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林业专题 > 绿美村庄211提升工程 > 政策标准
江苏省2023-2030年国土绿化规划纲要暨2023-2025年三年行动计划
发布日期:2024-04-09 14:47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林业和江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围绕“稳总量、提质量、出精品、创特色”的总体目标,通过工程推动、项目带动、产业拉动和社会联动,共计完成造林绿化617.51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4.06%。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可绿化区域绿化率达100%,内河干线航道用地范围内可绿化区域绿化率达95%,水域绿化率达90%;建设国家森林乡村259个、省绿美村庄6812个;建设国家森林城市6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县(市、区)及单位44个;建设省级以上“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71个,义务植树1.54亿株,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率达98%,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厚植了绿色生态底色。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以科学、生态、节俭绿化为主线,以不断增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根本目标,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重要抓手,坚持国土绿化与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有机结合,稳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高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建设蓝绿辉映、林城相融、村美景秀、物种丰富的高颜值生态家园,为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江苏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兼顾。严格遵守耕地保护政策,严守生态安全红线。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机理与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开展高标准国土绿化,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和碳汇能力,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有效发挥其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

——坚持绿色发展、惠民利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以“最浓绿色”绘就“强富美高”新江苏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坚持因地制宜、应绿尽绿。加强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深入研判实施地域国土绿化的生态、景观、防护等主导功能需求及生态文化传承,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彩色树种、经济树种优先,科学选择、合理配置,展现美好自然景观,彰显生态特色人文底蕴。

——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强化地方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有效解决国土绿化的内生动力、长远发展、统筹协调等问题。统筹发挥绿化委员会的功能和作用,健全国土绿化的社会参与机制,拓宽参与渠道,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推进全民绿化共建共享。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一个锚定,三个聚焦,六个实现”。锚定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之大者”;聚焦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等“四库”的做大做强,聚焦“绿色颜值”与“金色产值”的共生共赢,聚焦林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以及“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等“五个重大关系”;通过科学优质高效的国土绿化,实现资源总量再巩固、质量效益再提升、民生福祉再增进、乡村景观再升级、生态经济再突破、部门责任再夯实,添绿绘彩江苏大地,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筑牢生态基底。

(二)主要指标

2023-2025年,全省完成造林绿化60万亩,其中新增造林6.3万亩,更新造林、退化林修复和低效林改造35.9万亩,封山育林17.8万亩,完成森林抚育9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4.1%。实施绿美村庄211提升工程,新建绿美村庄600个,改造提升绿美村庄300个,打造绿美古树村庄30个。新建更新完善农田林网90万亩,开展四旁和零星植树9000万株,培育珍贵和彩色树种6000万株。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率超过98.0%。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56.0立方米/公顷。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显著发挥,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026-2030年,全省完成造林绿化50万亩,完成森林抚育100万亩,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4.1%以上。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56.5立方米/公顷以上。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明显提升,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水平及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生态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科学的、生物多样性的、因地制宜的绿化理念深入人心,国土绿化服务美丽江苏建设、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能力迈上新台阶。

江苏省2023-2025年国土绿化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2022年

2025年

林木覆盖率(%)

24.06

24.1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3.91

>42

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立方米/公顷)

56

56.5

造林面积(万亩)

/

60

绿美村庄建设个数(个)

/

930

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率(%)

98

>98

 

三、规划布局

以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现实需求为基础,衔接《江苏省“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及与国土绿化相关的其它发展规划,构建并完善“四廊、四片、四网、多点”的国土绿化空间布局。

四廊:长江生态景观廊道、淮河生态防护廊道、滨海生态防护廊道、大运河生态景观廊道。以补廊丰物、修廊提质、连廊促产为重点,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及其良种壮苗和合理的配置模式,补齐缺断廊道,促进野生动物迁徙,提升物种丰富度;对现有低质低效廊道进行改造提升,增强碳汇能力和景观效果;以四大廊道为主干,联通周边中小廊道,形成廊道网络,为粮食丰产稳产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有效的生态防护。

四片:以环太湖、宁镇扬、徐州、连云港为主的丘陵岗地。以改造修复、精准提升、封育保护为重点,持续推进退化林修复和低效林改造;针对不同立地、森林类型和培育目的科学运用适宜的技术模式,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加强重要生态区位的封育保护,做到封育结合,促进林分正向演替,提升森林的健康度。

四网:以农田林网、水系林网、公路林网、铁路林网为主的高标准林网。持续推进新建公路、铁路两侧林带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林网和水系林网建设。以调优结构、调好质量、调强功能为重点,加强现有林网优化提升,科学调整树种组成,提升林分质量,优化林分结构,强化多重功能,丰富物种多样性,让“四网”更多样、更稳定、更可持续。

多点:以城镇、村庄、厂矿企业、单位、公园、宜林零星地块为主的多点。充分挖掘绿化潜力,拓展绿化空间,实施规划建绿、身边增绿、见缝插绿、见空补绿、拆违还绿,着力打造一批森林城市、森林小镇、绿美村庄、绿色单位(企业)等,促进环境更优美、城乡更宜居。

四、主要任务

(一)聚焦拓展创新,推进全民义务植树

积极探索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的新方法、新途径,把义务植树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因时因地因势开展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群众认可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大力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探索建立“种、护、管”一体化长效机制,实现义务植树常态化、公民尽责多样化。

(二)聚焦人民满意,打造绿美人居环境

遵循城乡一体绿化理念,推动森林进城进村、环城环村、连城连村,着力构筑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体系。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积极打造一批独具区域特色的国家森林城市,高标准的绿美村庄,高品质的绿色单位、绿色社区、绿色校园和绿色营区,擦亮和美城乡、诗画村庄生态底色。

(三)聚焦宜林立地,深挖国土绿化潜力

把大力挖潜增绿作为国土绿化的首要任务,要深入挖掘全省各地除耕地外的宜林(绿)荒山荒地、盐碱滩地、沟渠路堤、山林空地、村庄用地、建设用地、低质低效林地等资源用于国土绿化,见缝插绿、见空补绿、拆违添绿、立体拓绿、身边增绿。

(四)聚焦重点区域,提升绿化美化水平

重点区域的森林是提升造林绿化显示度和扩大造林绿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要把提升重点区域绿化美化水平作为造林绿化的重要任务。全面加强重要通道沿线、重点水域沿岸、丘陵岗地和重要节点等区域造林绿化和品质提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扎实开展绿美廊道建设提升等工作,做好植管衔接,实现植管并重。

(五)聚焦保粮增产,完善农田防护林网

农田林网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绿色屏障,推进农田林网建设是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高林木覆盖率、保障粮食高产稳产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农村道路、沟渠、田坎等空间,在合理确定林带主次和结构,科学选择树种,合理搭配乔灌等基础上,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创新农田林网建管机制,确保栽得活、留得住。

(六)聚焦传承增效,提升森林质量内涵

以建立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林施策开展中幼龄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和低效林改造,提升亩均森林蓄积量和林地生产力,有效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全面落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和养护责任,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分级管护制度,积极打造我省古树名木保护复壮特色品牌,讲好古树名木“活的历史”文化传承故事。

五、重点工程

(一)困难立地造林工程

深入挖掘造林绿化潜力,积极拓展造林绿化空间,针对困难立地造林“施工栽植难、苗木成活难、提高成效难”等掣肘难题,立足实际,谋后而动,精准发力,以适生林木及其配套实用技术等的合理运用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开展沿海盐碱地、低洼滩地、荒山石山等困难立地造林,努力实现地尽其利、树尽其用,啃下“硬骨头”,绘美“绿底色”,做好“林文章”,切实改善我省生态脆弱区域绿化面貌,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沿海盐碱地造林:围绕“向蓝海求空间,为海涂增绿颜”目标,全面摸排沿海造林绿化空间,深入挖掘沿海地区造林绿化潜力,持续推进林木覆盖率提升和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针对沿海造林立地条件差、盐碱含量高、土壤板结、熟土层浅,以及适生树种少、栽植管护难度大等问题,充分发挥涉林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协同攻关“卡脖子”技术,在加快实施盐碱地造林试点的基础上,推动更多盐碱荒滩成为林海绿洲。同时,结合滨海生态防护廊道建设,将海岸线打造成一条有机串联海岸基干林带、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镇村绿化等各类国土绿化点、线、面的绿美生态屏障,不断提升沿海地区生态承载力,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居地建设。

低洼滩地造林:以沿江、沿河湖库及里下河地区等地势低洼、滩地较为集中的区域为重点,持续开展低洼困难立地造林绿化。在造林地块的选择上,要系统分析地下水位等因子对栽植成活率的影响,适当采取相关措施对造林地块进行改造,避免因排水不畅而引发树木死亡、树势衰弱等情况;在造林树种的选择上,要优选适生耐水湿树种及其良种壮苗,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造林密度和配置模式,同时注重其固堤护岸、防风消浪、景观美化和促进野生动物繁衍迁徙等多种用途的发挥;在栽植和管护过程中,要注重与栽植树种和品种相关的配套技术措施的合理应用,确保栽得活、长得好、效益高。

荒山石山造林:遵循“科学规划、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一山一策”的原则,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持续推进荒山石山造林,推动山体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景观风貌持续优化和生态空间有序利用,促进荒山石山林木覆盖率和生态承载力提升。在荒山石山造林过程中,要优选适生耐干旱瘠薄树种及其良种壮苗,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容器苗的使用比例,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引水上山、悬索运苗、爆破碎石、机械挖穴、客土植苗等一系列措施,保障植树造林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通过不懈努力,让石山披“绿装”,荒山变“绿海”,“金山银山”迎面来,让复绿后的荒山石山成为“青山就是美丽”的最好诠释。

(二)绿美廊道建设工程

以长江生态景观廊道、淮河生态防护廊道、滨海生态防护廊道、大运河生态景观廊道等四大骨干生态廊道的优化提升为重点,兼顾其与周边中小生态廊道联通和各类水利工程绿化,通过“断带补齐、窄带加宽、次带改造、残带提升”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生态防护功能、森林景观质量、森林碳汇能力和物种丰富程度。

长江生态景观廊道: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科学推进省域内长江两岸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以森林提质、生态修复为重点,充分挖掘绿化潜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施规划建绿、见缝插绿、见空补绿、拆违还绿;充分研判森林资源现状、生态修复重点和改造提升难点,科学选择和配置耐水湿、净化水质、抑螺防病、野生动物食源树种和彩色树种等,加强栽植管理和栽后管护,持续推进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留一江清水、绘两岸美景”,为长江江苏段成为落实“五新”“三主”要求的引领段、示范段添砖加瓦。

淮河生态防护廊道:以淮河两岸及区内毗连大小支流河道绿化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为重点,采取“断带补齐、窄带加宽、纯林优化、封育保育”等措施,持续推进淮河生态防护廊道建设。持续开展淮河流域沿线新造林及现有林带更新改造,优选适生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彩色树种,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大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的绿化美化力度,推进淮河沿岸重点区域防护林体系的完善和提升,进一步增强淮河生态防护廊道防风减灾、水源涵养、净化水质和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提升森林美景度,为城乡沿河生态环境添绿增彩,为野生动物的迁徙、繁衍提供有力保障,绘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生态底色,为淮河沿线社会经济绿色发展赋能。

滨海生态防护廊道:持续加强千里海岸线新老海堤两侧基干林带建设,提升滨海生态防护廊道重要节点森林质量,做好困难立地造林、森林抚育、更新改造、病虫害防控和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等工作,因地制宜选择乡土树种、耐盐碱树种、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等,调优林分结构,培育树种丰富、结构优化、林相美观、质效显著的多功能林带,打造集防风固沙、涵养水土、生态保护、绿色景观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沿海绿色长廊,不断提升滨海生态防护廊道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将沿线自然保护区、湿地、林场、森林公园、绿色镇村等串珠成链,助力滨海复合生态空间营造,区域滨海风貌提升和生态旅游协同发展。

大运河生态景观廊道:持续推进大运河生态景观廊道建设,积极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实现“应绿尽绿、宜栽尽栽”。在重要旅游河道和景观节点选择能体现地域生态文化的树种、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建设地域特色显著、林相优美的景观防护林带,以绿色生态涵养绿色文化。在其它区域,根据不同河段两岸森林的功能特点和景观特色,通过“补齐林窗、美化景观、丰富林层、封育保育”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大运河生态景观廊道的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能力、水质净化能力和森林美景度,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提升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能力,极大赋能大运河生态价值、生态优势、生态竞争力,助推大运河“流动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传承后世。

(三)林网提质增效工程

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农田、道路和河道等林带林网建设,规范布局林带宽度,优选适生树种,合理运用配置模式,强化建管结合,打造集防护、观赏和木材资源储备等功能为一体的优美的景观防护林带,实现“绿不断线、景不断链”。以调优结构、调好质量、调强功能为重点,加强现有林网的更新改造和质量提升,科学调整树种组成,提升林分质量,优化林分结构,强化多重功能,丰富物种多样性。

农田林网:遵循因害设防、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的原则,充分利用农村道路、沟渠、田坎等现有空间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进一步发挥农田防护林网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丰产稳产,保障粮食安全等作用的同时,统筹考虑林网的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高效提升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水平,坚持网格面积标准化、林带结构合理化、造林树种科学化、苗木规格标准化、造林技术规范化、抚育管理常态化;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水热条件和农民接受程度等,合理布局林带的走向、间距和宽度,科学选择适生树种和配置模式,优先选用深根、窄冠、抗性强的乡土乔木树种和林木良种,兼顾用材、经济、美化的需要。用“绿美城墙”护卫国家粮食安全,用“绿美网格”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用“绿美廊道”拓展生物迁徙之路。

水系林网:遵循生态优先、自然融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积极对接河道疏浚和河湖空间带修复等工程,瞄准宜林绿化空间,深挖造林潜力,持续推进水系林网建设。在新建和改造提升水系林网的过程中,因地制宜优选耐水湿树种、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等,合理配置,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促进水系林网固堤护岸、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降尘减噪、防止水土流失和丰富物种多样性等多种功能的有效发挥。进一步优化城市(镇)水体岸线“多彩可及、主客共享”,乡村水体岸线“岸绿景美、林水辉映”的滨水生态空间,打造生态宜居,亲水便捷,富有水乡情韵的沿水绿美林网。

道路林网: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深挖造林潜力,积极开展在建、新建各类公路、铁路两侧的林带建设。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生态文化特色,优选适生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彩色树种,乔灌草合理搭配,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增加道路林网绿量,打造一条条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结合紧密、协调统一的绿美林带。积极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补齐断带、改造次带、提升残带,进一步优化树种、林种结构,打造景观效果、防护功能俱佳的道路林网体系,推动实现“结构优、健康好、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道路林网。

(四)绿美家园建设工程

全面推进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单位建设以及城镇、乡村绿化建设,“织密”优美森林生态网络,提高森林景观生态连通性,提升城镇、乡村生态空间的质量和功能。

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立足城市自然山水禀赋、历史人文积淀和人居环境需求,全面保护现有森林、湿地、绿地等自然资源,统筹城区生态空间,积极推进森林进城、森林环城、森林连城,大力开展挖潜增绿、见缝插绿、拆违还绿,提升林木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加强生态空间连通,提高城市森林(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拓展森林休闲游憩、自然科普教育等功能,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构建起相融相通的森林网络系统,将森林科学合理地融入城市空间,形成“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水绿交融、绿美融合”的景观格局,打造“生态环境良好、森林景观优美、绿化功能完善、文化内涵丰富”的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实现国土绿化建设成果惠民利民。

绿美村庄建设:立足“美化当代、惠及子孙、百年乡情、千年秀林”定位,按照绿化、美化、文化“三化”结合,绿地、林地、湿地“三地”同建,经济、生态、景观效益“三效”兼顾,自然美、林草美、田园美“三美”叠加的总要求,按照一村一方案、一村一特色的原则,统筹推进绿美村庄建设。充分利用村庄道路、水系两侧、农田林网等宜林地段,以及庭院宅旁、边角隙地、拆违撂荒等乡村非耕地,开展林网建设、小游园建设、庭院绿化、盆栽绿化、花坛绿化,推进环村景观防护林建设,形成立体、复合、多层次的乡村绿化风貌,优选适生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彩色树种和多用途树种,绘就“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好生态画卷,让绿美村庄的百姓能够“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守得住乡恋”。

针对全省有登记在册古树的村庄,因地制宜、因树制宜保护古树树体和原生环境,改善古树生存条件,恢复和提高树势,深入挖掘其历史和生态文化价值,围绕古树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进一步展现和融合,持续开展古树资源的生长监测、日常管护以及抢救复壮、科学研究、文化体验、宣传教育等工作,进一步活化蕴含于古树资源中的“沧桑之美、笃定之美、优雅之美”,打造集“古树资源保护、生态文化传承、自然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富有江苏特色的绿美古树村庄。

绿美单位:加强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辖区的绿化美化建设,坚持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相结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逐步建成总量适宜、配置合理、物种多样、美观宜人、生态良好的绿美单位,全面提升单位绿化美化水平,打造一批高品质的绿色单位、绿色社区、绿色校园和绿色营区。重点加强产业集中区、企事业等单位绿化美化,因地制宜丰富适生绿化树种,科学合理配置,在增加单位绿量的同时,提升景观效果和生态稳定性。

(五)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开展中幼(龄)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复、树种结构调整等,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的固碳增汇功能,促进健康、稳定、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的培育。

中幼龄林抚育:以提高林木蓄积量和木材质量为主要目标,对用材林采取间伐、补植、修枝、施肥、灌溉等措施降低树种密度、调优树种结构,促进速生,培育无节良材和大径级材。以建设结构稳定、功能完备、景观优美的森林生态体系为目标,对生态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采取定株抚育、生态疏伐、修枝等措施,提升防护能力和景观效果。以产品优质高产为主要目标,对经济林实施标准化生产,打造品牌,增加经济产出。因地制宜推广高效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以耕代抚,促进林木早期速生。科学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促进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生长发育,保护森林天然更新能力。

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复:对稳定性失调、系统功能退化的林分,遵循生物学、生态学规律,因地制宜、因林施策采取间伐、树种更替、补植补播、封山育林等措施开展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复,改善林分结构和生境,提高林分质量、稳定性和效益水平。对丘陵岗地质量较差、生产力较低、病虫害严重、森林火灾隐患大的林分和平原地区生长衰弱、林地生产力低的人工林实施改造和修复。对单一纯林、残次林或景观较差的林分,通过多种人工干预措施进行改造优化,丰富树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美化景观。

树种结构调整:针对城乡森林景观营造和群众生态需求较强的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及水陆交通干线两侧,持续推进森林结构多样化和景观化改造提升,加大彩色化树种配置力度,打造多彩靓丽的城乡视觉环境。加大适生乡土珍贵用材树种应用力度,结合伐后更新、抚育改造等增加珍贵林木比重,提升珍贵木材资源储备能力,力争“蓄宝于林、藏富于民”。积极培育复层异龄林、针阔混交林,促进乔、灌、草立体配置,提高森林生态效益,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优化固碳能力强树种及其良种壮苗占比,进一步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六)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依托全省林业资源,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加快生态文明传播人才培养,普及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生态文化知识,繁荣生态文化产业。至2025年,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率达98%以上。

生态文化村建设:以“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兴旺、人与自然和谐、示范作用突出”为总要求,持续推进生态文化村建设,强化先进经验宣传推广。紧密结合区域自然资源特点及民风民情特色,充分发掘和保护原有生态文化资源,努力打造“文化与民俗相依、生态与产业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建设新标杆,不断丰富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结合植树节、森林日、生态日、湿地日、爱鸟周、地球日等生态文化节日,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宣传普及生态文化,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保护生态、热爱森林、建设家园等生态文明宣教活动,持续增强全民生态意识。积极探索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的新方法、新途径,持续推进“云端植树”“码上尽责”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鼓励民众通过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形式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做精做深基于林业资源的自然科普教育,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公众认可的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一支“懂科普、能科普、会科普”的自然科普教育人才队伍。

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积极开展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摸清古树名木资源家底。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古树名木范围和等级界定、管理职责分工和协调,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迁移和破坏古树名木行为。完善古树名木动态监测体系,定期监测和跟踪管理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现状及后备资源情况等。持续开展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示范,按照“一树一方案”原则,对濒危或生境条件急需改善、生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开展精准复壮。深入挖掘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传承生态文化,让历史文脉、悠悠乡愁在古树名木的年轮里传承下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各级绿化委员会职能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外部要素供给,合力攻坚破解国土绿化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行林长制,围绕各级林长落实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目标责任制、制定规划计划、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三大职责”,完善党委领导、党政同责、逐级明责、分区负责的责任机制,推进各级林长履职尽责。

(二)加大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对国土绿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资金,加大对国土绿化的投入,全面保障国土绿化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积极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各类项目资源,规范、合理利用各类项目资金。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积极引进公益造林项目资金等社会资金参与国土绿化。

(三)坚持改革创新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国有林场经营机制,进一步激发林业经营者造林护林营林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国土绿化的内生动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林业碳汇试点,深化林业碳汇研究,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有效途径。建立健全森林保险制度,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开发国土绿化相关绿色金融产品。

(四)严格督查考核

加强目标责任制考核,坚持以考促干、以考促建、以考促优,持之以恒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结合日常监管,通过监测、督查、评估等一系列工作的持续开展,从规划、种苗、造林、管护和森林经营等各个环节抓起,对国土绿化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全环节管控,确保各环节有效衔接、高效运转、不留死角。

(五)强化支撑保障

围绕国土绿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种苗繁育、良种选育、栽植管养、病虫害防控和森林防火等一系列工作,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对适用、实用、管用林业科技成果的示范、转化、推广,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贡献力。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土绿化中的应用,有效提升国土绿化精准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加强林业科技人才队伍,尤其是基层科技人才和技术团队建设。

(六)广泛宣传发动

加大国土绿化功能和作用的宣传力度,积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扩绿”“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等对林业工作的重要指示,要让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重要论述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国土绿化知识普及活动、自然科普教育活动等,促进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关心、支持林业,让广大人们群众成为绿色文化的传播者、美丽江苏的推进者、绿色家园的建设者、绿色公益的参与者,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奠定坚实生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