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086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19-06-25 11:19 来源:江苏省民政厅 字体:[ ]

吴铁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随着全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建议尽快启动智慧健康养老“时间银行”》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省养老服务事业的关注,您的提案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具有很好的帮助。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截止2018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805.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3.03%,居全国各省区之首,老龄化问题突出。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和不断增加的服务需求,单凭政府唱独角戏是不行的,迫切需要社会力量的加入,和政府一道共同破解养老难题。近年来,我省大力支持志愿养老服务,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主要开展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首次提出“鼓励、支持发展相关养老服务志愿组织,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等激励机制。志愿者或者其直系亲属进入老龄后根据其志愿服务时间储蓄优先、优惠享受养老服务”。同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江苏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则明确要求“鼓励邻里互助养老和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服务,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服务。鼓励在街道内探索推广‘志愿型’‘储蓄型’和‘市场型’相结合的互助养老模式”。2018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再次强调“鼓励邻里互助养老和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服务,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提供服务”。当前,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实践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或类似的模式在我省渐成风尚。例如,南京市在栖霞、鼓楼、秦淮、建邺4个区、16个街道、62个社区开展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试点,已招募1.5万名养老服务志愿者,直接服务2.9万名老人,账户余额14.4万小时。在各区试点的基础上,南京今年将酝酿成立市级层面的“时间银行”,实现全市的通存通兑。常州市依托养老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打造邻里守望互助网引入“时间银行”,记录时间同步到“龙城志愿者(义工)注册管理系统”,旨在让更多的人参与助老活动。苏州市开发了为老志愿服务平台系统,从为老服务志愿者的登记、开展活动项目的确定、服务时长的记录、今后的兑换等方面进行规范,目标到2020年,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有一支不少于100人的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

二是健全激励机制。近年来,为鼓励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的实际需求,出台了激励、嘉许、回馈、关爱、礼遇等系列举措,通过授予荣誉称号、举行嘉许仪式、给予政治礼遇等举措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褒奖,在新市民落户、升学、评优等方面对志愿者给予激励,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兑换社区服务、物资回馈等方面对志愿者给予适度适量回馈,有效地促进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同时,为更好地鼓励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我省志愿服务条例和养老服务条例也都明确,鼓励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录用、聘用有志愿服务经历者。《江苏省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实施细则》还明确“建立完善城乡社区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及记录转移共享制度”。南京市民政局联合相关部门率先尝试,对于参与养老时间银行志愿服务较好的市民,专项纳入“南京好市民”评选,目前已有近100个时间银行志愿者被评为“南京好市民”,领取南京市诚信市民卡,享受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半价优惠。苏州出台《苏州市为老服务志愿者注册记录和激励办法》,建立了志愿服务奖励、服务积分等制度,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

三是规范培训标准。《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要求,民政部门等有关单位应当对养老服务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并提供相关便利。《省政府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也明确要求各地要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为家庭照护者、为老服务志愿者提供相关技能培训,逐步使有培训愿望的养老服务人员都能接受相应的培训。以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时间银行”项目为例,该项目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社会组织具体承接执行,社工参与项目管理,志愿者参与具体服务。在志愿者上岗前需经过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匹配度测试、服务测试等程序,才能签订一对一服务协议。此外,社区还为双方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街道民政办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于服务低质低效的志愿者,实行“冻结账户”等退出机制。这样不仅有效解决了居家养老人力不足的问题,也大大缓解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压力,进一步推动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虽然,我省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实践,但“时间银行”还没有形成规模发展,在现实中面临如政府角色定位、信任保障、时间币“通存通兑”等诸多困难。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您的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在政策制定和具体工作中充分吸收采纳。

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适时出台我省养老服务时间储蓄实施办法,对“时间银行”在社区为老服务中的合法性,管理方的职责,账户的开立、储户的权利和义务,时间货币的存储、支取、转赠、继承等做出明确规定,以此来规范各地“时间银行”的具体运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络等新媒体,增强社会公众对互助养老模式的理解与认同,褒扬志愿养老服务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在全社会持续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三是进一步扩大试点实践。继续鼓励各地总结经验,扩大试点推广范围,不断完善志愿者的激励和培训机制,引导更多的人积极关心、支持、参与志愿养老服务,推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民政厅

2019年6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