设立了常州市信保基金。该基金按照“1+N”的模式运作,总规模不低于10亿元,首期规模不低于5亿元,基金主要包括苏科贷、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应急专项资金、文化产业风险补偿资金、人才保证保险专项资金、苏微贷、股权质押贷款补偿资金、低息统贷平台风险池、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贷、创业担保贷款等子基金。通过信贷风险补偿、股权投资服务和应急转贷资金等方式,支持重点产业领域内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18年末,常州市信保基金已累计为超过4500户企业提供900多亿元贷款服务。为扩大服务领域、加强服务力度,常州市信保基金先后与省再担保常州分公司签订了信保基金战略合作协议,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江苏银行、江南银行、恒泰担保、武进高新担保、人保财险、紫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代表签署了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信保基金合作范围,增加信保基金创新产品。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加大信保基金宣传力度,支持更多的地区设立信保基金,进一步加强服务企业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四、对于“加大对国资担保机构支持力度,建立融资担保集团,在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科技贷款证券化等方面实现担保创新,结合更为完善的征信系统,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建议
1.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全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省财政实施担保业务风险补偿政策,推动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化合作,重点支持农业农村等领域,促进融资担保体系健康发展。2018年安排省级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2.1亿元,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开展的单户不高于1000万元的担保业务,担保费率符合规定条件的,按其担保业务的季均余额给予不高于5‰的风险补偿。2019年,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以省再担保集团为龙头的全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安排3亿元设立省级融资担保代偿补偿资金池,并实行动态补充机制,专项用于“三农”、小微企业、“双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再担保风险补偿,推进“政银担”风险共担机制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强化银担协同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推出惠微贷、苏农担·分险贷等特色产品,打通财政资金和金融资源通道,发挥财政资金的增信分险功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前,全省有15家银行与省农担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信规模超过200亿,贷款客户综合成本不超过6.22%。
2.为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获得高效融资服务,我省不断创新担保、保险服务方式。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题问题,全省探索创新知识产权、股权等权利质押形式,助推解决轻资产型、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难题。其中,南京银行推出“鑫智力”品牌,打造了知识产权质押贷、应收账款质押贷、股权质押融资、订单融资等特色产品,5年来累计向超过4000户初创期科技企业发放贷款超800亿元。全省积极推进科技保险模式创新,鼓励保险机构分担科技型企业创新风险。2016年,全省启动科技保险风险补偿工作,以科技型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产品责任保险等为重点,通过风险补偿和后补助两种方式,引导保险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分担创新风险。截至2019年3月末,参与科技保险的合作机构3家,纳入风险补偿范围的科技保险产品达15项,累计支持保单54笔,备案保险金额8亿元,通过后补助带动保险机构向800多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超400亿元的科技创新风险保障。此外,我省还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无还本续贷产品,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支持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融资周转“无缝衔接”。银行机构通过延长贷款使用期限、灵活支用、自主还款等方式提高小微企业信贷资金使用效率,资金按日计息也最大限度节约小微企业资金使用成本。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贵委提出的建议,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全省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创新间接融资服务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金融组织、服务机构规范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贵委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监督。
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19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