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头条新闻

苏州:念好“生态经” 重现“太湖美”

发布日期: 2019-05-13   11:39   信息来源: 江苏省财政厅 字号:[ ]

编者按:

2017年,我省宣布全面建立“河长制”,全省10万多条村级以上河道,每一条河流都有了“河长”,2018年又推出湖长制,确保不落下一块水域。

如今,“河湖长制”升级到哪一步了?成效如何?“河湖长”又需承担哪些义务?日前,记者走访了苏州、南通、徐州,亲眼见证着以河长制促河长治的成功实践,各地纷纷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河湖治理和管护投入,合力走出一条开创性的治水之路,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坐拥七成太湖水域的苏州,把太湖水环境治理摆在首位,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开展退垦还湖、生态清淤等综合治理。治水是个细活,也是个慢活,但多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这首歌再度唱进了人们心里。

围网养殖将成历史

乘坐快艇,从苏州吴中区东山镇出发进入太湖水域,眼前渺渺烟云,悠悠水韵,只有零星几处正待拆除的水上看护房。“以前东太湖里都是密密麻麻的围网,过多养殖给太湖水质安全带来了隐患。”省太湖渔管办副主任吴林坤告诉记者,2008年,苏州曾花大力气将16.9万亩围网养殖面积缩减至4.5万亩。但为了还这片水域原生态面貌,去年4月,苏州再次决定拆除太湖里最后的4.5万亩围网,收回养殖权,共涉及2809户养殖户、3005本养殖证。今年6月底,将全面拆除完毕。这意味着,太湖围网养殖将成历史。

“我们小时候都是去太湖挑水喝的,后来这里有人开始围网养螃蟹,看到他们抛饲料喂蟹,大家就不再喝太湖水了。”在太湖边土生土长的杨春梅说,她后来连洗菜都不会来这里了。离开这片水域,今年50岁的潘东喜感慨万千,养蟹20年来,见证着水质的变化,“这几年明显感觉到水质转好,不浑浊了,白鹭比以前也多了。”绝大多数渔民明白围网拆除是为了太湖的生态环境,更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喝上放心的水。虽然收入减少了,但从对绿水青山的保护、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角度出发,他们还是理解支持的。

苏州科学定制补偿方案,财政资金优先保障。苏州市财政局副局长邵华表示,在此次太湖围网拆除上,省市区三级财政共投入17.2亿元。养殖户的围网拆除补助包括水面占用补偿费、提前终止养殖补偿费、养殖设施补偿费,及转产转业补贴和签约、拆除移交奖励。

不让污水流入湖中

吴江太湖新城在湖畔崭新崛起,这个临湖现代化活力新城在建设过程中有一条“铁律”:新城20公里太湖岸线,不放一根排水管,周边50平方公里内没有一家工厂,不让一滴工业污水流进东太湖。

“污染在水中,污染源却在岸上,治理太湖水污染,必须要从源头‘病根’入手。”苏州市河长办副主任、水务局副局长陈习庆直言,这是苏州人民的心声,也是当地政府努力的方向。太湖治理是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和民生工程,近年来,当地通过太湖治理倒逼发展转型,严格环境准入、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清洁生产,累计劝退、拒批“两高一资”项目1033个,涉及金额122.9亿元,连续9年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的“两个确保”任务。

《苏州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苏州将继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从源头控制工业、农业、生活污染。严格落实“河长制”,实施入湖河流及小流域综合整治,打造环湖生态保护圈。其中,2019年底前,完成太湖沿岸3公里范围内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6.84万亩。到2020年,太湖(苏州)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稳定保持在II类,总氮、总磷污染物排放量将比2015年分别削减14.13%、13.76%以上。

跨界治水让碧波回归

流动性强是水的一大特点,沿湖各地分而治之因地施策只能解决本地问题,却无法实现对湖体水质的整体提升。那么,必须打破属地本位,各地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协作联动才能保护水环境。去年11月的太湖湖长协作会议上,沿太湖的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四市湖长纷纷表态,支持建立太湖湖长协商协作机制。国内首个跨省湖长协商协作机制的建立,将全力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为唤回一泓碧波,苏州主动与周边城市加强对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构建跨界治水的“一盘棋”格局,今年又将进一步完善跨界治水,全面建立200公里岸线的省际交界河湖“联合河长制”。值得一提的是,无数臭水沟得以“重生”。

“在太湖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中,我们将统筹太湖治理各项资金安排,集中政府投入,针对流域治理工程属性,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建立与流域治理改革创新任务相适应的资金支持方式。”邵华介绍,

财政资金供给以目标和问题为决策导向,优化资金安排科目,增加对环境政策研究、环境教育、第三方服务等非工程类措施的支持。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社会投融资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驱动作用。

同时,鼓励绿色信托、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金融模式用于流域治理。(江苏经济报记者朱梦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