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聚焦污防攻坚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时间:2024-05-20 10:56 来源:盐城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近年来,盐城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聚焦污防攻坚,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八年列全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连续三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狠抓污染天气治理。多次专题研究会办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落实三级“网格长”责任制,制定并实施国省控站点环境空气质量提升方案,定期通报11个板块、21个国省控站点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实时分析研判,科学指挥调度。围绕“控扬尘、治臭氧、抓减排、强执法”,聚焦“五降一提升”攻坚目标,实施扬尘清零、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科学有序深度减排、移动源专项治理、生物质电厂与锅炉综合治理五大行动,按照超序时20%的要求,督促推进列入省大气计划重点工程项目、列入市大气计划重点工程项目、列入省政府挂牌督办的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任务全部完成。

狠抓水环境质量改善。围绕国省考断面水质全优Ⅲ目标,实施全市域、全流域、全要素、全时段溯源整治,组织编制实施重点断面“一方案三清单”,按照沿线镇村、支流支浜、入河排污口“三个全覆盖”要求,聚焦均值不达标、单月不达标、低限达标及往年汛期水质波动较大的重点断面,紧盯长期、反复超标的污染因子,开展加密、溯源和走航监测。成立执法、监测、帮扶、曝光、综合5个工作专班,对黄沙港闸、川东闸、王港闸、海堤桥重点断面开展常态化督导帮扶。持续开展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积极推进42家涉氟企业、130家涉磷企业分类整治,全面推动淮河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按序时推进完成41个水污染防治工程、24个水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市17个国考、34个省考、21条入海河流断面和1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实现4个“100%”。

狠抓土壤污染防治。以“一住两公”用地安全为重点,市生态环境局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联动工作机制,加大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督促125个高风险遗留地块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率93.2%,强化对101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监管,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四年达100%。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全市27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1400多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4000多家小量危废企业纳入省市信息化监控系统进行管理。

狠抓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对51个点位定期开展海水水质预警监测分析,每月对31条主要入海河流闸口水质采样监测,及时通报各地,督促整改。组织编制列入全省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的8条重点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完成277个入海排口整治,统筹推进河流入海口和海滩垃圾综合整治,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为94.5%,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大丰川东港成为继东台条子泥后,创成第二个国家级美丽海湾。珍禽保护区射阳河——斗龙港段创成省级美丽海湾。

生态是盐城的优势,绿色是盐城的底色。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海洋碳汇、森林碳汇、湿地碳汇优势叠加。下一步,该市将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优美人居环境上展现更大作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