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806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抓住‘云大物智’新机遇,培育扶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提案)
时间:2018-07-06 10:47 来源: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字体:[ ]

支苏平等委员:

您和委员们提出的“抓住‘云大物智’新机遇,培育扶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力量,极大地加速了产业互联网化的进程,对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省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顺应“云大物智”等新技术发展趋势,着力在企业创新梯队培育、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培育“云大物智”创新型领军企业。

1、培育“云大物智”领域企业创新梯队。聚焦“云大物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上下联动、分类施策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体系和机制,以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切实将研发机构建设到企业,将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将创新政策落实到企业,将科技人才引入到企业,努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企业创新梯队。截至目前,在“云大物智”领域培育形成了由12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41家科技型拟上市企业、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组成的企业创新梯队,其中科远自动化、埃斯顿等一批“云大物智”骨干企业在智慧工厂、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拥有国际领先的人机对话技术,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企业;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构建了全球的最大能源物联网平台EnOS™,发展成为销售收入达120亿元的全球能源物联网技术领军企业。

2、突破“云大物智”核心关键技术。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着眼我省“云大物智”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芯片等产业前瞻技术作为重点突破的技术方向,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项目指南支持范围,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以技术创新支持应用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十二五”以来,共组织实施“面向物联制造的大数据分析与性能预测关键技术研发”等“云大物智”领域前瞻共性技术研发项目近130项,省拨经费约1.3亿元,引导社会投资约8.6亿元,努力培育我省在“云大物智”领域的先发竞争优势,抢占技术制高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承担的“基于大数据的技术交易基础平台研发”项目,为江苏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提供了强力数据支撑,搭建一个基于大数据及智能技术的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最终实现省内创新数据、专利数据等多项数据指标的实时性与可视化,填补了省内技术市场大数据领域的空白。

3、强化“云大物智”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面向我省“云大物智”企业创新需求,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人才的合作创造条件。在南京、苏州等“云大物智”企业较为密集的地区,推动地方引进包括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凌晓峰院士等一批国际顶尖人才团队以及德国汉堡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知名院所,联合共建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为我省“云大物智”企业加强与一流院校的良好互动、对接创新源头、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夯实基础。着眼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快建设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建设了未来网络技术研究所、智能传感技术研究所等36家专业研究所,集聚3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成功转化2000多项科技成果,衍生孵化400多家科技型企业,成为江苏“云大物智”高新技术企业诞生和产业技术升级的新型加速器、策源地。

4、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对“云大物智”企业的支持。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体制机制,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科技投融资体系,缓解“云大物智”企业的融资瓶颈。发挥省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作用,省地联动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入,引导天使投资机构、创投机构等加大对小微科技企业的投入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向超过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苏科贷”低息贷款407亿元,向330家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投入13.3亿元,其中超过20%为“云大物智”企业。同时,建立了对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助推机制,会同省证监局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遴选高成长性企业列入省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后备库,支持其上市题材项目研发,为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入库培育的141家“云大物智”企业中,已有5家企业成功上市,46家在“新三板”挂牌。

5、打造有利于“云大物智”企业成长的创新创业生态。抢先布局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专业化、资本化、市场化的工作导向,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吸引金融机构等服务平台入驻,针对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从项目孵化、企业孵化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化、集成式服务,布局构建区域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孵化“云大物智”领域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的摇篮。截至目前,围绕“云大物智”领域,累计建设了南京物联网中心众创空间、常州传感谷众创空间等65家省级专业化众创空间,累计入驻创业团队和企业3665家,促进“云大物智”科技型小微企业不断涌现;全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660家,在孵企业超30000家,美新半导体等一大批“云大物智”企业从孵化器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行业佼佼者。

衷心感谢您和委员们提出的关于抢抓“云大物智”发展机遇、培育发展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厅将认真吸收借鉴你们的意见建议,结合工作实际,在以下三方面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一是着力培育“云大物智”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扩大省高企培育库规模,遴选更多“云大物智”领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入库培育,省、地联动加大对入库企业的资金奖励,支持其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创新,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壮大“云大物智”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二是加快构建“云大物”企业发展良好环境。深入推进“40条政策”的贯彻落实,面向广大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加大最新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的宣讲普及,为企业围绕“云大物智”开展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地方加大对“云大物智”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吸引国内“云大物智”龙头企业来江苏落户发展,发挥其生态集群效应,带动更多本土“云大物智”企业的成长。三是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加快发展谙熟“云大物智”产业发展规律、平台经济生态集群效应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充分发挥其市场化的资本筹集和项目筛选机制、以及能够与创业企业建立起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风险收益对称机制的优势,吸引其深度参与产业互联网化的生态共建,挖掘发现潜在优质“云大物智”企业,除了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外,还为企业提供整体战略协同、市场资源协同、生态关系协同及整合利用、企业成长咨询和发展风险预警等延伸服务,助推企业裂变式发展。

希望您和委员们一如既往继续关注江苏科技事业,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18年6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