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周志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江苏省人工智能登峰基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江苏是较早部署人工智能产业的省份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人工智能纳入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支持和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我厅结合工作职能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创新战略布局,着力从前沿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型企业队伍培育、产业政策环境营造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加快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深化与制造业的融合,努力将人工智能打造成为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1、强化前沿关键技术研发部署。围绕人工智能发展特点,按照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开发协调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省内高校、院所及科技型企业开展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前沿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为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知识储备。“十二五”以来,围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信息感知等前沿科学领域,组织实施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研究”等400余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了一批基础研究成果,在机器学习等理论研究方面与国际保持同步,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同时,着眼我省人工智能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在广泛征求高校院所和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将人工智能芯片、自然语言识别、认知型对话系统、高端机器人等产业前瞻技术作为重点突破的技术方向,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项目指南支持范围,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十二五”以来,共组织实施“基于智能硬件交互大数据的语音云计算平台关键技术研发”等前瞻共性技术研发项目30余项,省拨经费约2800万元,引导社会投资15600万元,努力培育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在智能硬件、语音交互、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的先发竞争优势。
2、加快构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面向我省人工智能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广泛集聚省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和人才,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夯实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能力基础。先后支持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优势学科高校建设了网络群体智能等4家省重点实验室,省资助经费1800万元。支持无锡建设“神威太湖之光”超算中心,连续四次位列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为海量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探索提供强大算力保障。在南京、苏州等人工智能发展先行区,推动地方引进包括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凌晓峰院士等一批国际顶尖人才团队以及德国汉堡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知名院所,联合共建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和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围绕产业应用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增强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后劲。举办了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和中国人工智能峰会,先后邀请国内外200多家科研机构到我省开展对接洽谈,积极为省内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密切与上海交大、沈阳新松等省外高校院所及骨干企业的合作搭建平台、共谋发展。
3、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队伍。积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将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队伍作为推进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省产业创新水平。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设立省级专项培育资金支持进入培育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使之早日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全省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00家,其中思必驰、埃斯顿等一批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在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大力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业,完善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重点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吸引更多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苏创新创业。全省建有常熟昆承湾智车云、苏州工业园区机器人等一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并涌现出从事人工智能肿瘤早期检测系统研发的南京恺尔生物、研发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苏州豪米波等一批在孵科技型小微企业,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的策源地。此外,积极依托我省已有的电子信息等制造业产业基础,推动相关行业骨干企业向人工智能领域延伸、转型和融合发展,三宝科技、苏宁云商、江苏满运等企业分别在智能交通、智能零售、智能物流等领域走在了行业前列,也为我省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拓展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4、营造良好创新政策环境。为贯彻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今年我省专门出台了《江苏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从全省层面对人工智能产业进行系统部署。我厅通过组织实施“千人万企”、“百院百校”行动,深入推进“40条政策”的贯彻落实,面向广大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加大最新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的宣讲普及,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氛围。当前,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产业、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的共识,许多地方都制订了本地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意见和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人工智能产业专项配套政策。如南京市出台了《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给予国际顶尖人才、重大创新平台“一事一议”和“特事特办”的优厚支持政策;苏州工业园区投入15亿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引进的龙头企业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落户奖励。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小米、科大讯飞、地平线、旷视科技、蔚来汽车等一批国内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先后来江苏落户发展,助推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初步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收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江苏省人工智能登峰基地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在以下三方面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一是继续强化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充分发挥南大、东大、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集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各类科技计划予以大力支持,通过“项目+课题”等形式,促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团队与省内骨干企业强强联合,形成“内驱+外需”式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机制,加快打造我省人工智能发展核心驱动力。二是着力强化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将人工智能领域作为省双创计划,省杰青、优青等计划项目的重点支持方向,充分发挥各类研究院、产业创新平台的引才聚才作用,推动地方出台更为优厚的人才落地安居政策,营造良好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引导更多高端人才向我省集聚。积极支持南大人工智能学院等具有学科优势的高校面向省内相关企业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并重点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实训基地,支持高校通过产业教授、科技副总等多样化形式与企业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结合更加紧密,更好发挥高校院所的智力支撑作用。三是依托高新区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我省人工智能登峰基地,支持江宁高新区、新港高新园、苏州工业园区等省级以上高新区围绕人工智能细分领域打造产业集聚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建设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基地和科技产业园,通过政策集成和资源整合,引导更多一流高校在江苏设立专门的人工智能研究院或载体,吸引国内外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在江苏设立研发中心或地区总部,加快人工智能企业、人才和科研机构在省内集聚,积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软实力,促进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对江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言献策和一直以来对江苏科技创新工作的大力支持。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18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