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徐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新型高效种业创新和深加工体系推动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蓝莓是我省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主要分布在以南京溧水为中心和连云港赣榆为中心的两个主产区。近年来,我省聚焦功能物提取、健康食品等领域,着力打造优质粮油、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绿色果蔬等4条省重点链和水稻、小麦、果品等13个细分产业链,推进蓝莓种业、种养、加工、品牌、销售等特色产业发展,赣榆蓝莓等市域县域特色产业链初步形成。
一、推进蓝莓种业创新。我省是国内最早开展蓝莓研究和种植的省份之一,“十四五”以来,共组织实施“蓝莓黑莓高效育种技术研究及种质创新和优良品种选育”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其中,“蓝莓黑莓高效育种技术研究及种质创新和优良品种选育”项目,从国内外广泛引种收集蓝莓品种资源,在南京农高区创建了我国最丰富的蓝莓种质库,保存种质品种材料近200份(个),基本涵盖目前国内全部蓝莓品种,建立以育种目标性状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为蓝莓种质创新和良种选育提供坚实资源保障。
二、强化加工技术研发。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以农业重大技术为牵引,支持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部分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协作,协同开展蓝莓等乡村特色产业技术研发、农技推广应用等工作。省农科院牵头完成的“浆果花青素功能解析及产品创制关键技术”获2021年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位于赣榆区的江苏沃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稳态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获2021年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集成生物酶解、分子辅色和纳米包埋工艺制备澄清蓝莓果汁,制定了蓝莓稳态化加工技术规程及HACCP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生产工艺标准化,开发了高品质新型健康蓝莓果汁。
三、提升种植设施水平。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相关部门印发《江苏省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引领示范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设施农业发展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制定设施棚室改造提升实施方案,按照省级补助资金补贴额度不超过项目总投资30%、单体项目省级财政资金扶持额度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标准,支持(包括设施蓝莓种植在内的)新建标准设施棚室和改造提升老旧设施棚室。2024年,省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新建改造一批标准化、智慧化设施棚室,支持新建设施棚室或改造提升老旧设施棚室超过1.8万亩,其中支持赣榆区1100亩。
四、完善政策支持。2022年以来,累计安排省级财政资金超3亿元用于支持包括蓝莓产业在内的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重点扶持利益联结紧密、带动范围广、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政府投资基金设立一批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现代种养业、农业科技等乡村振兴领域,截至2024年末,乡村振兴基金累计投资项目75个、投资金额33.80亿元,有效支持了我省农业产业发展。省财政按照国家部署要求继续实施设施农业贷款贴息政策,对现代设施农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贷款予以不超过2%标准补贴。
结合您所提蓝莓产业在种苗、栽培、精深加工、销售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进一步加强调研,持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培育壮大特色品牌,推动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蓝莓种苗培育和技术集成示范。依托南京国家农高区等,重点开展蓝莓种苗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等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以及超高产绿色种植方式、肥水药剂绿色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打造“高产+优质”“高产+绿色”协同创新模式。围绕蓝莓精深加工、保鲜包装、冷链物流设施和智能化、数智化建设等关键环节,引导高校院所和企业联合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二是培育壮大产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分类培育,支持沃田等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全产业链链主企业精耕深耕细分领域,推出一批行业头部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前伸后延产业链条,提升全产业链带动能力。三是继续推进设施设备改造。继续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持续支持各地围绕包括蓝莓种植在内的设施棚室改造提升,立足本地资源要素,谋划、储备、实施一批高质量设施棚室改造提升项目,重点支持设施棚室水肥一体化、环境调控和育苗育秧等系统配备和智能化改造,提升蓝莓等园艺作物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感谢您对乡村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我省“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