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近年来,我厅积极会同省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着力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深入开展农村电商示范创建,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全省农村电商发展取得良好成效。省级县、镇、村三级电商示范体系、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商集聚效应逐步提高,一批功能齐全、产出明显的电商产业园区、街区应运而生。“沙集模式”“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全国知名。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品牌化发展有序推进。农村电商的迅速发展,带动农村地区就业超260万人。
一是着力营造农村电商发展环境。推动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全面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等政策文件,着力壮大特色产业、扩大网上营销、提升服务功能、加强人才培养、强化资金扶持等,为新农民新主体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光纤宽带网络、4G无线网络在农村地区的部署建设,全省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截止2017年底,农村地区宽带覆盖率由2013年的68%提升至96%(主要是光纤网络覆盖),宽带接入能力由2013年的10Mbps普遍提升至100Mbps。全省农村地区共建设4G基站22.3万个,覆盖率达到92%。
二是积极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商市场主体。积极支持现有市场资源和第三方平台发挥作用,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商市场主体,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实现优势资源对接整合。据监测,截至2017年底,全省网上活跃店铺87万家,在淘宝(天猫)平台的县域活跃店铺达到23万家,农产品网店15万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训。近年来,全省商务系统电商人才培训参训人员年均达40万人次,其中,农村地区超20万人次;省农委持续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万人培训”,全年培训人员达10060人;省经信委联合相关单位,5年来,共组建500多个信息化知识宣传团和农村信息服务小分队,完成各类专题宣讲培训近1000多场,免费发放知识宣传手册50万份,服务了全省百万以上的农村居民。
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电商示范体系建设。2014年以来,我厅积极推进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开展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工作。通过示范创建,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引领和带动全省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共创建7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县、28个省级电商示范县、125个省级电商示范镇、260个省级电商示范村。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集聚、绿色、共享发展,实现信息、人才、物流等资源共享,促进地方特色产业集聚和提档升级,2017年,我厅组织开展了江苏省乡镇电商特色产业园(街)区创建工作,确认了50个乡镇电商特色产业园(街)区。省经信委会同相关部门,在农村经济和社会领域信息化应用方面,共认定示范基地143个。
四是积极推进农村电商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获得感,我厅积极推动各地开展农村电商标准化建设探索,以标准化建设促进品牌化发展。积极引导有意愿的企业先行先试,加强标准化工作研究和应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电商平台企业帮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标准化建设。2017年10月,我厅组织召开了以农村电商标准化体系建设为主题的农村电商工作推进会。
五是积极推进“农商互联”。为推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我厅积极配合商务部开展的“农商互联”工作,推动各类农产品生产流通主体,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与电商企业对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京东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对接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京东“渠道下沉”战略、苏宁农村电商计划等在全省落地。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流通实体与苏宁、汇通达、“地平线”、“云田商城”等电商平台对接。截至目前,京东服务网点实现江苏省内县级全覆盖。鼓励各地集聚资源打造线上地方特色馆,目前已开设地方特色馆85个。
下一步,我厅将联合相关部门,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推动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把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一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组织实施农村宽带设施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升农村宽带普及率和用户接入带宽,力争使我省农村宽带接入能力全面超过100Mbps,切实提高农村地区宽带网络承载能力与服务水平。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支持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意见,进一步优化商务、农业、经信等财政资金对农村电商的扶持,重点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物流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应用推广、关键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二是深化农村电商示范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示范覆盖面,新创建一批省级“电商村”,至2020年,全省拟建成500个“电商村”。推进农村电商集聚发展,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向乡镇电商产业园区集中,再创建一批省级乡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街)区,到2018年底,乡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街)区将达到100个。加快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具有一定区域特色、良好示范效应、广阔发展前景示范基地的支持力度,实现网络化农村信息服务,营造出信息化农村的数字氛围。
三是推动农村电商品牌化发展。创建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品牌、农产品品牌网店(电子商务平台)和网销农产品品牌。引导从事电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精产品、做优品牌、做大规模。鼓励各地在知名电商平台打造地方特产馆,通过挖掘优势农产品资源,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网货品,塑造区域农业品牌形象,加快促进农产品电商从价格竞争向产品竞争转变。扶持各地推动公用品牌产品在地方特色馆集聚,实现优势特色农产品销售和品牌知名度“双促进”。
四是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力度。支持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平台企业等,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返乡人员、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等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和实操培训。推动校企合作,促进在校大中专学生开展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和支持“有能力、有影响、有家乡情结”的电子商务人才回农村创业就业或开展项目合作。继续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万人培训”、“农民用网推广活动”等。鼓励举办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创客论坛等活动,为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提供交流学习平台。
江苏省商务厅
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