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既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有力举措。”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党委书记顾敏说。近年来,望亭强化顶层设计,从“治水、治气、治尘、治路、去产能、优环境”六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城镇形象,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展现出“运河吴门第一镇”“稻香小镇”的发展新面貌。
多年的持之不懈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今年1至9月,望亭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21.66%。2016年至2018年,望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5亿元,3年增幅55%;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4亿元,3年增幅21.4%。
强化顶层设计 精细管理提升城镇形象
北太湖旅游风景区游人如织,运河公园人气高涨,“稻香小镇”声名远扬……提升城镇形象,生态环境建设是题中之意。这并非是一日之功。三年多来,望亭不断优化顶层设计,生态环境建设一步一个脚印——
2016年,望亭确立“西部新门户、美丽新家园、产业新优势”的总定位,提出5年内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2017年,启动老镇区综合改造、镇村道路优化等一系列工程,镇村面貌持续优化;2018年,以“263”“331”专项行动等为抓手,关停影响生态环境的“散乱污”企业……
特别是作为相城区唯一拥有运河资源的乡镇,望亭将优化运河周边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堆积的黄沙、杂乱的吊机、随意停泊的沙船,如今均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河畅、水清、岸绿的美景。
截至目前,望亭已建成了2个苏州市级美丽村庄、18个三星级康居村庄;企业污水总接管率达9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3%。“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为我们基层单位下一步如何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顾敏说。
践行绿色发展 腾挪空间引领产业跃升
“有了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平台,只要点点手机,就能随时随地查看和掌握污染源企业的环保设施运行数据、排放数据。处理设备有没有使用,尾气排放是否达标……各项指标一目了然。”望亭镇环保办相关负责人说,一旦发现问题,平台将自动发送预警信息。
一边是企业多、规模小、分布散的发展现状,一边是捉襟见肘的人手,如何做好环保监管工作曾经是困扰环保部门的难题。2017年起,望亭陆续投入1000多万元建立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平台。目前,全镇205家企业在废气排放口、治污设施、监测站房等关键部位的高清监控全部接入系统。截至目前,平台已发送1万余条预警信息。
对于影响环境且无法整改提升的落后产能,望亭坚决说“不”。升降机产业是望亭传统特色产业,为望亭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生产过程中的喷漆环节会产生有机废气。今年7月,望亭启动安全消防、“散乱污”及违建集中整治“双月攻坚”专项行动,对升降机企业提出喷漆房规范化建设等要求,11家未达标企业被全部淘汰。
截至去年底,望亭完成“五大废旧市场”及其他一批“散乱污”地块清理,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1700余家,累计置换土地超1550亩,为望亭实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空间。今明两年,望亭约有50个优质项目破土动工。
打造宜居环境 实事落地共享生态红利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对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对照群众期盼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望亭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亟需改善和解决。今年3月,聚焦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望亭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动员会,现场解读了《望亭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7份文件,把生态环境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治水”是环境综合整治的一大难点,望亭的方法是,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城镇污水治理和河道整治提升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州从2015年起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接管”集中处理。在望亭,这项工作已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同时,望亭把垃圾处置完善提升工程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实事工程,明确生活垃圾、建筑装修垃圾等七类垃圾的处置方式,并对安置房小区垃圾房实施垃圾分类亭改造,这样的提前布局在乡镇并不多见。
在今年7月的“双月攻坚”专项行动中,望亭同步开展“剪尾巴”工作,排出安全生产、环保、城管执法、小区物业整治、农村环境整治等10项“水平最差、层次最低、难度最大、最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今后,望亭将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惠民工程常抓不懈,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