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夏春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就相关建议答复如下:
作为粮食产业大省,近年来,我省粮食行业发展增速较快,趋势向好。2017年粮食产量708亿斤,居全国第五位;全省粮油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均达265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约占全国的1/10,其中粮机制造产量居全国之首,食用植物油、小麦粉和大米产量均位列前茅。目前,全省粮食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4个,江苏省名牌98个,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个,质监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产品11个;拥有农业部、科技部等部门授予的国家级研发中心6家、省级研发中心31家;先后获得“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试点省”“全国科技兴粮示范单位”“全国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试点示范省”等荣誉。
但从全省面上来看,传统粮食流通产业存在着产业链条不长,创新动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短板,严重制约了我省粮食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国办发〔2017〕78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省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8〕2号),目前全省各地均在着手出台相关实施细则,确保相关税费、金融政策真正落地。今后我局将重点开展好以下工作:
一、发展全产业链,全面带动农民增收
一是延伸产业链。粮源优势突出的地方,要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关联配套企业,高起点建立加工贸易产业链;产业链条缺失的地方,要有针对性地补齐粮食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和物流配送等环节,加快向产业中高端和链条终端延伸;产业初具规模而层次较低的地方,要通过注入技术、管理、资本、品牌、服务等要素,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二是优化创新链。把增强技术实力作为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深入实施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工程,着力提高粮食行业创新发展能力。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依靠技术改造,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三是提升价值链。通过全产业链经营,在形成规模效应的同时,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产业链条整体增值。鼓励具备一定规模的粮食企业,在整合优势资源,扩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打造品牌价值,在选种、种植、收储、加工、包装、宣传各环节下功夫,做到全程质量的可追溯。
二、壮大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做强国有粮食企业。采取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手段推动国有粮食企业重组新生,创新管理机制和发展机制,使之成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二是引导大型粮企扎根发展。利用区位、交通、粮源等优势和加工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特点,加强行政推动和引导,吸引国内外大粮商进驻发展,发挥带动辐射作用。
三是实施粮食“走出去”战略。支持国有粮食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集团,培育发展一批辐射范围大、带动能力强的国有骨干粮食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粮食分工和产业链再造,提升在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加快产业集聚,推动区域产业规模发展
一是向物流带集聚。依据各地粮食产业发展特色和粮食物流走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优化产业布局。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整合仓储设施资源,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促进粮食提质减损和农民增收。
二是向园区集聚。以粮食产业园区为依托,吸引相关度高的项目进驻,使粮食收购、综合加工、配送、仓储、物流、质检、贸易、电子商务等有机衔接,促进零距离融合产业链条。2018年,江苏将着重打造8个粮食产业(物流)园,并将对省级粮食产业(物流)园区给予资金奖励。未来五年,江苏将通过实施粮食产业“121工程”,即:打造1个年产值1000亿元级的油脂产业,米、面2个行业年产值分别超500亿元,建设1个世界级粮机制造基地,助推粮食产业强省建设取得新突破。
三是向品牌集聚。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培育、整合和提升品牌,积极探索创建省域粮油品牌,改变品牌多且散、竞争力弱的状况,促进生产要素向品牌集聚,提升品牌的整体竞争力,实现粮食产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2017年起,我局根据省领导批示,着力打造江苏省域粮油“苏米”品牌。“苏米”品牌将通过完善的运营体系,培育优良品质、统一生态种植、整合优势品牌、加强宣传推介,将江苏大米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已向国家工商局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苏米标准、相关管理办法和推广方案均将在近期出台。
四、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从2017年起,我们在粮食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力争到2020年,在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前提下,让农民在优质优价中增加收入,全省产粮大县的粮油优质品率提高30%以上,新增一批具有影响的省级以上绿色优质粮油名牌,促进城乡居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和“吃得健康”转变。 目前,我省2017年度“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总投资5.7亿元,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统筹推进江苏省“中国好粮油”行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和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项目推进考核,将各地“优质粮食工程”的实施情况,作为考核各市2017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同时积极向国家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争取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全国“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支持省份,向省财政厅等争取在国家优质粮食工程结束后的资金支持。
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行政部门共同参与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科技成果通过技术转让、入股等方式进入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生态环保、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大力发展粮食循环经济,实现粮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三是积极发展新型经营业态。发展“互联网+粮食”,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推进信息化和智能装备在粮食流通管理全过程的应用。鼓励粮食批发市场、连锁超市、放心粮店等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粮油网络经济。
最后,十分感谢您对粮食事业的关心,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积极推进我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希望今后得到您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江苏省粮食局
2018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