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盐城市上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细化出台210项具体改革任务,扎实推进、重点突破,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
经济运行保持稳健态势。出台并用好用足一揽子稳增长、促发展政策措施,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汽车产业规模重返千亿元,外贸进出口再创新高,文旅市场持续升温,粮食总产连续10年超140亿斤,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工业技改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四上”企业数均居全省前列,金风科技、盐城工学院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光伏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油气钻采井口装备产业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盐城经开区、盐城高新区在全国排名跃升10位。争取“两重”“两新”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清单项目等资金居全省前列,带动99个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合力攻坚的氛围更加浓厚,产业项目的方向更加聚焦,项目建设的力度更加突显,投资回升的态势更加稳固。1到11月份,全市新开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15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5个,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海洋经济等一批聚焦产业新赛道,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项目全域开花、持续上新。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现。全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滨海港工业园区开展零碳产业园区试点建设,探索绿色低碳智慧理念在实践中的模式创新与技术验证,打造中国向世界展现“双碳”行动力的重要窗口。在守好生态底色中创塑发展特色,放大“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金字招牌和非常“6+1”比较优势,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江苏发展、彰显盐城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全国碳达峰试点现场会、跨国公司江苏行——盐城零碳产业园国际合作交流会、第十届中德农业周、第三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等重大活动先后在盐召开。成立全国首个绿电绿证服务联合体、盐城港全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获得全国首个国际零碳认证、盐城高新区获批省级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整座城市绿色发展影响力不断提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全省第一,省考及以上断面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东台黄海森林公园获评全国首家零碳旅游度假区,创成省生态园林城市,绿色已然成为盐城最亮丽的底色。
社会事业不断提档升级。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养老、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民政工作获得国家级表彰,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文化事业、文旅产业繁荣发展,非遗工作获得文旅部表彰,新四军纪念馆、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建成投运,4条线路入选全国特色旅游线路,“Nice盐城”品牌获评省宣传推广十佳案例。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盐丰、盐阜快速通道全线通车,盐都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职业教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连续两届夺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承办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等省级以上赛事59项,盐城马拉松、龙舟赛等群众体育赛事影响不断扩大,两名运动员勇夺国际大赛冠军。平安盐城、法治盐城建设持续深化,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积极稳妥化解风险隐患,法治建设满意度保持全省领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