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会议近日召开,探索生态保护新路径和生态治理新方法,打好“组合拳”,系统谋划、推进2024年度美丽徐州建设。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责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实干争先,让美丽徐州可触、可感、可享———
年度启动建设5大类89项生态修复工程,截至2023年12月,全市累计修复废弃宕口206处(含正在实施60处)、累计治理塌陷地29.97万亩(治理率70.8%)。《徐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审查。创建省级绿色矿山2家,实现在采绿色矿山创建全覆盖。
造林绿化由大规模向精准化、精细化、高质量转变,全年完成造林绿化5万亩,占全省20%以上。村庄生态绿量不断增加,建成绿美村庄44个,创建省级绿美村庄37个。全市高效林下复合经营约100万亩,实现造林绿化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共赢;
推动自然保护地建设。新建湿地保护小区21个,修复湿地3100亩,云龙湖景区荣获全省十佳景区,潘安湖被评为全省首届“十佳湿地生态修复案例”。完成全市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发现外来入侵物种21种,救护野生动物269只。
今年美丽徐州建设将着力“三个提升”:
———生态修复“点优面广”双提升。加快报批实施《徐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构建层次分明、类型丰富的生态保护格局。牵头制定2024年生态修复工作计划,重点推进10个国家山水工程建设,实施废弃宕口修复40处、采煤塌陷地治理5000亩。推动实施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规划,有序开展沿线绿廊建设,努力打造黄河故道徐州示范带;
———林业发展“数量质量”双提升。完善造林绿化、资源管理、林长制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徐州市林长制工作特色,形成全市森林资源“一张图”。科学实施国土绿化,全面推行乡土树、全冠树造林,全市完成绿化造林3万亩、森林抚育1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省级绿美村庄42个;
———森林资源“效率效益”双提升。全面部署开展17处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施划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加大湿地修复和保护力度,努力提升湿地保护率和自然湿地保护率。持续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坚持保护和利用并举。大力发展林业科技和林下经济,培育林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林业经济的附加值和贡献度。